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2-08-15郭文兵石显怡
郭文兵,石显怡
(1.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2.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南焦作454000)
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郭文兵1,石显怡2
(1.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2.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南焦作454000)
本科教学;教学与科研,教学质量,对策
近年来通过各级各类教改项目的支持,对采矿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实验,取得了一批教学研究成果。结合当前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当前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剖析,包括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高职称教师上课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问题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是在矿务学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有丰富的办学积累和文化积淀。多年来,在矿业领域默默耕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工矿人才,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秉承“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深扎根于矿山,并不断开拓创新,为采矿工程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目前,采矿工程学科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授权点;是河南省一类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近年来,积极承担教育部和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个矿业特色鲜明、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复合采矿人才培养基地已经形成。
采矿工程专业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工业科技进步的需要,特别是煤炭行业对于矿业类工程应用型、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按照“以专业大类培养为基础、以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平台、以专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应用型、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规范教学管理,把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立足点,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工程应用型、复合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工作的目标。采矿专业提出了“以科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专业课教师及时把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知识、跟踪最新科技和管理动态,立足于学科前沿。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为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创造条件并给予经费资助,使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培养创新能力及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有百余名采矿工程专业学生通过“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步步高大学生科技攀登计划”等得到资助。上述举措彰显了我校采矿工程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为建设高水平具有鲜明特色的采矿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采矿技术及管理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平台。
当前,采矿工程专业很多老师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从事教学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严谨执教,教书育人。采矿工程专业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秩序良好,没有教学事故和差错,教学质量工程成绩较好。
然而,近年来,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通过对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分析,剖析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思考,共谋对策,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
近年来,采矿工程专业在科研方面共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等纵向课题20余项及大型企业委托项目近300项,年均科研经费突破2500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相继建设了河南省高校煤与煤层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煤炭学会煤矿开采专业委员会挂靠本学科。
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一般来讲,科研与教学同为高等学校的主要社会职能和主要任务,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在科研上出色的教师,在教学上也比较优秀,这是科研与教学之间一种普遍性的关系,但不能因此断言科研一定能够促进教学。实际上讲,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重教学就得牺牲科研,重科研就得牺牲教学。这种矛盾是客现存在的。采矿工程专业老师目前科研项目较多,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相对突出。
当以经济效益或创收作为科研的目的时,教师不可能更多地考虑教学的需要。为了解决人力和时间安排上的矛盾,通常是以牺牲教学为代价来确保科研任务的完成,甚至置教学于不顾。高等学校的三大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但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中心任务。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师需要深入现场进行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按规定从事本专业教学(含实验教学)工作的80%以上的教师平均每年至少15天,每四年有2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包括指导实习、与企业合作项目、企业工作等)经历。从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应经常性参加科研活动。通过科研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
但目前存在因科研出差而调停课过多,部分停课没有补上,而是加快讲课进度或压缩讲课内容;科研任务重,导致部分教师备课时间减少;教学辅导时间少。采矿工程专业科研经费数量2008年1200万元,2009年超过1800万元,2010年为2800万元,2011年超过3000万元。教学运行经费每年200~00万元左右,不到科研经费的十分之一。因此,个别教师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技术服务中,教学和科研的地位已经明显失衡。此外,多数所谓的“科研”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技术服务项目。进行社会服务也是应该鼓励的,但要在保质保量完成本科教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进行。
科研的目的在于发现和积累知识,在于知识体系本身的自我完善,以直接为教学服务,即通过科研修改、完善、扩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并培养人的科学素质和能力,而不在于为技术和生产发展服务。大量重复性的技术服务工作带来了经济效益,带走了本应该用于教学的时间。技术服务对增加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更好地接触现场实际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对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促进教学的作用不大。如采矿工程专业老师进行大量重复性的通风阻力测定、采动损害技术鉴定、生产能力核定、小煤矿开采设计等等。用于研究教学、思考教学、讨论教学的时间减少。
在当前形势下,如果把科研和技术服务视为是对学校、学院有贡献的话,那么本科教学则是对学校、学院的“奉献”,对采矿工程专业更是如此。因为在经济利益方面也无法与“科研”抗衡。中国人民大学一位老师一针见血地说:“根本原因还在于利益”。如今的高校教师,搞科研名利双收;搞教学者,除了在学生中知名,在外并不为人所知,课时费也少。在本科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工作繁重,投入产出悬殊大。
二、高职称教师上课问题
在职称的评定中,对教学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河南省在职称评定中,强调教学所占的比重,考察教学质量,细化考评标准,如教学课时应达到多少,将作为硬性规定写入职称评定中,在职称评定中将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作为必要条件。教育部有规定教授两年未给本科生授课,其“教授”称号将被取消。本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本科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把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
教授不上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不能上课、不必上课和不愿上课。不能上课是指因科研任务重、或因跑课题和申请科研项目,带研究生,社会兼职、社会活动频繁,没有时间。不必上课是业绩点可以超额完成,科研可以折算成学时和业绩点。不需要给本科生上课,完成业绩点已经绰绰有余。有时上课也不给业绩点。不愿上课是利益驱动问题,教授在本校给本科生上课,是其本职工作,所以课时补贴很低。上课的收入与作课题存在明显差距。争着做科研项目,而不愿搞教学。此外,在政策、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制度有时冲突:教务处出台文件鼓励教授上课,人事处出台政策管理岗教授全年教学工作量超过80学时封顶。采矿工程专业的老师不存在管理岗教授与老师争教学工作量问题。
为了解决采矿工程专业高职称教师给本科生上课问题,首先,每一位采矿工程专业老师都要有这种意识,本科教学是“刚性”任务,我们在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同时,一定要把本科教学作为刚性任务。其次,尽力避免轻视、应付教学现象的出现。所以采矿工程专业还需要进一步建立教学的激励机制。应该进一步采取有效的物质与非物质手段来激励。教学管理主要是为师生服务,教务处工作人员及教学管理人员主要的任务是为教学服务,当然还有监督、管理的职能,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
三、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不但是传授知识的殿堂,而且也是培养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其它教学环节的基础和载体。采矿工程专业课堂教学面临着一些困难:教师中年轻人多,而且部分老师对教学的精力投入不够,教授上课比例偏低;课堂教学质量差别很大;一些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教师而言,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能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技术之一,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对采矿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如何站稳讲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以下建议:
(1)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强、事业心强。要热爱教育,执着于教育事业。
(2)认真备课,授课内容熟练。讲课前作好对教材、教案的复习准备工作,不论讲过多少遍,讲前都要结合班级的情况,适当调整,使自己的授课内容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与启发性。
(3)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响应,学生和老师之间要有对话和交流。采矿工程专业课可以适当突破书本内容,增加案例,不能照本宣科。
(4)采矿工程专业老师在课堂上尽量要做到精力充沛,保持良好形象。要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带动学生产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用准确、鲜明、生动、简洁、富有启发性的课堂语言来讲授课程内容
(5)课堂教学是否需要点名?点名的缺点:浪费时间,部分学生反感。好处是加强课堂考勤,学生出勤率相对高;多认识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最好让学生不知道什么时间点名,不知道点到谁。
(6)践行“严慈,严谨,严格”教风。对学生敢于严格要求,但还要真心喜欢学生。教师对学生是因爱而严、爱在严中。
关于评教的问题,年轻教师与老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运用同一套评价体系;教师担心因为怕评教受影响,教师不敢严格要求学生;学生担心因为怕给老师评教结果差,教师给不及格,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公布评教结果。而评教结果是根据学生的定量评价成绩进行计算。教务处在进行评教处理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计算中去掉一定比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确定排名,使评教结果越来越公平和客观,保护被评教师和评教学生的利益。学生不评教不能查考试成绩,教师评教结果第二学期公布。因此,作为教师应敢于严格要求学生。
四、结 语
本文针对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中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高职称教师上课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采矿工程专业老师们具有责任心强、事业心强等精神,执着于教育事业。结合采矿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要作到认真备课,授课内容熟练,在课堂上要尽量作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到精力充沛,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带动学生产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力践行“严慈,严谨,严格”教风,采矿工程教师对学生是因爱而严、爱在严中。只要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本科教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1] 周英.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建设[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 郭文兵.采矿专业人才培养中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3] 郭文兵.采矿工程学科产学研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4] 顾明.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落实在教学计划中[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4).
[5] 翟新献.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教育质量:改革、发展、创新.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6] 王义遒.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2):21-7.
Key words:undergraduate teaching;teaching and research;teaching quality;countermeasures
Abstract:By the supportsof a lot of programs in teaching reform in recent years,the undergraduate talents education mode of mining engineering was reformed and experimented.And some teaching achievements was obtained.Based on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mining engineering,the problems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were analyzed.The problems inclu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attending the class of teachers with high professional ranks and titles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class and so on.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Mining Engineering
GUO Wen-bing1,SHI Xian-yi2
(1.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Henan 454000,China; 2.Library,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Henan 454000,China)
G642.4
A
2095-2708(2012)04-0119-03
2012-05-03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合调研课题(SKL-2011-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