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介语语用僵化视角下影视素材促学分析

2012-08-15蒋晓峰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语语二语语料库

蒋晓峰

(上海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4)

中介语语用僵化视角下影视素材促学分析

蒋晓峰

(上海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4)

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长期徘徊于低水平状态,并有呈现出语用僵化的迹象。因此,语用能力的培养是我国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从中介语语用僵化的视角出发,通过语用环境、输出途径和表达内容三个层面分析了语用僵化的诱因,并据此认为有必要通过影视素材的介入以缓解中介语的语用僵化现象。继而从素材选择、素材使用、基于素材的语言输出和素材语料库的建立四方面分析了影视素材的促学途径。

中介语;语用;僵化;影视素材;促学

一 问题的提出

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指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独立的过渡语连续统(Selinker 1972)。在中介语理论中,Selinker提出了语言僵化概念(fossilization),即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始终徘徊于中介语连续统上的某一阶段而无法达到本族语者的同等水平。在外语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国内的外语教学研究更关注学习者在词汇和句法层面的语言现象和僵化问题,而对于语用交际范畴的僵化研究还略显不足。戴炜栋等在2005年就指出,二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二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语用能力习得必须引起外语教学界足够的重视。由于我国尚不具备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使用环境,在母语的影响下极易导致语用负迁移的发生,从而逐步走向语用僵化。据此,本文认为完全有必要将中介语、语用学和语言僵化三大领域整合于一有机整体进行探讨。本文对将影视素材作为缓解中介语语用僵化的促学手段进行研究,在此之前,有必要先对中介语语用僵化的成因进行分析。

二 中介语语用僵化成因分析

1.中介语语用环境的缺乏。

众所周知,外语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目的语语用环境,但我国却没有二语使用者的语用环境。二语使用者是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他们与周围人的日常接触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语用环境。这种环境下目的语不仅真实地道,而且输入量大。Krashen(1982)认为,暴露于真实的第二语言环境能使学习者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从而自然地习得目的语。而我国的英语教学却是在课堂里进行的,不仅语言输入量有限,而且考试功利性过强。

2.中介语输出对翻译手段的依赖。

我国很多英语学习者必须先用汉语思考然后再转译成英语。这种语言输出模式不仅加重大脑对信息处理通道的负载,而且还极易导致语用负迁移现象的发生。刘绍忠(2000)认为,导致语用负迁移的发生是因为学习者将母语里的语用知识生搬硬套到目的语中来实现类似的言语行为。因此,我们认为语用负迁移是导致语用失误的一大原因,而依赖于翻译手段的外语表达方式则是导致语用负迁移一大因素。

3.中介语中隐喻性表达的缺失。

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是人类生活和交流的基本方式之一。据统计,一般英语本族语人士的话语中每25个单词中就会出现一次隐喻性表达。隐喻性表达的普遍性证明它在语言交际中具有认知、语言、交际等不同功能,而这些功能反过来显示隐喻性表达是语言能力的重要构成(蔡龙权2005)。但是,与隐喻性表达的普遍性相对应的却是学习者外语中介语中的隐喻性表达的缺失,从而导致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与本族语者相差甚远。

三 影视素材促学分析

1.影视素材选择的有效性。

学习一门语言离不开对该语言群体文化的习得,复杂的语境要素则构成了复杂的群体文化网络。根据姜占好(2009),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某一语境要素的变化会引起整个语言形式的变更。随着建构主义理论发展的日渐成熟,建构主义教学观在外语教学领域也十分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的,知识和思想只能形成于特定的社会背景的情境中。因此,影视素材的选择必须以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目标语文化背景和适度语境为首要着力点。这些文化和语境参数应包括社交距离、社会权力、话语结构的适用范围、交际环境等内容。

2.影视素材使用的高效性。

Sharwood-Smith(1981)提出了二语习得中的界面立场学说(Interface Position),认为“学得知识”(knowledge learnt)和“习得知识”(knowledge acquired)间存在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界面,即学习者通过足够量的练习可以将“学得知识”转化为“习得知识”,达到自动化适用的目的。与此立场相对应,Johnson(2002)也再次强调外语学习中对知识自动化构建的重要性,认为对语言规则的识记并不能代表对语言使用的掌握,语言教学必须努力促使学习者的“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向“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的转化。由此可见,把影视素材作为英语学习的促学手段就必须努力做到上述知识形态的转化,从而从根本上缓解中介语的语用僵化现象。

3.基于影视素材输出训练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语言素材的输入必须被语言学习者所吸收。但是,吸收的语言内容也需要通过进一步分解、归类等的处理才能进入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温晓虹2007)。只有在在语言内化的基础上,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才能够不断地趋于目的语体系。尽管Krashen的输入假设为影视素材大量输入的必要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该理论也因忽略语言输出的必要性而受到二语学界的批判。Swain(1995)认为语言的产出只有通过促使学习者大量的实践才能实现;又根据Richards&Rodgers(2001),我们知道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习者投身于真正意义的语言使用之中。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利用影视素材促学时,基于该素材的输出训练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语言输出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关注,给他们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加强他们的语言意识,从而使他们的语言知识达到从规定性到程序性,从有意识控制到自动化的发展转变(刘福生2004)。

4.影视素材语料库建立的迫切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二语习得、翻译研究和自主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事实已不断证明,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很多表达方式并不能为英语本族语者所接受,从而导致语用的失败。虽然影视英语素材的介入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正确语用表达的范式,但是如果不对这些素材进行相关的归类整合,其使用效率将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影视英语素材语料库建设的迫切性。但是,语料库的建设并非是语料的叠加,只有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制作的语料库才具有实用和研究价值。同时影视素材语料库的建设必须力求做到目标语语用结构的代表性,因为语料库不论建多大,对于浩瀚的语言之海来说都是“沧海一粟”(李德俊2007)。李德俊(2007)还指出确保语料库建库过程中选材的代表性的两点准则,即确定所研究对象的外延和对研究对象进行内部结构分析。

四 结束语

语用能力可分为社交语用能力和语言语用能力,前者是指理解和产出符合特定社交情景的语言形式的能力,后者则指运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实现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但在英语作为外语的环境中,我国学习者的社交语用能力和语用语言能力均很难得到自然的发展,并在诸如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走向语用僵化。随着多媒体外语教学的深入发展,基于影视素材的促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英语的有效输入量,强化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供了母语环境中所缺少的文化背景,从而为缓解语用僵化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必须指出,影视素材始终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能否使其产生真正的效用还取决于教师和学习者本身。笔者认为,只有在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为最终目的的前提下把语言的输入、理解、输出环节有机地整合起来,影视素材的促学才能真正显示其优势之所在,而不是仅仅沦为一种形象工程。

[1]Johnson,K.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3]Richards,J.C.,& T.S.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UP,2001.

[4]Selinker,L.Interlanguage[J].IRAL,1972,10(2):209-231.

[5]Sharwood-Smith,M.Consciousness-raising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J].Applied Linguistics,1981,2:159-169.

[6]Swan,M.Practical English Usage[M].Oxford:OUP,1995.

[7]蔡龙权.关于把隐喻性表达作为外语交际能力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6):21-25.

[8]戴炜栋,杨仙菊.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5(1):2-8.

[9]姜占好.多媒体外语教学语境下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9(127):28-32.

[10]李德俊.语料库的“代表性”问题及其对英汉翻译语料库建设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7(5):66-69.

[11]刘福生.浅论“语言输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363-364.

[12]刘绍忠.“请”字用法汉英对比与语用负迁移[J].外国语,2000(5):9-15.

[13]温晓虹.教学输入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J].世界汉语教学,2007(3):108-119.

Analysis of Learning-promoting Functions of Video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 Fossilization of Interlanguage

Jiang Xiaofe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active multifarious factors,the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have long been short on 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even started to demonstrate the symptom of pragmatic fossilization.The fostering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should be taken as an important task in China’s EFL teaching.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fossilization and the pragmatic environment,the output channel and the content,analyzes the causal factors of pragmatic fossilization,and it believ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alleviate the pragmatic fossilization by the video materials-based teaching.And this paper studied the ways of promoting learning by video materials(VM)in terms of the choosing and the using of VM,the VM -based output and the building of VM corpus.

interlanguage;pragmatic;fossilization;video materials;learning-promoting

H319.1

A

1672-6758(2012)10-0105-2

蒋晓峰,硕士,国家二级翻译,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英语教学理论、口译教学。

Class No.:H319.1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语语二语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中美大学生议论文语篇中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对比研究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最后一吻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