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唐诗》中“兰若”的传统内涵及佛禅意蕴

2012-08-15

关键词:全唐诗香草佛教

沈 娜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全唐诗》中“兰若”的传统内涵及佛禅意蕴

沈 娜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佛教的传入是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文化上,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文人在诗文创作中大量引用与佛教有关的佛语、典故、意象等,这种现象在唐诗中也极为常见,“兰若”即为一例。但它与普通的佛教典故不同,既有佛教的意蕴,又有传统的文化内涵,因而具有特殊性。

“兰若”;唐诗;兴寄传统;佛禅;意蕴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其影响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发展至唐代,中国僧人自身思想体系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得到了稳固的发展,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形成或成熟。同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均受到了佛教的很大影响。文化上,佛教的相关内容被士子、诗人纳入笔下,成为传达情思、比兴寄托的媒介。在唐诗中运用佛教意象的现象极为常见,这虽不是唐人的独创,但其影响、地位与前朝相比,蔚为大观。笔者主要选取“兰若”这一意象,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佛教文化对唐诗产生的影响。

一、兰若(ruò)亦兰若(rě)

“兰若”是唐诗中常用的意象。与“菩提”等外来意象不同,它既是直接音译过来的佛家用语,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固有意象,因此具有两重含义,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创作中体现出了不同意蕴。

(一)传统的文化内涵

“兰若(ruò)”是一个复合词,“兰”即兰草,“若”即杜若。兰草亦名兰花,品性高洁,气质脱俗,被誉为花中君子。杜若一说杜衡,但在屈原的《九歌·山鬼》中同时出现杜若与杜衡的全称:“被石兰兮带杜衡”、“山中人兮芳杜若”[1](P120)。可见,古人对杜衡和杜若是有区别的。一说高良姜,《本草图经》云:“杜若苗似山姜,花黄赤,子赤色,大如棘子,中似豆蔻,出峡山、岭南北。正是高良姜,其子乃红蔻也,骚人比之兰、芷。”[2](P190)虽不能确定杜若的植物属科,但可知其亦属香草类。

兰草、杜若的“香草”属性,使其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内涵。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兴寄传统,他常用一些具有香气、品性高洁的植物来修饰自己,表现自己的高尚情操,寄托政治抱负,从“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疏石兰兮为芳”、“被石兰兮带杜衡”等诗句可以了解“香草”的文化渊源。屈原作品中的兰草、杜若是分开的,发展到后代,因表达、修辞等的需要,将二者合成一个词,即“兰若”,这种现象在《文选》中可以看到。《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有言:“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李周翰注:“兰若,香草。”[3](P590)

古人的文化、精神传统,兰草、杜若的馥郁属性,造就了“兰若”的文化渊源,形成了比兴寄托的诗歌传统,发展到后来成为一个固定词语,在文人诗词中经常出现。

(二)音译来的佛教内涵

兰若(rě),梵文 Aranyaka或 Aranya音译之略称,全称“阿兰若”、“阿练若”、“阿兰若迦”,原意为“树林”,《玄应音义》卷二十三谓:“阿,此云无。练若,有两义。一曰声,谓无人声及无鼓噪等声;二曰斫,谓无斫伐等喧闹。虽言去聚落一俱卢舍为阿练若处,亦须离斫伐处也。”因此意译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等,原为比丘习静修行处,后一般指佛寺。兰若佛教层面的内涵,当出现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即西汉以后。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逐渐浸染了中国特色。兰若(rě)由本意“树林”衍化成“佛寺”,传入中国后,其本意逐渐淡化,变成了泛指,泛指僧尼的修行之处,亦作为寺庙名,可实可虚。其所代表的禅意亦变得大众化,突破了佛教的条条框框,成为大众或文人信口拈来但仍有禅意的词语,也具有了文化层面的内涵。从印度Aranyaka到中国兰若(rě),其发展变化也代表着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中国化的过程。

兰若(rě)的出现在历史上时间晚于兰若(ruò),并有着不同的内涵,但二者同样具有文化功能,在文人的妙笔下大放异彩。

二、修美或寻禅

兰若(ruò)与兰若(rě)具有不同的文化指向功能。《全唐诗》中共有86首诗(《题云师山房》作者存疑,杨巨源、权德舆、戎昱均有此诗;《过融上人兰若》作者存疑,孟浩然、綦毋潜均有此诗,实为83首)出现了兰若这一意象。诗歌中,兰若或作为一个单纯的植物意象,或突出香草的属性,表现诗人的品性及修美的需要;或以佛寺的代名词出现,传达出佛禅之意。这一意象因表达的需要亦变得或实或虚。

(一)佩兰若(ruò)以修美

唐代诗人运用兰若这一意象时,很少用到其植物属性。在上文提到的83首诗歌中,只有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李白的《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李贺的《湖中曲》、陆龟蒙的《美人》4首诗用到这一属性。诗人或以兰若自比,表现自我的怀抱,或以兰若表现他人的品质,赞扬其高尚人格。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4](P211)

诗人托物言志,前两联主要咏赞兰若,“幽独空林色”,写出了兰若的遗世独立、幽独出众之美;后两联借写兰若无人赏知、只能孤芳自赏之境遇,表现自己年华逝去、心志难成的身世之感。此诗全用兴寄手法,以兰若自比,托物感怀,寄慨遥深。兰若在诗歌中是诗人比寄的对象及媒介。

再如《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

沉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

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

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窗,弄景憩霞阁。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

故人契嵩颍,高义炳丹雘。

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

自矜林湍好,不羡市朝乐。

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

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4](P428-429)

诗人写了自己的求仙历程,表达了与元丹丘的情谊。全诗围绕访道、求仙的主题展开,透露出喜爱山林、不羡俗世的隐逸之趣。“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芳桂”、“兰若”皆为香草,一“尔”一“吾”,传达出自己与元丹丘有相同的情趣。与陈子昂不同,李白主要着眼于兰若的“香草”属性,表达自己修美、隐逸求仙的志趣,诗中没有政治怀抱。

李贺的《湖中曲》首联“长眉越沙采兰若,桂叶水荭春漠漠”[4](P967),“长眉”指女子。刘(辰翁)云:“起一句尽寄书,催晚语,自清涟。”[5](P128)李贺用兰若来表现自己的“清涟”品性。陆龟蒙的《美人》是写一个女子的不幸遭遇,“朝朝佩兰若”体现了女子的洁身自好。兰若在这两首诗中均代表了人的高洁品性。

这4首诗虽表达的感情各异,但均以兰若表现自己或他人的高洁品性、高尚人格,或比寄,或直抒,兰若在诗人笔下充分发挥了其“香草”的特性,具有传统的文化意义。

(二)寻兰若(rě)以悟禅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相关义理、故事、禅语、意象等也被运用到诗文创作当中,兰若(rě)即为其中一例。其梵语的本义仍在,只是多用于泛指。还出现了以“兰若”命名的寺庙,据史料记载,唐代的山西、江西两省均有兰若寺。《全唐诗》中共有79首诗含有这一意象。这些诗歌多是一些佛寺纪游诗,主要表达诗人对佛教、禅学的向往及崇尚,也流露出欲逃离世外、修身养性的意趣。在题目中提到兰若的诗歌有61首,剩下18首置兰若于诗歌的具体内容中。如王维的《过福禅师兰若》、刘长卿的《宿北山禅寺兰若》、孟浩然的《游明禅师西山兰若》、杜甫的《大觉高僧兰若》、顾况的《山僧兰若》、李益的《入南山至全师兰若》、白居易的《兰若寓居》……在这类诗歌中,诗人或寻兰若,或宿兰若,或游兰若,或题兰若,均表现出对佛禅的向往,诗人们在禅意中寻找寄托,暂时忘却俗世的纷扰。以施肩吾的《宿兰若》为例:

听钟投宿入孤烟,岩下病僧犹坐禅。

独夜客心何处是,秋云影里一灯然。[4](P1250)

诗人客宿兰若,在佛禅里获得心灵的宁静。诗歌的后两句颇有禅意,“客心何处是”,“影里一灯然”,形单影只的诗人看似孤独,但在禅意中得以升华内心,提升境界,找到了精神的寓所,虽独行却不独孤。

另一类诗在具体内容中提到“兰若”,如宋之问的《游云门寺》、祖咏的《题远公经台》、岑参的《太白胡僧歌》、杜甫的《谒真谛寺禅师》、权德舆的《题云师山房》等18首诗歌也无例外地渗透着禅意。以《题远公经台》为例: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

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

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

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4](P306)

寺院僧稀、客无,以至苔侵道席,鼠缘香案,倍显荒凉、冷清,但因其幽静,诗人不忍离开,将灵魂暂寄,在这冷清中感受禅的深义。“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诗人感禅达到忘归的境界,有一种超脱世外之感。

以兰若入题或入诗的诗歌中都渗透着禅意及诗人的寄托。诗歌主要是抒发情感、寄托情怀的载体,兰若无论虚实都不影响诗人情感的表达和诗中的真谛。从唐人的诗歌中可以知晓,兰若的“香草”传统一直被延续,梵语“兰若”的表达范围变得更广泛一些,诗人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将其原意宽泛化,而不仅仅指修行之处,在这个层面上,“兰若”逐渐“俗”化了。

三、结语

纵观文化史与佛禅史,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繁荣的。历朝文人根据表达的需要,对佛偈义理、佛教故事、佛教典故或直接运用,或进行新的解读,丰富了诗文创作。初唐时期,出现了以浅俗质朴为美的“化俗寺僧派”,他们的创作质朴无华,诗趣不浓,主要是些“佛偈、偈颂”,以王梵志为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唐诗在内容、体例等方面逐渐完备,如果说初唐是僧人作诗,发展到后来则是诗人以禅入诗。僧人作诗有禅味无诗意、韵味;诗人作诗既保证了诗歌的韵味,又将佛意禅语完美地融入到诗歌中,诗意、禅味兼具,以王维为代表。这种变化既是文化史上的一大进步,也有利于佛禅思想的传播、普及,以诗歌的形式介绍佛教知识、传达佛禅义理,是人们更乐于接受的。

“兰若”在浩瀚的唐诗中是一个极不起眼的意象,但传统及外来的双重意义,赋予了它不可取代的文化功能。兰若(ruò)是传统的,它是屈原开创的“香草”、“美人”比寄传统之沿袭;兰若(rě)是舶来的,它的传入既丰富了“兰若”的内涵,又体现了诗歌中外来文化的影响。以佛入诗虽不是唐人的独创,却在唐人那里得以升华,达到了诗意与佛禅的完美结合,这无疑是文化的一大进步。

[1]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先秦诗文精华[M].周蒙,等,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宋)沈括.梦溪笔谈[M].刘尚荣,校点.沈阳:辽宁出版社出版,1997.

[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4]上海古籍出版社.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唐)李贺.李贺全集[M].(清)王琦,注释.王步高,刘林,辑校汇评.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王菊芹)

Abstract: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is a major event on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Culturally,combination of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scholars in literary creation of citation and Buddhism in the Buddha allusion,language,such as image,this kind of phenomenon also is very common in the Tang Dynasty,"LanRe"that is as an example.But with the ordinary Buddhist allusions it is different,both in Buddhist meaning,and tradi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thus has the particularity.

Key words:LanRe;Tang poetry;traditional of allegory;Zen Buddhism;connotation

On LanRe’s Traditional Meaning and Zen Buddhism Connotation in“Quan Tang Shi”

SHEN Na
(College of Liberal Arts,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I222.7

A

1008—4444(2012)04—0114—03

2012-05-16

沈 娜(1988—),女,河南信阳人,安徽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全唐诗香草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蘑菇头和小香草
蘑菇头和小香草
蘑菇头和小香草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