在野外进行牦牛的手术助产及术后护理
2012-08-15李生福
李生福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青海 西宁 810102)
家畜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困难,不能将胎儿顺利地产出,称为难产。此时必须要正确地进行手术助产,否则会危及胎儿甚至母畜的生命安全,使生产受到经济损失。产力不足、产道狭窄、胎儿异常是引起难产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畸形胎儿引起的难产进行手术助产时比较困难,并且近年来在牦牛上多见。本人近日在野外成功救治一头由畸形胎儿引起的难产母牦牛。
1 助产前的准备
1.1 器械的准备
注射器、注射针头、小隐刃刀、手术刀、手术剪、缝合线、缝合针、止血钳、牵引钩、牵引绳、保定绳等。
1.2 药物的准备
高锰酸钾、5%来苏儿、5%碘酊、75%酒精、止血敏、缩宫素、盐酸普鲁卡因、肾上腺素、青霉素、石蜡油等。
1.3 其它用品
药棉、纱布、铁盆、常水(约5 kg)等。
2 保定及助产前检查
2.1 母畜保定
选择向阳、无尘土的草坪作为手术场地。患畜右侧卧保定,如术者是左撇子,采用左侧卧保定。用绳子分别捆住两前肢和两后肢,并分别固定在两固定物上,使牛身躯平直。
2.2 助产前的检查
剪磨手指甲后,右手呈锥形缓缓伸入产道,发现产道完全开张,手能触摸到胎儿前肢和部分头部,手指伸入胎儿口腔后无吸吮动作,判定胎儿已死亡。抓住前肢,试将胎儿拉出,未能。
3 手术助产
为缓解努责,在母牛后海穴进行2%盐酸普鲁卡因40 mL、肾上腺素2 mL混合注射。数分钟后努责减弱,将胎儿送回子宫腔内,再将胎儿的姿势矫正为倒生,把两后肢拉出产道,系上绳子,由助手适当用力,把胎儿后身拉出骨盆腔。助手和术者紧密配合,听从术者统一指挥,术者手握隐刃刀,在胎体紧张处小心切割,将胎儿后躯取出,然后取出胎儿的下水,尽可能剥掉胎衣或部分胎衣,使子宫内容积变大。再次检查,子宫内压力减小,能触摸到胎儿的两前肢及前躯,但是发现胎儿有两个头,颈部连在一起。矫正胎位后将胎儿的一前肢拉出产道,系上绳子,配合助手的拉力,用隐刃刀小心切开肩甲部皮肤,随着助手的拉力,将其取出。然后用同样的办法取出另一前肢。取出胎儿后躯和两前肢后,子宫内空间变大,术者手握牵引钩,在子宫内钩住胎儿的眼眶,指挥助手拉出骨盆腔,再将隐刃刀带入产道,随着助手的拉力小心切割颈部的皮肤,将其取出。用同样的办法将另一只头连同前身一起取出。
4 术后护理
取出胎儿后,必须对母牛用抗生素进行药物预防治疗,可静脉注射25%的葡萄糖500 mL、青霉素1 600万单位、维生素 C 50 mL;也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500 mL、水杨酸钠200 mL、乌洛托品50 mL、氯化钙250 mL。
为防止发生子宫内膜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子宫;为防止发生子宫出血和子宫脱出,可肌注缩宫素8 mL。
由于助产后母牛身体比较虚弱,往往跌倒后无法自行站立,所以畜主要加强护理,尤其是晚上更加重要。除此之外,还要给予一定的补饲和充足的饮水。
5 小结
在野外进行助产手术,由于路途比较远,尤其是山路,所以在所需要的药物、器械必须要准备齐全之外,还要准备有可能发生意外时需要的和改变治疗方案时需要的药品及器械,如必要时要进行剖腹产术。
子宫内分尸时一定要用手护好隐刃刀、牵引钩等器械,操作要准确,动作要轻柔,以免对子宫及产道造成伤害。如对母体造成伤害后要及时处理,充分止血,也可在手术过程中预防性地注射止血敏30 mL或50%葡萄糖50 g、5%的氯化钙10~30 g混合静脉注射。此手术较为复杂,需要的时间较长,术者要有耐心和信心,助手和术者要紧密配合,听从术者统一指挥,才能顺利完成。
确保术后精心护理,必要时要进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