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村结对”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2-08-15王其和曹秀实
王其和,曹秀实,方 娜,周 游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校村结对”是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原则下,由高校与村落确立的以“以校带村、以校促村、校村联动”为目的的非正式组织形式。“校村结对”共建工作机制就是以高校先进生产力带动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把发挥高校的社会资源优势和村落的自然资源优势较好地结合起来,推动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校村结对”是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形式。
1 “校村结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1 促进结对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指物质文明。“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通过“校村结对”平台,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输出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
第一,结对高校可提供技术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点之一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改变传统耕作方式,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开展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人才集聚,拥有农村社会发展急需的如种养殖、加工、管理等技术与项目。当前需要把这些适合特定农村发展的一些实用项目积极应用到农村发展当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铺垫技术兴农之路[1]。
第二,结对高校可提供人才支持。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它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动性生产要素,是提高各生产要素的结合度和生产效率、实现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据统计,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不足7年,接受过系统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足3%。很显然,建设新农村光靠农民自身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高校是各类人才的摇篮,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为农村“定制”培养专门人才当是一个双赢之举。另外,结对高校还可为结对村定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和“用得起、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
第三,结对高校可提供资金支援。在当下农村,偏远村、贫困村、空壳村、负债村不在少数,资金短缺是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相对一个自然村落而言,高校体量巨大,稍稍挤出一点资金并不是一件难事,而高校的一点资金就可能是结对村的一笔巨资,可以解决许多农村问题。从近几年的“校村结对”实践看,高校提供适当资金支援也是可行的。从2009年开始,湖北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系统启动了历时两年多的“校村结对”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全省共有65所高校结对111个行政村。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对每个结对村的直接资金投入不少于10万元,总计投入资金超过1 100多万。
1.2 促进结对村“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乡风文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村容整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想的工作、生活环境。通过“校村结对”机制输出先进乡村文化和村级建设规划可有效加快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第一,引导乡村文化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提出“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和“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人类文明的灯塔。它可以向乡村传播文明、健康、时代气息浓厚的新文化,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农村提供直接的文化给养。当前,部分结对村庸俗表演、迷信活动、聚众赌博等不健康文化现象还有一定市场。因此,传播先进乡村文化、抵制庸俗、没落乡村文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湖北高校的普遍做法是为结对村建设“农家书屋”“农业技术远程网络”“文体娱乐中心”、联办文艺节目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
第二,为村庄规划提供技术保障。村容整洁的内涵是指村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齐全、生态环境良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显状态。建设未动,规划先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导性工作。高校具有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优秀的设计人才和丰富的设计手段,可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民居建筑等方面提供专业咨询和建议。
1.3 促进结对村“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2]。农村基层民主,是奠定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基石。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民“权益回归”最直接的体现[3]。在一些结对村,村务不公开、决策不民主、制度不健全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高校是优秀人才集中的地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先锋。高校一方面可在结对村大力倡导科学开明的民主理念,让民主思想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直接参与村务制度公开、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民主决策机制规范、村务管理监督等方面开展工作,指导协调农村民主扎实推进[4]。湖北高校在结对村上级党委的支持下直接参与村两委班子的各项会议,直接参与起草修订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村务民主管理。
2 “校村结对”作用机制
“校村结对”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其作用显而易见。但作为近两年才涌现的新事物,在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有必要优化“校村结对”的内外部环境,完善其作用机制,促进“校村结对”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2.1 创新“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高校参与”三位一体新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各方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尤其在新农村建设起步阶段,政府的主导作用非常关键。当然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不是要政府大包大揽,替农民、高校当家作主,而应把重点放在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村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制定激励政策调动各参与方的积极性等上面。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农民既有建设新农村的愿望,也有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优势,利用宣传教育、民主管理、技能培训等方法着力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
高校具有雄厚的科教实力,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参与高校根据各自的学科专业优势、资源优势从新农村建设规划、送文化下乡、种养实用技术传授、新型农民培训等方面为切入口开展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长远来看,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也要遵循市场机制,实现双赢或多赢,单靠行政命令、靠高校的单向输出是不可持续的。
2.2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拓展“校村结对”组织形式
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高校的情况也各不相同。为了提高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力量开展新农村建设需求研究,深入群众,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理解和需求差异。以农民视角服务新农村建设,才能符合农民的利益,得到农民的支持和拥护。由于各村在经济基础、发展规模、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对项目、技术、资金、文化、管理等方面有着复杂的需求,因此要进行科学地、深入地需求分析,分清需求的类别、比重、缓急。在需求分析时,特别要注意两点:要与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不能建了拆、拆了建;要遵循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打破农村行政区划,开展多种需求模式研究。另外,要开展高校供给研究,整合高校资源。我国高校门类众多、学科齐全,有大量的文化知识、科技成果,但要从总量、类别、性质、供给条件等方面对真正适合新农村建设需求的供给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要整合高校各类资源,打破校际障碍,提供一院一校难以解决的供给服务。最后,要在供需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校村结对”模式。当前一校结一村的模式过于单调,应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在遵循农业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寻“一校多村”“多校一村”“联校联村”等合作模式。
2.3 建立健全“校村结对”考评激励机制
“结对子”是一种非正式组织形式,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心理契约,对高校的义务和责任缺乏硬性约束。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对结对高校的考评激励机制,以调动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包括考核项目筛选、项目分级、项目权重等,既要有经济性指标又要有社会性指标,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定量指标;其次,组建的考核班子,按照考核程序实施公开公正的考评;最后,公开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如教育主管部门可对成绩卓著的高校在学科建设、招生、就业、科研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2.4 建立高校“校村结对”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校村结对”应该常态化、机制化。
一是在现行高校评估体系中增加服务新农村建设指标。现行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类高校的评价和评比中,注重的往往是科研成果、论文数量、招生规模、学校建设、师资力量等,而服务新农村建设等任务被极大地忽视,从而影响了高校服务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在现行评价体系中增加服务新农村的考核指标,如培训农民的数量、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果转化效益、农村科研课题数量、质量等。这些指标的考核结果要与学校的升格、领导的升迁、经费的增加直接挂钩。
二是政府应为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和宏观管理部门,可出台相关政策为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可在科研导向、职称评聘、农民培训等方面出台措施[5]。可借鉴浙江的做法,免去立志新农村建设的大学毕业生的学费;可设立政府创业扶持资金,支持大学生在农村创业。
2.5 构建高校“校村结对”内部组织体系
成立校级或院级新农村服务机构,整合校内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当前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难以持久、难以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没有一个服务新农村的常设机构,往往是任务一来,临时抽人,任务完成,班子解散,无考核、无激励,参与教师只是被动应付。常设机构与学校其他部门一样,有牌子、有班子、有场所、有资金、有制度,将新农村建设正式纳入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高校日常工作序列,标志着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出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配套政策。高校现行体制下,从事新农村服务的教师的待遇得不到保障,职称、职务晋升难[6],严重挫伤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因此,应重点出台鼓励教师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如在科研经费上应重点向服务新农村的课题倾斜;在职称评定上,适当减少服务新农村的教师的论文数量要求、课时数量要求;在绩效考核方面,增加服务新农村的指标和权重,并建立农业服务补贴、津贴制度,从岗位保障和报酬激励上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1]郭文理.地方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分析[J].决策探索,2007(6):49.
[2]胡 吉,黄正泉.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作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1):77.
[3]吴翔阳.议村企结对模式在建设和谐新农村中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07(4):36.
[4]胡新普.论高校对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和促进作用[J].调研世界,2010(3):35.
[5]杨学军,王 强,田义文.农林高校发展有新农村建设互动机制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09(1):35.
[6]汤国辉.关于高校构建服务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