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里的“哲学王”及其现代意义思考

2012-08-15陈荟芳

关键词:小人论语君子

陈荟芳

(福州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一、“哲学王”的提出

“哲学王”出自柏拉图《理想国》。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对“哲学王”的描述大体如下。最先,柏拉图写道:“只有在某种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无论他们出于自愿与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在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真哲学时——只有这时,无论城市、国家还是个人才能达到完善。”[1](P6)

“哲学王”的主张提出后,柏拉图继续描述了苏格拉底所说的一席话:“我们必须对我们敢于认为应该做我们治理者的那种哲学家,给以明确的界说;在哲学家的界说明确后,我们就可以无所畏惧了;因为那时我们可以向人们指出,研究哲学和政治艺术的事情天然属于爱智者的哲学家兼政治家。”[1](P251)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他对哲学家有多种称呼:“热爱智慧的人(PHILOSOPHOS)”,“爱美的人(PHILOKALOS)”,“诗人或缪斯的追随者(MOUSIKOS)”,“爱者”或“爱恋者(EROTIKOS)”[1](215)。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哲学家是智慧的爱好者,不仅爱智慧的一部分,而是爱它的全部,是“眼睛盯着真理的人”[1](P218),“真理是他时时处处要追随的领袖”[1](P237);他们掌握的是知识,而非意见;他们能看到包括美本身、正义本身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本身;他们能把握永恒不变的事物[1](P226);他们关注心灵的快乐而非肉体的快乐,在“无论神还是人的事情上总是追求完整和完全”[1](P231);他们具备勇敢、大度、聪敏、强记等品质,“与神圣的秩序有着亲密的交往”[1](P253);他们能看到理念世界本身同时,他们没有权力欲望。

二、《论语》里的“哲学王”

本文之所以使用这个“哲学王”这个词,是因为当读完《理想国》和《论语》后,发现古代圣人的智慧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治理国家者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上,两者都有很多相通点,对真理的追求,对智慧的爱好,对正义的坚守,对真善美的把握,对心灵的关注,对社会政治的操心感怀,以及个人品德中的勇敢、仁义、诚信等等。

我认为,《论语》中的哲学王有两个,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或称“士”、“大人”或“成人”。

在《论语》里,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呢?据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活的时代处于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民不聊生。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公族,周朝取代上朝后,就把商朝的后裔封在了宋国,因而孔子的身世是与王室贵族有一些关系的。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幼年三岁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直到他十七岁时母亲也过世了,孔子早年生活并不好,既穷苦又没地位。可是孔子却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出生背景的卑微而自暴自弃,他兢兢业业、从点滴小事做起。他自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2](P101)。此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大丈夫必然为“能伸能屈”之人。那么,帮助孔子人生事业起飞的关键是什么呢?是知识,是教育。孔子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2](P13),因为他认为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2](P81)。《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习乐于师襄,孔子靠着自身的勤勉刻苦,不断地培养着自己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之才。孔子心中始终对天下百姓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因而逐渐步入仕途,可是胸有大志的孔子却接连碰壁,满腔抱负和才华无处施展,以至于发出“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2](P155)的慨叹。后来孔子周游于列国之间,主要是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结构与势力,孔子的卓越才华使他常常被当权者视为眼中钉。仕途的不顺,使得孔子开始将全部热情投入教书育人的事业中,这从而使他成为流芳百世的千古名师。

孔子的一生可谓学而不厌、教而不倦,以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2](P81)。因而,孔子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傲人成就。司马迁认为孔子能影响后人如此深远,主要靠的就是教育,评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3](P178)他认为孔子“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使这些古代文化和智慧之精华得以传给后世,当之无愧为千秋的圣人。

在《论语》中,孔子是一个学问渊博而又孜孜不倦求学的智者和哲学家,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道德修养,还有高雅的艺术修养和待人随和亲切的言行修养。孔子给世人的印象就是:一个从小历尽人世沧桑,饱尝人间冷暖,由白手奋斗起家,靠着好学和勤勉,一步步由社会平民阶层慢慢的往上发展逐渐步入上层社会视线的实干者。在他身上,既有饱读诗书、求学上进的书香气息,又有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领袖气质,在兼备二者基础上,又不乏生活情趣和艺术品位。在世人眼中,孔子既是一位值得现代人学习敬仰的圣师,又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论语》中的另一个“哲学王”即孔子口中的“君子”。孔子对“君子”的阐述主要是从君子的志向抱负、道德情操、学问境界、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几个方面展开的。同时,孔子还经常将“君子”与“小人”作比较,以突出君子的崇高和小人的不堪。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P1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2](P4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P8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2](P160),“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2](P165),“君子上达,小人下达”[2](P17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2](P191),“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2](P199),“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2](P214)。

在孔子的眼中,“君子”基本上可算作一个完人,是孔子心中选拔人才的标准,是教书育人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治理天下者的所应努力修养达到的人生境界。

首先,在志向抱负上,君子应“志于天下”、“志于道”、“怀德”、“怀刑”、“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安百姓”。其次,在学问人品上,君子应“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第三,孔子的君子的言行操守还规定了“三戒”、“三畏”、“三知”和“九思”。“三戒”为“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三畏”为“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九思”为“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综上所述,君子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君子不但重视精神生活和内心修养,而且对物质享受的要求极少极低;君子谨言慎行,耳聪目明,明察秋毫,深明大义;君子舍己利人,胸怀天下,心系百姓;君子仁爱知礼,重义轻利,有勇有谋,严于律己。总而言之,孔子所说的“君子”是内圣外王的,是为世人所尊崇的。

到这里,一个问题出现了,《论语》中孔子及其所说的“君子”如果按照《论语》中所说的作为一个社会人生活在这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会是如何一种风景?

三、《论语》中“哲学王”的现代意义思考

对于以上提出的问题,我认为,现在我们对于一些儒家经典著作,应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内核精华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对其加以灵活变通和扬弃,切不可固守一些早已过时的条条框框,而是要把经典放在现代语境中加以解读,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将其内化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处世哲学。

现在,有很多学者将《论语》中的一些古代哲理,用自己的理解语言加以现代化解读,并通过各种现代媒介渠道,传授给社会的普罗大众,为大众的为人立世提供一些精神食粮和心灵鸡汤,以便人们在感到困顿和痛苦时可获一帖良方,从而心灵得到慰藉。但是,对于此种做法,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异议。

对此笔者认为,古代哲理进行现代化解读的做法其实是有其合理之处的,这恰恰印证了哲学的最大功能——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有位年轻的哲人曾说过:人生痛苦可分为两种,一是主观自找的,如名缰利锁,欲壑难填;二是外界强加的,如天灾人祸,种种不公平的遭遇[4](P3)。而在现代社会,《论语》则为我们寻求一种精神慰藉和求得人生答案,提供了一种雪中送炭式的人道主义帮助。我们仔细品读后会发现,《论语》中的语言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枯燥晦涩的哲学语言,而常常是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

纵观古今,当我们把古人的思维展示在现代人和时髦的生活方式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性在某些方面是永恒的,因而有些哲理也是永恒的。每个社会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范,违反之我们就会遭到怀疑,不容于世。这些社会规范,有的是用法律条文来明文规定的,更多的则是在一个庞大的伦理和实践的判断体系中本能地遵循的,维系这个体系的是我们所说的“常识”,常识告诉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应该如何与人相处,应该尊重什么样的人,要遵守哪些礼节,应该如何看待我们的人生和生活,应该如何面对国家和政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求得自己生存的最优选项和最大空间。这些“常识”之所以被高高挂起,不允许受到质疑,是因为人们对它的判断早已视为天经地义的了,因此不必过多加以审视。而《论语》中所说的大多数处世规范,都早已被列入“常识”的主要内容中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内心都多少怀疑过真理,怀疑过这些“常识”,怀疑过这些传统的道德行为规范是否真的有如世人所说那样还适用于现代社会。因为,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5](P425)。可是我们同时却又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完全没有办法找到一套比这些“常识”更适用于实际生活的了。我们内心的想法可能同样强有力地扼杀我们质疑的意志,那就是认为既然社会传统规范已经为大多数人遵循了这么长时间,那一定是有其道理的,尽管我们常常不知道那道理到底是什么。难道我们社会竟然会有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严重谬误?而注意到这一事实的又只有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开始推翻自己的想象、抑制自己的怀疑而随从大流,因为我们不能想象自己居然可以是发现至今不为人所知的真理的先驱者。因而,我们开始又不自觉地向这些传统思想精神寻求一种慰藉,探求一种解释,同时也在不断地验证着自己的怀疑是否正确和恰如其分。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有段极为经典的话,这段话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6](P460)我认为,《论语》中的经典思想之所以能够留传到现在,是因为它抓住了人的根本,一切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出发的。“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通过有个性的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所谓个人的个性发展即把自己培养成具有主体意识而又富有真才实学的人,它是个人独特潜能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天资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7]纵观《论语》,其无时无刻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人本的关怀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因而,我们不得不相信,这或许就是《论语》在现代社会之所以被全世界所推崇,被奉行为“东方圣经”的原因所在。

[1]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6.

[3]韩兆琦.史记[M].中华书局,2007.178.

[4]Alain de Botton.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London:Pantheon Press.2000-12-2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张澎军.论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6(1):38-40.

猜你喜欢

小人论语君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如何读懂《论语》?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指印小人来了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木勺小人
《论语·为政第二》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