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PM仪在手外伤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2012-08-15

护理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被动活动度外伤

手是人们劳动与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器官,结构精细,功能复杂,手部损伤后可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因此,手外伤后功能的恢复显得十分重要。临床上由于疼痛等原因导致病人对早期功能锻炼难以接受。为提高手外伤病人手功能的康复,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对200例手外伤病人早期应用持续被动活动(CPM)仪进行功能锻炼,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手外伤后功能障碍病人200例,男145例,女55例,年龄16岁~56岁,平均31.5岁;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23例,高中35例,初中及以下139例,文盲3例;损伤部位:手掌并神经损伤33例,拇指49例,食指51例,中指48例,无名指、小指19例;指骨骨折106指,手腕完全离断1只,肌腱损伤或断裂98指,手指完全离断10指。手术治疗后患手都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关节僵硬,手指屈伸、抓握功能及感觉障碍等。因惧怕疼痛不愿意锻炼的134例,55例在受伤初期处于感情麻木、悲痛欲绝、灰心、反应迟钝状态,伤口渗血多造成暂停锻炼7例,因锻炼不当增加疼痛4例。

1.2 方法

1.2.1 功能锻炼方法 使用上海帝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施乐辉手腕CPM仪,是针对手指和手腕关节活动度的关节被动训练仪。适用于创伤后掌指关节僵硬、肿胀、屈伸功能障碍等。CPM仪可在术后早期、持续、无痛范围内进行被动活动,加快关节液的分泌和吸收,促进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损伤组织的修复,防止粘连和关节僵硬,消除手术和长期制动带来的并发症,加快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术后患手固定在CPM仪上,调好活动前后角度(活动前角度从30°开始,活动后角度从125°开始)每次20min~30min,每日3次,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到使病人能承受的最大角度,以运动终末有轻度酸胀、疼痛感为度。

1.2.2 护理

1.2.2.1 解除疼痛顾虑,早期进行CPM功能锻炼 针对大多数病人年轻、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突然受伤顾虑重,因惧怕疼痛,拒绝早期功能锻炼。护理中首先缓解病人焦虑情绪,减轻惧怕疼痛心理,使其消除紧张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必要时锻炼前半小时给止痛药,操作时护士掌握好CPM仪的操作要领、方法及力度、角度。根据患手目前活动度来调整开始活动的角度、力度等,禁忌用力不当使病人产生疼痛而增加恐惧感。介绍有关CPM治疗成功的病例,让病人充分了解CPM是无痛苦的被动锻炼,增强其治愈的信心,自觉配合治疗,以利于治疗工作的顺利进展。

1.2.2.2 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结合 本组55例在受伤初期处于感情麻木、悲痛欲绝、灰心、反应迟钝状态,对早期功能锻炼漠不关心。对此,责任护士请恢复良好的同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并发动同室病友共同劝导安慰病人,帮助病人建立病友关系,给病人创造温馨、和谐的病房氛围,使病人尽快地从应激状态中恢复过来。针对病人的各种担心,请有经验的医生解答问题,消除病人的疑虑,使其较全面地了解自身疾病的康复知识和锻炼方法,愉快地配合治疗;为经济困难的病人联系工厂争取经济支持,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积极参与锻炼。

1.2.2.3 正确指导锻炼方法 手外伤病人一般为技术工人或打短工者,文化程度偏低,医学知识缺乏。护士在了解术后伤手功能障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病人文化程度的高低制定锻炼方案。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应用CPM仪的注意事项和如何配合。责任护士上午、下午到病房组织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每天3次协助病人进行被动运动,开始时调较小的力及角度,轻柔、缓慢地做手指的被动屈指和伸指活动及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每次20min~30min。训练时动作应平稳柔和,使关节区域达到紧张或轻度酸胀感为宜,切忌用暴力。训练时动作应平稳柔和,用较小的力,使锻炼区域达到紧张或轻度酸胀感,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宜,切忌用暴力[1,2]。随着病人手指功能的恢复,逐步增加锻炼的前、后角度和力度,待病人体力恢复后逐渐进行主动功能锻炼。

1.2.2.4 锻炼过程中的观察 在术后功能锻炼期间要密切观察手指末端皮肤的颜色、温度和弹性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向病人讲明水肿、炎症和瘢痕对早期功能锻炼的不利影响,使病人能主动配合;特殊病人应根据临床要求来进行锻炼,不可盲目行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早期活动渗血、渗液比不活动相对多些,因此更要密切观察伤口,随时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松脱、渗出,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渗血、渗液量较多时,要及时征求医生的意见,必要时暂停锻炼。伴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者要避免牵拉神经缝合部位,1周后伤指才可以被动运动,第5周为了避免屈指肌腱张力过大,腕关节不允许被动伸展练习,6周后可去除固定物充分活动。有掌骨及指骨骨折的,复位后用石膏固定3周~4周,对未固定的关节可尽量进行早期活动[3]。

1.2.3 疗效评价标准 以患侧手总的主动活动度 (total active movement,TAM)为评定标准[4],TAM=总主动屈曲度—总主动伸直受限度。优:活动范围正常;良:TAM>健侧75%;可:TAM>健侧50%;差:TAM<健侧50%。

2 结果

患手肿胀消退较快,锻炼过程中疼痛轻,大部分病人能耐受。手指功能恢复结果较为理想,其中优78%,良12%,可7%,差3%。

3 讨论

随着工业机械化、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手外伤病人的数量逐年增加,而其术后功能恢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存、发展。本组200例手外伤病人术后应用CPM仪实施早期锻炼及有效的护理,病人均能主动参与功能锻炼。应用CPM仪能持续、系统地进行关节被动功能锻炼,一般在伤口愈合、关节内创伤修复后停机,不会出现疼痛,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病人乐于接受。CPM仪能促进手术部位血液和关节滑液的循环,利于水肿或肿胀消退,伤口消肿快、愈合快。应用CPM仪活动时,不增加手术切口的张力,血液循环加快,利于切口早期愈合,切口的抗张力和修复肌腱的抗拉力明显优于制动处理。消除了关节粘连,改善了关节活动度[5]。CPM仪克服了关节手术和肢体制动造成的关节粘连、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退行性变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促进关节软骨的自身修复。如伤口渗血多时,应暂停锻炼,伴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者要避免牵拉神经缝合部位,1周后伤指才可以被动运动,第5周为了避免屈指肌腱张力过大,腕关节不允许被动伸展练习,6周后可去除固定物充分活动。

[1] 刘琼.健康教育在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6(4):107-108.

[2] 谢见欢.屈指肌腱损伤修复的术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2C):486-487.

[3] 庄海英,谢宏文,李铮.手外伤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治疗41例体会[J].山东医药,2006,46(6):5.

[4] 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5.

[5] 王雅萍.应用CPM关节康复治疗仪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4):3867.

猜你喜欢

被动活动度外伤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