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教育

2012-08-15范丽娜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城市化市民培训

范丽娜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慈溪学院,浙江 慈溪 315300)

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教育

范丽娜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慈溪学院,浙江 慈溪 315300)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素质偏低现象已成为制约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新市民”的受教育水平、从业技能,使其更好的融入城市,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本质变化,是当前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问题。实现“新市民”市民化的途径与手段很多,但教育是既稳妥又长久的方式,能让“新市民”自愿、主动、顺利地实现市民化。本文基于城市化进程的目标,着重分析了“新市民”教育的内涵、目标、功能、模式以及教育机制。

城市化;新市民;教育

一、引言

“新市民”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业机械化、城市现代化而被游离出农业的人。“新市民”户口注册在农村,但是却在城市中固定居住、生存与生活,脱离了农业劳动,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活动。虽然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农民,但是“新市民”也不完全具备现代市民的所有特征,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工作与生活方式还保留着农村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介于农民与市民间的中间群体。新市民的主要特点体现在:第一点,职业变迁。“新市民”以非农工作为主要职业,主要收入来自非农活动;第二点,身份过渡。“新市民”的户籍身份是农民,以“暂住证”作为其在城市生活、工作的凭证,处于身份过渡状态;第三点,地域流动。“新市民”从农村或经济不发达地区流出,并流入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且经常在流出地与流入地间往返,进行“候鸟式”的地域流动;第四点,文化交融。“新市民”即接受与学习城市文化,又将城市文化带回农村,逐步促进城乡文化协调统一。而“新市民”教育则指以“新市民”群体为教育对象,根据“新市民”在城市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以相关教育机构为载体,以提高“新市民”整体素质为目的而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新市民”教育的本质为:促使“新市民”生理与心理和谐发展,促进“新市民”观念、知识、道德能力等更新与完善,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与公民道德素养。

二、“新市民”教育的内涵

“新市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在城市化背景下,以“新市民”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确定“新市民”教育的全部内容。整体而言,“新市民”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技能教育。其属于“新市民”教育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就业前培训与在职教育,具体包括:第一,根据城市就业需求,组织就业前培训,如家政服务、终点工、月嫂、面点制作、汽车维修与保养等职业培训,培训合格颁发专业上岗证书;第二,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展开在职培训,如高级技工培训、岗位能手或技术标兵培训、职位晋升培训等;第三,根据“新市民”发展需求,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用成功实例为“新市民”提供榜样,激发“新市民”群体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2.科学文化教育。针对“新市民”的城市生活现状,考虑在“新市民”聚居区创办“新市民学校”或“社区学院”,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方式,向“新市民”传授相关知识,促使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新市民”也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关大学的网络学院、参加广播电视大学、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等方式,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与知识文化水平。

3.公民素质教育。针对公民意识教育,主要以理想为核心,培养“新市民”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集体意识,提高新市民“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素质,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其以积极、开放、乐观向上的精神对待生活与工作;针对城市适应教育,如法律知识教育、城市卫生环保教育、政策方针教育、治安管理教育、社会生活文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对“新市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进行全方位更新,使其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三、“新市民”教育的目标

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更加强调了“新市民”教育的目标。“新市民”教育必须在行动实质与实践空间发生变化,贯穿终身教育思想,确立长远的总体教育目标与阶段性目标。

(一)“新市民”教育的总体目标

根据城市化战略要求,结合“新市民”的素质、文化、心理及学习需求,可将“新市民”教育的总体目标定位为:不同的“新市民”根据自身条件能找到合适的教育类型;能积极应对城市带来的各种机遇和与挑战;能摒弃落后的观念习俗、接纳吸收先进的思想理念;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态度,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懂文明、会技术、爱城市、尚科学的合格市民。

(二)“新市民”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而作为城市化产物的教育形式,“新市民”教育须跟随城市化发展节奏,在相应城市化阶段实施合适教育。一般而言,“新市民”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始发展阶段:提升“新市民”的劳动技能,推动“新市民”的地域转移。该阶段主要是实现较浅层次的“新市民”空间转移,提升“新市民”的就业能力与素质。最根本的是通过“新市民”教育,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劳动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等;第二个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培养“新市民”的角色意识,帮助其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化。在此阶段,“新市民”教育须培养与提高“新市民”由农民角色转化为市民角色的转化意识与能力,帮助其实现角色顺利转化;第三个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完善心理素质,实现“新市民”文化转变。在该阶段,“新市民”教育须确立并完善“新市民”心理素质、促进其群体特色与文化蕴涵的“新市民”文化。

四、“新市民”教育的模式

“新市民”群体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中流砥柱,提升该群体素质、提高其生活水平、居住环境是顺应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新市民”教育应满足“新市民”的教育需求,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一)“独立自主”的办学方式

“新市民”教育在不违背国家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在独立办学方面享有自主权,包括独立制定教育阶段目标、自主选择教育课程类型、调整上课时间与形式、根据教育机构实际情况确定教育内容、按照“新市民”特点安排上课地点等。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

1.办学主体多样化。利用社会财力、人力、物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性,灵活兴办“新市民”教育事业。首先,完善公办“新市民”教育机构,整合社会闲散教育资源,发挥现有教育机构作用,如将工人大学、妇联、团校等机构教育资源重新包装与调整,作为“新市民”教育的重要主体;其次,拓展赢利性“新市民”教育机构。社会力量办学对“新市民”教育事业起着重要作用。既可对公办“新市民”教育造成竞争压力,又能调动举办者的积极性,使其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努力提高“新市民”教育质量,为“新市民”教育提供高标准的教育服务。

2.办学手段灵活化。一方面,结合“新市民”教育特点开展多形式的联合办学;另一方面,树立社会品牌,“新市民”教育机构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实行单独办学。

(二)“灵活多样”的教育组织形式

“新市民”教育具有社会性、实用性与前瞻性特点,植根于其生活实际。“新市民”教育可采用班级授课、讲座等形式,也可选择文化活动、社交活动、学术活动等形式来展开。“新市民”的教育组织形式主要包括:

1.班级授课。“新市民”教育采用班级授课组织教学,在城市中心授课,设施齐全、交通便利,主要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文化层次提升等职业性培训,提高“新市民”的就业能力与城市生存能力。“新市民”参加完培训后,能迅速掌握所教知识,并较快用到实际生活与工作中。

2.远程教学。“新市民”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这就造成其没有足够时间与精力去接受相关教育。因此,远程教学则成了“新市民”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远程教学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手段,使得“新市民”待在家中就能接受教育。

3.现场指导。“新市民”教育紧贴其生活实际,是为其谋福利的教育。其教学内容与“新市民”工作与生活休戚相关,如技术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其教学方式灵活,授课教师即可以是前辈、长者、能手,也可以是工程师、师傅、熟练工等。

4.自学辅导。自学辅导指的是对其自学进行引导,为保证其自学活动顺利进行,为其建立方便而有效的工作体制与学习系统,包括激励与强化学习动机,创造学习条件及提供学习设备与资料、学习指导等,促进“新市民”自学活动的长久进行。

(三)“权责分明”的教育管理体制

“新市民”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为加强对其领导与管理,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业务主管部门与基层企事业单位“新市民”教育管理的机构设置、职权分工与隶属关系等方面的规定,是开展“新市民”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权责分明”的教育管理体制主要包括的内容为:

1.国家政府统筹协调。作为“新市民”教育的宏观管理机构首先应确定具有明确方向性的长远教育发展规划,以实施阶段为安排,督促检查教育进程。同时,通过制定、颁布、施行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办学机构的办学行为,统筹协调各方关系与利益。

2.地方部门齐抓共管。“新市民”教育在与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形成自身特色的同时,应由多部门共同管理,如市总工会、市团委、市妇女联合会、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等联合主办,由各单位派出专员组成校务委员会与教务委员会,负责具体工作,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新市民”教育发展。

3.当地学校贯彻落实。“新市民”学校负责有关教育的政策与思想贯彻落实到“新市民”群体,对实际教育过程进行管理,具体包括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等环节。

五、“新市民”教育机制

“新市民”教育机制指“新市民”教育的内在工作方式及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三部分:经费筹措机制、制度保障体制与评价反馈机制。

(一)“门路广开”的经费筹措机制

公益性质较强的“新市民”教育须在争取与合理利用政府的专项经费外,还须引入市场融资机制,动员社会资源,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拓宽融资、筹资与集资渠道,建立“新市民”教育投资发展的良性机制。具体而言,主要包括:设置“新市民”教育专项经费成立“新市民”教育公益基金、鼓励“新市民”教育投资捐助。

(二)“以人为本”的制度保障机制

“新市民”教育根据社会生产与城市生活需要,有计划地向“新市民”传授科学知识与生产技能,促进其智力发展,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使其形成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从而服务与推动城市化进程。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完善“新市民”教育法律法规、构建“新市民”教育动力机制。

(三)“多方参与”的评价反馈机制

“新市民”教育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与社会稳定。对“新市民”教育效果进行检查、分析与评定,不仅可以诊断现行教育的优缺点,还可以引起“新市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重视。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构建国家政府评估机制、建立个人社会监督机制、创设用工单位反馈机制。

[1] 杨海燕. 城市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2] 汪鹤飞.“新市民”教育培训:“海曙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改革纵横,2007(5).

An Analysis of “New Citizen” Education in Urbanization

FAN Li-na

In domestic urbanization, the low quality of “new citize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restricts the upgrading of c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Focusing on the objective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bjective, function, mod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new citizen” education.

urbanization; new citizen; education

G72

A

1008-7427(2012)05-0010-02

2012-02-25

猜你喜欢

城市化市民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意义”的问题所在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