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佛寺水库小流域开发治理模式研究

2012-08-15刘现红河南省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6期
关键词:沟谷农田流域

□刘现红(河南省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

□陈东平 □严富海(商城县水利局)

1.铁佛寺水库小流域的典型性

铁佛寺小流域位于商城县城东南1.5km的陶家河上,以铁佛寺中型水库大坝为出口,沿陶家河向东南延伸,直至大别山主峰金岗台(海拔1584m),面积50km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中山区过渡到低山丘陵区,相对高差达1501m。

铁佛寺水库小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225mm,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幅较大。受金岗台山峰影响,夏季暴雨较多,每年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4.4%,年均气温15.5℃,无霜期 223d。

小流域内广泛分布着燕山期的花岗岩、强烈风化的片麻岩和结晶岩,山丘表层覆盖的土壤颗粒粗、结构松散,极易受到降水冲蚀。

森林植被有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及特用林等,森林覆盖率31.5%。

在小流域内,耕地6.9km2,占总面积的13.8%;林地17.23km2,占34.46%,荒山坡地 1.35km2,占 2.7%;水域 5.8km2,占 11.6%;草地 12.88km2,占 25.76%;非农业用地(村庄、道路)5.84km2。

水利设施有塘堰401处,小(二)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座,工程完好率34%,总蓄引水量4055.8万m3。

铁佛寺水库小流域涉及汪岗、金刚台、鲇鱼山、城关4个乡(镇),11 个行政村,130 个村民组,312 个自然村,19499 人。人口密度310人/km2。人均耕地0.04hm2,其中旱涝保收田0.01hm2。

1991年水土流失面积29.77hm2,占总面积的59.54%.其中剧烈流失7.6km2,强度流失9.6km2,中度流失8.44km2,轻度流失4.13km2,剧烈和强度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5,危害相当严重。一些地区母岩裸露,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延伸,河床抬高,库塘淤积,崩坡溜岸,水打沙压农田,种植面积减少。铁佛寺水库小流域在豫南大别山区的中山区或中低山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其综合开发治理经验可在豫南大别山区大力推广和应用。

2.综合开发治理措施

按照立足沟谷、面向山岳与库塘,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寓治理于开发之中,合理利用小流域的自然资源,主要实施了以下综合开发治理措施。

2.1 合理利用山丘坡地,突出生态效益,增加经济收入

1991年前,小流域内开荒面积200余hm2,其中25°以上的陡坡地占70%左右,对土地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造成强烈的水土流失,使山间或丘间沟谷农田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受到直接危害。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合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对小流域内的坡耕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和整治。坡度在25°以下、土层厚度在30cm以上的坡耕地,逐步修成水平梯地,把“三跑”地变成“三保”地。5~15°的梯地耕作面净宽 3~5m,15~20°的梯地宽 1.5m~2m,并稍有反坡,内设深0.2m、下宽0.5m的排水沟,按此要求坡改梯地53.3hm2。坡度在25°以上的陡坡耕地实行退耕,植树造林。对部分土层较厚,距村庄较近,便于管护的坡耕地,根据当地条件积极发展经济林,先后栽种板栗46.7hm2、桃33.3hm2、茶54.7hm2等。

2.2 立足沟谷,走农田高产之路,促进小流域内粮食产需平衡

铁佛寺水库小流域人均耕地0.04hm2,缺乏可垦宜农荒地,山间或丘间的沟谷农田是境内土地的精华,也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保障,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如果不以这些耕地作为提供粮食的保证,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将会落空。所以,开发治理首先要治好用好现有沟谷农田,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中低产田增产,走农田高产的道路,使小流域的粮食产量达到产需平衡。而要实现小流域粮食产需平衡,必须下决心治理水土流失造成的塘库淤积、河道扩张、农田遭受水打沙压等各种危害,加速改善日趋恶化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田生态环境,扭转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现状。

在治理期间,对小流域内存在问题的水利工程进行了全面整修。其中整修加固塘堰28处,小(二)型水库1座,增加蓄引水量 8.7万 m3,扩大灌溉面积 32hm2,保灌面积 18.7hm2;新建蓄水1万m3的塘1口,堰12道,增加蓄引水量10.6万m3,扩大灌溉面积33.3hm2,保灌面积 20hm2,开挖小型灌渠 5条,长 10.4hm2,扩大灌溉面积66.7hm2,保灌面积43.3hm2,另外,修建透水谷坊8座,控制沟道扩张、延伸和沟底下切,拦蓄泥沙3.73万m3,减轻对下游农田的危害;坝前淤平后增加耕地1.7hm2。建设堤防护岸工程5处,长420m,保护沟谷农田20余hm2。

小流域内水利设施的修建、配套和完善,使农田的供水、排水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土壤理化性状况得到改善;新增加的50.4万m3蓄引水量,扩大灌溉面积132hm2、保灌面积80hm2,使保灌面积达到405.3hm2,占小流域水田面积的67.5%,提高13.3%。在沟谷农田生态环境及生产条件逐年改善、作物良种及先进耕作技术普及推广、农业生产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1999年小流域内的粮食生产实现了产需平衡,并自给有余。实践证明,只有立足沟谷,走农田高产的道路,才能避免山地资源遭到破坏,促进山区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2.3 开发水面,实施网箱养鱼,推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小流域内分布的水域类型,受地形影响以水库及池塘为主,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2座、塘堰401处,水域面积5.8hm2。为了开发利用水面资源,形成小流域的经济优势,提高生产效益,1999年开展了大水体放养与网箱养鱼相结合的水面开发试验研究。实施时对铁佛寺水库及来水区的一、二类池塘,进行了浮游生物的资源调查,掌握了供作饵料的种群,确定了放养鱼类的种类和数量,经设点采集水样、镜检定性、观察、浮游植物主要种类有7门129属,浮游动物主要种类有65属,分别隶属原生动物、虫类和甲壳动物的枝角类、桡足类。

2010年商品鱼的产量达到6.5万kg,比历年平均产量2.7万kg提高1.4倍,超过历史最高产量0.1万kg。

实践证明,大中型水库采取大水体放养与网箱养鱼相结合,是充分利用水体浮游生物资源,发展渔业生产,提高水面产出效益的一种最佳形式。同时,还能做到发展水库渔业生产与发展库区乡、村集体经济相结合,水库与群众利益一致,更加密切了库、群利害关系。

3.综合开发治理效益分析

铁佛寺水库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使境内的山丘、沟谷、水域构成一个息息相关、互为依托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中低山区立体农业生产的典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 生态效益

由于实施退耕还林、坡改梯地、植树种草、营育林木和相应配套的工程措施,注重治理后的管理,使小流域的森林覆盖率由31.5%%提高到46.9%,草本植被覆盖度也有很大提高,从而发挥了减缓径流、拦蓄泥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小流域的年土壤浸蚀模数由9818.1t/km2降低到1341.lt/km2,全年减少泥沙流失量25.2万t,下降86.3%;库塘年泥沙淤积量由8.35万m3降低到0.94万m3,减少88.7%。随着山地乔灌草不同层次植物群落的良好发育,沟谷防洪排水设施的修建与完善,农田不再受到水打沙压,大量泥沙淤积,小流域的山丘已逐渐成为沟谷农田、库塘水域的生态屏障。

铁佛寺水库小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还使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受益匪浅。据1991年—2010年连续观测、铁佛寺水库1989年7月浮游植物的数量与生物量是192.5万个/L和7.88mg/L,2010年7月为165.6万个/L和20.65mg/L,分别增长7.58倍和1.62倍;1989年7月浮游植物的数量与生物量是1810个/L和5.60mg/L,2010年7月为5840个/L和19.73mg/L,分别增长2.03倍和2.52倍。

3.2 经济效益

3.2.1 粮食生产实现自给有余

在综合开发治理过程中,尽管对陡坡实行退耕还林,种植面积减少133.3hm2,人口又有所增加,但由于实施坡改梯地等农业生态工程,改善了山丘坡地农业生产条件根治了农田屡受水打沙压的危害;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实现粮食生产自给有余。

3.2.2 经济收入逐年稳步增长

铁佛寺水库小流域经过综合开发治理,境内山丘、沟谷和水域的生态环境取得显著改善,农林牧副渔各业趋向全面发展。年人均纯收入由1991年的299.7元上升到2010年的3637元,增加3337.3元。群众己彻底摆脱贫困,解决温饱。

3.3 社会效益

铁佛寺水库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区,在我国北亚热带丘陵山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特别是为大别山区相对高差大、人口密度较高、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花岗岩中低山区小流域的开发治理,探索出了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模式,适宜在类似区域或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已在商城县境内得到广泛推广。

[1]党小虎.小流域综合治理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2]万金才.江西省的小流域开发治理[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

[3]王冬梅,李永贵,蒋文琼,侯旭峰.北京山区小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石匣小流域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01).

[4]赵爱军.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沟谷农田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东河煤矿沟谷地貌下动载防治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农田创意秀
贵州龙里猴子沟沟谷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初探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