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设与误译:翻译之文化解读

2012-08-15李捷

关键词:预设译者原文

李捷

(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天津 300222)

专题研究

预设与误译:翻译之文化解读

李捷

(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天津 300222)

翻译中存在的误译实则是文化解读发生的歧义。掌握文化预设之多维差异,便成为克服文化误译之路径。对译者而言,以文化预设为背景,注重翻译之意义传递,实现作者与读者之双向交流为要旨。因此,有必要厘清和辨别文化预设引起的文化误译之种类,有针对性地克服其不利因素,从而将文化误译的几率降至最小,打通互异文化之阻碍,实现文化之意义交流。

文化误译;文化预设;翻译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ustarJung,1875-1961)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他在这里所说的“浮士德”,并非仅指一个具体的人名,而是隐喻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特征。曾经在1983年,张宽先生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三种〈浮士德〉译本》一文,比较了郭沫若、董问樵和钱春绮的译本,做出肯定性评价——“三个完整的译本,译文各具丰采,争奇斗艳,拿来推敲把玩,得其精妙,实在是一大享受”的同时,指出“董先生是日耳曼语言文学学者、歌德研究的专门家。他在翻译中纠正了郭译本不少理解上的错误”。当然“郭沫若在《简论》中反复声明自己‘确确实实只是一位《浮士德》译者,而不是《浮士德》学者’,但通观他的译文,就会发觉他在总体上自始至终把握住了那种‘浮士德精神’”[1]。《浮士德》作为世界名著,各国对其的翻译和理解,亦因为文化之差异,各有不同。

鉴于源语和目的语的历史渊源、文化发展、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民族产生的文化预设有所不同,对语言文化的理解有所不同。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自觉地受到自身文化预设的干扰,也就潜意识地站在自己文化背景的角度上处理了源自他文化的原文,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文化误译。翻译本身就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活动,它是彼此的反映、比较和理解,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文化的多维差异之下,通过考察、分析文化预设及其产生文化误译的深层原因,为克服由此产生的文化误译寻求解决之路。

一、文化预设之于翻译意义

以中西称谓为例,中国这一以儒家思想为纲的国家,强调等级差异,尊卑有序,称对方使用尊称,称自己使用谦称;而西方国家崇尚个性,主张表现自我,强调自信,因而语言中没有“您”、“贵姓”等这样的说法。由此,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见一斑。法国著名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Joseph,Vendryes,1875-1960)曾说,“我们可以说,语言是强加于某一社会集体全体成员的理想的语言形式……有多少个集体就有多少种语言。”[2]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体现,也是文化差异的体现。所谓文化预设,是指一定社会中被人们所共识但以潜在假设形式而存在的信念和观点。它是沉积于源语读者心中的文化因素,是指导源语读者世界观、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3]正如奈达所指出的:“文化预设指一定社会中被人们所共识但以潜在假设形式存在的信条和理念。这种潜在形式为生活在同一社会的群体所接受与共享。”[4]任何社会都是文化的社会,无不充斥着文化的因素。而文化因素是一个社会团体中每一成员所共享的,历经变迁与洗涤,固化在文化成员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文化预设。促发文化预设的因素不仅是语言内的,更多的是语言外的。文化预设有其产生的深刻根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国家与民族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历史发展道路。不同的历史创造出了不同的民族气质,也滋育着生长在这方水土的人民,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文化预设;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特定的历史产生了特定的文化。任何自然人都是文化人、社会人,他的一言一行无不反映其文化的烙印,文化预设蕴含其中,约束着人们对事物的接受与看法;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正因为不同的历史与文化才孕育出各种哲学思想和流派,这些思想与流派对其人民的影响可谓深远,甚至成为了人们行为的准则。在这些准则的指导与影响下,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从文化历时性的角度来看,对同一原文的翻译,不同文化时期的译文却不相同。探其原因,由于译者的生长环境与人生阅历不同,他们对历史与现今的文化预设自然不同。不同时期的译者对同一源语文化预设不同的选择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冲突、相撞。综上所述,文化预设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根源,因此它客观存在着,有其自身的特点。只要有交际,就有文化预设,对文化预设的理解直接影响着交际双方的交际效率。发生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交际,由于相同的文化预设,尽管有很多的隐藏信息,往往是顺畅的;而在不同的文化预设背景下,隐藏的文化信息成了交际的障碍,导致交际无法顺畅进行。对目的语读者特别是译者来说,厘清源语中的文化预设对于正确地传达交际信息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二、文化预设下的误译种类分析

从文化理解的角度来看,译者是与自己文化、历史、实践及生活中无数因素的复杂接触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被接受的文化是被动的,不发生作用的,因为本族文化对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表达起着极大的甚至是主宰性的影响。[5]作者的作品通常是写给与自己具有相同文化预设背景的读者的,因而他们之间的沟通是自然而容易的。但对于来自他文化具有不同文化预设背景的读者来说就产生了理解问题,特别是像汉语和英语这样文化上和语言上都相差甚远的语言。毫无疑问,原文文化与译者本族文化的差异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译者的翻译过程中干扰着译者。在本族文化的影响下,译者往往根据自己熟悉的文化预设来解读异域文化,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对原文的扭曲,导致文化误译。有人说误译不仅是译者的责任,还是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争斗的产物,因此是历史选择的反映。本部分从文化预设的角度分析文化误译的种类。

(一)文化预设差异引起的文化误译

语言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语言最适合表达该民族的文化。每种语言的词汇语法都是其特定文化造就的结果。[6]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词句不同的意义并产生不同的文化预设。而文化预设的差异恰恰诠释了文化误译的缘由。东西文化背景和文化预设的不同使人们对同一事物或概念的理解和诠释不同。若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会产生错误的文化预设,由此造成的误译既割裂了原文与译文的文化纽带,也妨碍了目的语读者正确地理解原文。以朱生豪先生为例,在翻译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时,朱先生以自己的文化预设背景和知识解读原文,用“孝”来解释原文中的“love”。“孝”是一个文化色彩很浓的词汇,它是儒家思想的主流。显然,“孝”比“love”有更广的内涵。按照“信、达、雅”的标准衡量,朱生豪先生的翻译仅做到了“达”,却没有“信”,因而有悖原文。不对称的文化预设导致不对称的翻译。译文需符合语言的使用范围和社会文化特征,才能建立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与目的语读者的关联,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

(二)文化预设理解引起的文化误译

魏在江认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话语可能有多个预设,一个预设也可能有多重含义。[7]文化预设引起不同的文化理解。历史养育了民族并赋予人民自己的信仰与传统,这些信仰与传统又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文化预设。译者的翻译受其本族文化的影响。若两种文化是重合的,就不至于产生认知摩擦,但若两种文化是相异的,则误译在所难免。由于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翻译中必须注意文化色彩词汇的分析与比较。文化色彩词汇指的是隶属于某一文化范围的词汇,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语言中的民族文化。[8]文化色彩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差别在于文化色彩词汇传递的不仅是词汇的概念性意义,更重要的是传递词汇的内涵性意义,如象征性意义,联想性意义及情感意义,或者说通过语言信息传递文化意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若译者忽视了文化色彩词汇的预设意义就很容易引起误译。如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张飞由于大意而失掉了徐州及刘备的两位妻子,懊悔不已。刘备劝道:“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古代中国“妻子”一词既可与当代用法相同,表示他人之妻,亦可表示妻子和儿子。如杜甫的诗句中写道:“却看妻子何愁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受其启发,MossRoberts把刘备的话译作:“A brother is a limb.Wives and childrenarebutclothes.”到底刘备话中妻子为何意,从中国对女性的传统看法即可得知。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而儿子却是家中至宝。古代中国的男性把妻子看作是衣服,儿子却是宝贝。这一情况恐怕Roberts不得而知,才把刘备的话译为了“妻子和儿子”。译者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他的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s)。正如Brake所指出的那样,“文化的最强大的成分是那些日常交往表层下的成分,我们称之为价值取向。价值取向表现为对某些行为结果的偏重。”[9]

翻译具有双重任务,其一是传达意义,其二是传递异域文化的信息。如何捕捉源语文化信息,如何把握源语的文化预设是摆在译者面前的问题。译者不应忽视原文中具有文化特性词句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因为他的责任不仅是转换两种语言,还有传递文化并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有时修辞是文化的最好反映。行文中作者会利用各种修辞手段来为文章润色以吸引读者。能否对这类修辞产生正确的文化预设直接影响了翻译的文化准确性,而由此产生的误译使目的语读者无法正确理解原文,也失去了学习原文文化知识的机会。如:

原文:听不到她公鸡踩蛋儿的骂声,日子便过得不够紧迫。(刘恒,《狗日的粮食》)

译文:No more could that voice like a rooster stepping oneggs beheard.Thedays no longer seemed so pressing.(William)

这里“公鸡踩蛋儿”并非踩在蛋上,而是公鸡想要跟母鸡交配。显然,由于译者没有对这一修辞用法产生正确的文化预设而造成了误译。

(三)文化预设时代性引起的文化误译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一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文化意义也有所不同,甚至有可能截然相反。对这类词语的误译绝非译者所能左右。例如,贫农、政治、阶级斗争、发财致富、知识分子、阳春白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等词语在近五十年里有着各自不尽相同的文化意义。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中国发展变化的外国译者来说几乎不可能对这些词语的文化预设的发展变化全面掌握。文化是历时性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文化预设亦是如此。因而,译者应充分注意文化预设当代和历时的差异。王佐良先生提出,翻译有现今和过去的问题,不同的翻译揭示了当时的语言、趋势、读者以及一般社会情况。[10]不同历史时期读者的阅读期待和文化预设是不相同的,因而对译文的期待也不一样。例如,五四时期Science and Democracy(科学和民主)第一次介绍给中国人时,人们对此十分陌生。为了使人们更好地接受,据发音它们被分别译作“赛先生”、“德先生”。但现如今人人皆知何为科学何为民主,没有人再提及“赛先生”、“德先生”,这样的译文也就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销声匿迹了。任何译文都不得不接受时代的审查与考验,方能确立自身的历史地位:是流传千古,还是随波逐流。例如,be 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a bull in china's shop(闯进瓷器店的公牛)等译文存留至今,而“得律风”(telephone),“葛郎玛”(gramma)等译文已不见踪影。

三、文化预设下的文化误译之克服

不同文化下的预设形成了不同民族独特的行为标准及判断模式,而这些往往不被人们所意识,潜在而又隐秘。根据现代解释学(Hermeneutics)的理论,对任何文本的理解总是受到解释者的“前有”(预先有的文化习惯)、“前识”(预先有的概念系统)和“前设”(预先有的假定)组成的“前结构”所制约和引导。[11]译者带有实现原文作者与目的语读者自由对话的任务,而其自身文化预设的积淀和积累发挥着隐蔽而又主宰性的作用。文化预设的干预使得译者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难题:如何克服文化误译?我们并不否认在文化上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重合的部分,但这些重合是相对的,而差异是绝对的。不同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习俗语言系统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等等都是文化差异的因素。文化误译主要源自文化差异,由于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群体产生了不同的文化预设。由于文化预设已经形成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因而在解码本族文化和异域文化时不断地限制人们的思维与理解。从这方面讲,文化预设对文化误译有特殊的意义。

语言学家奈达在谈论语言与文化的差距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事实上,译者在翻译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会引发比不同语言结构更复杂的状况。”[12]而正是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翻译成为必需,同时也给翻译带来愈发复杂的问题。受不同历史背景的预设影响,译者头脑中的先结构也是不同的,这种文化先结构就是隐藏的文化预设。他们据此展开翻译活动,其译文不免带有本族文化特征。即使是最有经验的译者也会受到头脑中已存在的文化预设的影响,因为文化预设如同潜意识一般影响着人的思维,而文化预设引起的交际差错往往比语法等错误更难察觉,更容易被忽视,由此产生的文化误译是不可避免的。当解码本族或异域文化时文化预设限制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当译者进行翻译时,他本人是自己文化的产物,进入的是体验它文化的历程。理论上讲他应该克服文化差异的不适感,比较并发现两种文化的冲突;但事实上他已被深深地烙上了本族文化的烙印,全方面地受其影响。从某种角度上说,文化误译几乎是难以克服的。但将文化误译降至最低却应是译者不懈努力的目标与准则。运用本族的文化概念去解释其他无法达到对等,甚至会误导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这也并非译者所愿。因此,译者应建立动态的文化翻译理念,善于比较分析本族文化和他文化,充分注意文化预设的负面作用并尽量不受其干扰,加强对文化预设的学习与研究,从而在翻译中具备辨别能力。

文化全球化加快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和碰撞,沟通和理解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关注重点,人们的文化敏感性越来越强,致使越来越多的读者对异域文化有进一步了解的要求。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为达此目的,译者必须体会出原文作者的意图,亦即他试图传达给读者哪些文化预设,同时译者还必须了解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即译文读者的文化预设。针对各自文化预设的特点,在知己知彼的条件下,译者才有可能产出好的翻译,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语言的交流,从而实现相异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1]张宽.三种《浮士德》译本[J].读书,1982(7):72.

[2]房德里耶斯.语言[M].岑麟祥,叶蜚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62-263.

[3]郭建忠.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140.

[4]Nida E.A.MeaningAcrossCultures[M].NewYork:Otbi's Books,1981:133-143.

[5]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8.

[6]谭载喜.中西翻译传统的社会文化烙印[J].中国翻译,2000,(2):14-18.

[7]魏在江.认知参照与语用预设[J].外语学刊,2008(3):95.

[8]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44.

[9]TerenceB,Danielle M W,ThomasW.Doing Business Internationally[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 Press,1995:29.

[10]王佐良.翻译:思考与笔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69.

[11]左飚.文化翻译的策略及其制约因素——以《红楼梦》两个全译本对原文本文化信息的处理方式为例[J].上海:上海翻译,2009(1):35.

[12]Nida E.A.TowardaScienceof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61.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Cultural Mistranslation

LI Jie

(School of Humanities,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ianjin 300222,China )

Cultural mistranslation is unavoidable for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cultures.Out of complicated reasons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is one that can't be neglected.To translators it is crucial to learn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so as to minimize its disturbance in translation.Analyzing and distinguishing categories of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helps to reduce the chances of mistranslation,so as to remove the cultural block and achiev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of cultural meaning.

cultural mistranslation;cultural presupposition;translation

H059

A

1674-7356(2012)01-0082-05

2011-12-29

李捷(1971-),女,山东德州人。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预设译者原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