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区农牧局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2012-08-15王翠娇
●王翠娇
1 粮食生产机械化现状
小麦、玉米、水稻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17万亩、29万亩和15万亩左右,粮食生产机械化在全区农机化发展大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广大农民投资农机、应用农机的热情,有效促进了全区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截止2010年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81.84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达到8.3亿元,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162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20台、水稻联合收割机19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0台、大中型牵引农具5854台。粮食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了86.43%、92.62%和48.8%,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7%。
虽然目前我区粮食生产机械化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机作业基础条件、农机化农艺流程、农机资源利用与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之间的矛盾突出,导致大型农业机械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方式简单粗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低。因此,必须顺应当前形势,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土地尽快流转集中,走集约化、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农机生产路子,推动全区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 流转农村土地的重要作用
目前,许多大户已经具备大面积承包经营土地的实力,土地流转的时机日趋成熟。以西葛镇东尖坨村李文新为首的兴万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流转承包土地9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年创经济效益40万元。
2.1 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农民家庭承包的零散土地流转后,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很好地适应农业机械化大生产的要求,大型农业机械有了用武之地,作业效率大幅提高,比原来小田块、单户经营的生产模式提高作业效率3倍以上。
2.2 农业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以两茬平作的小麦玉米为例,农民单户承包经营,每亩需机耕费30元,机播费80元,机收费130元,种子、化肥、农药费452元,田间管理费180元,合计872元。实现规模化经营后,可以统一作业模式、统一作业标准、统一田间管理,每亩机耕投入20元,机播投入50元,机收投入80元,种子、化肥、农药投入400元,田间管理投入100元,合计650元,生产成本降低222元。
2.3 能够促进农机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后,一些先进适用、科技含量高的农机新技术可以广泛投入使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4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致富门路
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可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3 推进土地流转的建议
3.1 多形式开展土地流转
尊重农民意愿,围绕整合土地资源这个根本点,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为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乡镇人民政府应设立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并积极开展工作,制定实施细则,让土地流转能够健康有序进行。
3.2 广泛宣传发动
要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流转农村土地的优势和重要意义,并进行效益分析,利益引导,调动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对基础条件较好的村镇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3.3 制定优惠政策
对承包土地500亩以上的承包大户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建议区乡两级财政对承包大户每亩各奖励100元,同时,区信用联社等金融单位要向土地承包大户给予优先贷款支持,从而坚定其投资承包经营土地的信心和决心。
3.4 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农机服务组织的代表形式,他们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农机技术水平,且长期从事农机作业服务,在农民群众中建立了较好信誉,应积极鼓励他们充当农村土地流转的领头羊和主力军。同时,给予他们政策上的扶持、技术上的支持,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