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2-08-15濮菊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血管糖尿病评分

濮菊芳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糖尿病(DM)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而且DM并发症多且具有不可逆性,是影响DM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1]。DM并发症中以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最多,占DM并发症的60%以上,严重者可致残或致死,而遵医行为不良导致血糖控制不佳是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2]。为了能够预防和延缓DM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发生,2011年6月~2012年4月我们对65例DM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该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伴有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DM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男37例,女28例。年龄46~67岁,平均(57.29±6.36)岁。病程5~14年,平均(9.36±3.71)年。观察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45~68岁,平均(57.83±6.52)岁。病程5~13年,平均(9.12±3.5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案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30例患者均符合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的糖尿病诊疗指南中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并伴有四肢末端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烧灼感、蚁行感、刺痛感、踏棉花感及肢端发凉等感觉异常;肌电图检查感觉与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均存在不同程度减慢,以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显著,而且肢体末端较近端明显、下肢较上肢明显。

1.2.2 排除标准 有严重心、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有糖尿病其他严重并发症,有严重器官感染者,有精神疾病病史者。

1.3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选择经验丰富、语言沟通能力较强的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交流过程中态度要诚恳、耐心,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讲解,鼓励患者配合治疗,消除患者因长期患病而产生的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其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4]。(2)健康宣教。DM合并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及是否积极配合治疗密切相关。向患者及家属发放DM健康知识宣传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单易懂地介绍DM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药物疗法)、坚持服药、自我管理(定期检测血糖、尿糖)的重要性及对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影响;通过组织患者观看录像、听取专家讲座及病友讨论等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DM健康教育[5],要求家属对患者进行监督。(3)饮食指导。DM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缺乏B族维生素,因此,日常应多食用蛋、肉类及谷类等含B族维生素较多的食物。(4)出院后要求患者记录饮食日记和自我管理记录,护士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共3个月,每次通过饮食日记和自我管理记录了解患者遵医情况、饮食情况和自我管理情况,找出错误给予指导,并鼓励患者遵医嘱配合治疗,对患者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对于家庭困难的患者每月提供1次免费血糖、尿糖检测;要求患者每月来院参加1次DM知识讲座。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共20项条目,其中17项按“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进行4级正向评分,而其中第5、9、13项采用4级反向评分。1分表示没有或很少有,2分表示有时有,3分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分表示绝大部分时间或所有时间都有;将各条目所得分数相加乘以1.25后取整数获得标准分,总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标准分<50分表示无焦虑或抑郁,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2)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共有90个条目,采用1~5分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3)肱踝指数(ABI)。ABI是踝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ABI 0.9~1.3表示下肢动脉正常,0.7 ~0.8 表示下肢动脉轻度异常,0.4~0.6表示下肢动脉中度异常,<0.4表示下肢动脉重度异常[7]。(3)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采用调查表调查患者的遵医情况、自我管理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FPG,2 hPG及血脂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FPG,2 hPG及血脂比较(mmol/L,±s)

表1 两组干预后FPG,2 hPG及血脂比较(mmol/L,±s)

注:1)为 t′值

组别 例数对照组观察组t值P 1.38 ±0.34 2.16 ±1.25 65 5.97 ±1.58 7.64 ±2.71 1.72 ±0.94 4.19 ±0.97 0.85 ±0.21 1.03 ±0.63 11.3758 10.23851) 7.0387 5.4796 10.69251) 6.50841)FPG 2 hPG TG TC HDL-C LDL-C 65 8.93 ±1.38 11.94 ±2.03 2.97 ±1.08 5.26 ±1.24值<0.001 <0.05 <0.001 <0.001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与SDS量表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分,±s)

注: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组间、不同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组别 例数 SAS评分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干预前 干预后65 55.16 ±8.27 55.24 ±8.16 55.37 ±7.25 55.27 ±7.26观察组.36 65 54.83 ±8.14 36.51 ±5.84 54.86 ±7.16 35.18 ±5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SCL-90及ABI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SCL-90及ABI测定分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SCL-90及ABI测定分数比较(±s)

注:1)为 t′值

组别 例数 SCL-90(分) ABI测定值观察组对照组t值P 65 152.61 ±18.34 1.13 ±0.21 65 163.14 ±20.63 0.81 ±0.12 3.0755 10.66671)0.0021 <0.05值

2.4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例(%)

2.5 两组患者对DM周围神经血管病变认知度比较(表5)

表5 两组患者对DM周围神经血管病变认知度比较(例)

2.6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比较(表6)

表6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比较(例)

2.7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表7)

表7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我国DM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城市DM发病率达8%,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6]。随着DM病程的延长,多数DM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是最常见的合并症,由于血糖升高导致微小血管壁周围糖类物质聚集,进而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影响了周围神经的血供,出现肢体末端麻木、疼痛、烧灼感、蚁行感、刺痛感等慢性感觉异常,以运动神经损害为主[7]。DM患者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且多数DM患者缺乏健康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较差,不能按医嘱服药,血糖控制不稳定,导致合并症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加强对DM患者尤其是伴有周围神经血管病变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更加有利于DM最新治疗原则(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的实施[1]。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DM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出院后随访与监督指导,对DM患者的健康宣教自医院延伸至患者家中,使得护理干预更加具有系统性与延续性,并利用记录饮食日记和自我管理记录,对DM患者实施一对一的个体化指导,在护理过程中更易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使健康宣教、监督和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护理干预的实效性,在护理过程中注重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以加强家庭对DM患者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院内外的护理干预,SAS和SDS及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BI测定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FPG,2 hPG及血脂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合并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DM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使健康教育终身化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这种护理方式必将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1]郑 芳.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62 -1663.

[2]付阿丹,鲁桂鸣,杨 静,等.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8):3268 -3269.

[3]谢锦桃,刘 军,伍远征,等.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执行纲要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6C):1993-1997.

[4]乐庆荣,胡 蓉,罗开良,等.重庆地区高血压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因素调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7):528-530.

[5]李凌芸.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1A):88.

[6]李旭亚,杨 萍,周 丹.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421 -422.

[7]王 莉.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5):44 -46.

猜你喜欢

血管糖尿病评分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血管里的河流
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