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探析

2012-08-15王睿峰

关键词:生产力建设发展

王睿峰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邓小平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探析

王睿峰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立足国内、国际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本质、动力、保障等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这对于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经验、促进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完善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发展观;主要内容;时代价值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中的关键词。邓小平以深邃的哲学眼光,观察分析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思考预见国内、国际形势,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构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论断和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观。深入学习邓小平发展观,对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以及认真领会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发展观的提出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基本前提,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与国际宏观形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1.国内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几乎陷入瘫痪,中国共产党承担着艰巨的使命。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严厉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立即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并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会议精神的正确指引下,经济建设在农村地区取得显著进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广,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也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同时,经济特区的成功兴建,切实加快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彼此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当中国改革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时,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出现了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所不能解释或无法解释的新鲜事物。经济领域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双重碰撞使很多深层次的经济问题不断暴露,人们对姓“社”还是姓“资”产生困惑;政治领域改革与经济快速发展不一致,体制落后,更新缓慢,很难解决现实问题;思想文化领域里盲目崇拜资本主义的错误倾向也在生根发芽。实践的快速变化,迫切要求理论的创新,迫切要求重新审视社会主义,迫切要求解答人们心目中的疑惑。

2.国际局势

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逐渐密切,经济接触国际化,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家间经济联系的重要载体。二战之后德国、日本的再次崛起,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实力日益雄厚,使世界呈多极化趋势发展,形成了由对抗转为对话,紧张转为缓和的整体趋势。在国际上呈现出平缓趋势的同时,各个国家出现了以经济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全球经济及资源、科技等力量的竞争,成为新时代国际形势的突出特征。战后,在以电子计算机和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为显著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从电气化和原子能时代迅速推进到自动化和电子技术时代,继而又推进到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时代,经济、科技水平在世界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提升。

而这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较快提高,对外贸易也在“文革”时期受到很大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不容乐观。是封闭自守地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还是搞活市场经济,将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为我所用,成为当时的一大难题。

面对国内、国际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1],勇敢地突破了教条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新理论,引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邓小平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解放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解放生产力,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础。在科学地认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邓小平指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2]建国后,恢复生产力的任务一度被阶级斗争摧毁,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阻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了达到有序发展,邓小平还将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目标:“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本世纪末(20世纪末)达到小康,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21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3]233不仅如此,1988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主张要摆脱盲目粗放的发展方式,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力的发展,充分解放发展生产力。他反复强调“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在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4]378在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经济实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以人为本:发展的本质

以人为本,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本质。虽然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但以人为本思想却是一条始终贯穿邓小平发展观的主线。邓小平发展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人民群众,这体现在他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目的的理解中。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归结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3]111。他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4]1281992年初,他在南方谈话中还明确提出,要把人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372”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最根本的标准。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人民利益标准。这是对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的肯定,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3.改革开放: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发展观中的动力系统。邓小平同志在中国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外国人也尊称他为“伟大的改革家”。如果没有邓小平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的飞速发展和重大成就。邓小平着重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4]370邓小平同志还指出了改革的意义、对象和目的。他强调:“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4]131改革的对象是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这些体制包括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各方面,而这些体制的改革要相互协调、共同开展。改革的目的是促使生产力要素实现最优化配置,使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经济体制。

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进行对内改革,搞活经济,而且要对外开放。邓小平指出,闭关自守是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辱掠夺和长期处于劣势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需要和世界加强联系。他着重强调:“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3]117。

4.协调有序:发展的保障

协调有序,是邓小平发展观的保障。在协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方面,邓小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忽略或者不重视其他方面的建设,他提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反腐工作等等。在协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方面,根据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严重失衡的基本国情,邓小平提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论断,体现出了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1988年邓小平就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3]278“两个大局”思想是邓小平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手笔。

三、邓小平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1.为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指明了方向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加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也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解放、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才能从初级阶段逐步迈向高级阶段,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步伐。

2.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经验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紧密结合;各项改革循序渐进,杜绝盲目冒进;注重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衔接;竭力发挥改革的正效应及尽量减少改革的负效应等。这些都是邓小平发展观中所提到的,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引以为鉴的宝贵的经验。俄中友协主席季塔连科博士2001年元旦曾热情地致电《光明日报》说:“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全世界具有深远意义。中国的经验为世界文明指出了一条新的希望之路,使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看到了希望。”[5]

3.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继承与充实,它包含着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的重要特征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要求是“五个统筹”。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国际发展趋势,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伟大战略思想。这标志着我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准确,更加符合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真学习邓小平发展观,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也可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4.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思路

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他关于发展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中早已为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构建作了积极的准备。他所说的“小康社会”,其内在精髓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密切联系。邓小平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实质,把以人为本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进程中,在全党内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邓小平认为,和谐社会不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失去平衡的社会,单纯地发展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丧失公平和正义;因此,一定要坚持两手抓,把经济搞上去,把人心团结起来,才能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6]。邓小平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奠基者,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指导纲领。

总之,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的发展观,有助于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上认真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努力进行理论、制度、科技等方面的创新,有效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1]石书臣.新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的基本经验[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3):1-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季塔连科.世纪之交看中国[N].光明日报,2001-01-01.

[6]徐怀东.论邓小平的忧患意识[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5):9-12.

A49

A

1671-4970(2012)01-0016-03

2011-10-27

王睿峰(1982—),女,山西怀仁人,助教,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生产力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