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2-08-15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大庆分院课题组

大庆社会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大庆文化产业文化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大庆分院课题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2)

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大庆分院课题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2)

探析大庆接续产业中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壮大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对实现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推进龙江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课题从三个方面探讨:一是文化产业对大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二是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三是大庆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大庆;文化产业;研究

大庆是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大庆又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大庆人为探索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不懈努力,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试点城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课题立足于对文化产业这一新兴产业的深入研究,探析大庆接续产业中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壮大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期颐文化产业这一世界共识的朝阳产业能成为大庆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实现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推进龙江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文化产业对大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大庆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当前,大庆正处在打牢产业、市政、社会、人文、体制“五个基础”,推动经济、城市“两个转型”,构筑科学和谐跨越“三个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时期,发展文化产业对大庆的未来发展极具战略意义。

1.发展文化产业是大庆培育接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之路。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大庆时指出,除了石油以外,我最关心的是其他产业发展的怎么样。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此,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接续产业来扶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品牌的培育、平台的打造、人才的集聚创造良好环境,使其同国际文化产业接轨,汇聚东北亚文化资源,融合世界前卫的文化元素,建设一个极具发展前景和空间的产业基地,是大庆培育接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选择。

2.发展文化产业是大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路径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向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渗透,传统文化产业发生了重大转变,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三次产业中最富有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是数码技术发展最紧密结合的巨大“产业群”。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文化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巨大催化作用,将促使传统产业迅速裂变出新兴产业群,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

3.发展文化产业是大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发展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集散资源、持续性地创造财富和发挥辐射影响的能力。它以城市功能的发挥为出发点,是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和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体现。目前,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正由资本、资源的优势转向人才、文化、创新的优势。城市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大庆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4.发展文化产业是大庆建设生态自然现代宜居城市的内在要求

建设生态自然现代宜居城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义,是大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远目标。大庆正处于文化消费膨胀期和文化产业发展黄金期。文化产业以其高技术、高产出、高智慧、高才艺、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为建设生态自然现代宜居城市提供有利条件。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为大庆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注入活力,可以提高大庆城市文化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可以提升大庆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增加城市无形资产,吸引有创造活力的各类高素质人群来居住和创业。

二、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大庆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着众多的有利条件,但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要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1.大庆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显著

近年来,大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加速资源集约利用、项目集中摆放、产业集群汇聚、功能集成建设,实现了文化产业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高标准建设园区,承载文化产业发展。立足全市产业空间布局和区域功能定位,依托大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条件、硬件环境和产业基础,以及拥有8所高校、83家科研院所及分支机构、12万科技人才的雄厚实力,整合歌剧院、博物馆、图书城等功能设施,在全省率先辟建黑龙江(大庆)文化创意产业园,工作重心向园区转移、政策资源向园区倾斜、发展要素向园区配置,助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头建设”原则,通过跨地理空间开发、跨行政区划管理的“飞地”模式,吸纳新华(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国际动漫城、联想科技城、北国之春梦幻城、黑鱼湖国际艺术村等五个分园加盟。通过“捆绑式”申报,2011年成功跻身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行列,成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重点扶持的10大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

二是深化改革,激发文化产业活力。大庆在全省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任务,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坚持把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与战略重组同步推进,培育出大庆新闻传媒集团和大庆文体旅集团两大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三是大手笔引建项目,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广泛开展经贸交流合作,成功引进新华(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北国之春梦幻城、联想科技城、国际动漫城、黑鱼湖国际艺术村等一批“旗舰型”文化产业项目。新华(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是新华社唯一与地级城市合作并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核高基”子项目,将建成世界一流的能源资讯处理平台和商品现货、期货及产权交易平台,不仅能加重大庆在世界石油市场的“话语权”,还可带动金融、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特色和产业基础,在全市论证策划了1959文化休闲商业园区、阿木塔风情园、肇州青马湖创意产业园、林甸苇雕园、婚庆文化主题公园、萨尔图会战书城、肇源古莲文化产业园等53个项目,建成后将使大庆文化产业呈现多点开花之势。

四是创新型科技引领,凝聚文化产业动力。充分利用四家驻庆中直石油石化企业、大庆大学城、创业中心孵化器的科技人才优势,极力促成院校企联合、产学研联动,推动科技成果向文化生产力转化。通过广泛深入合作,大庆红光科技公司研发出拥有一项国际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三项国家专利的“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以其为核心技术的多维“汉字通”学习机正式投入生产,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同时作为大庆“智力”援疆重要产品与新疆财经大学达成深度开发推广意向,并被允许使用国家汉办标识,成为国家汉办重点推介的品牌产品;大庆纳奇网络公司开发出9款大型网络游戏,其中“逐鹿中原”传奇游戏注册用户超过1.7亿人,占全国同类游戏市场80%以上的份额。

五是宽领域开放融合,助推文化产业繁荣。依托全市22个文联协会、500多个文艺团体,广泛开展“大庆之冬”、“激情之夏”等品牌文化活动,常年举办“交响乐进校园”、“百戏下基层”等公益性演出,切实提高市民艺术欣赏水平和文化消费观念;引进国家交响乐团、维也纳施特劳斯王朝歌舞团等国内外知名文艺团体来庆演出,实行公益性演出财政补贴和低收入群体票价优惠,让市民足不出市就能看得到并看得起高雅艺术;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庆舞蹈重返央视春晚,大庆交响乐团赴上海大剧院演出,《铁人轶事》、《鹤鸣湖》等精品全国巡演800多场次,《大庆魂》、《毒刺》等影视作品登陆央视或地方卫视;推动大庆歌剧院加入中国北方剧院演出联盟,三年举办大型文艺演出500多场次,吸引观众40多万人次;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大庆)湿地旅游文化节,成功与大连、大理、大同缔结“连理同庆”城市文化旅游联盟,衍生发展大庆文博会、雪地温泉节等节庆活动,2010年接待游客743.5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33%。

六是针对性出台政策,创优文化产业环境。制定出台了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意见、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在资金方面,设立“大庆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大文化项目、重点文化企业、重要文化品牌,给予贷款贴息、项目补贴、配套资助、成果奖励等支持;在用地方面,文化项目建设用地每平方米超出100元部分全部返还;在税收方面,文化企业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100%、后两年50%返投,专项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扩大生产;在融资方面,对于市政府担保的文化企业所形成的不良贷款,给予金融机构损失额度20%以内的风险补偿。

2.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将文化产业发展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文化产业肩负重要历史使命,大庆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除此之外,大庆还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一是地理区位优势。我市位于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之间,处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中心位置,交通四通八达,外可接轨国际文化市场,内可辐射全省乃至全国文化产业,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条件,对发展文化产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经济基础优势。2011年,大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00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

三是人文资源优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围绕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我市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地企联合成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会,组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团,编写《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乡土教材》,“会战干打垒群”、“五把铁锹闹革命”诞生地等被定为市级工业遗产保护单位,创作出了大批反映大庆生产生活的文艺精品力作。

四是产业转型优势。大庆石油产量占全国陆地石油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产业结构上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工所占比重达60%左右。但随着石化资源过度开发及逐步枯竭,资源型城市必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化产业发展不可或缺,并将引领其他产业蓬勃发展。

3.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是文化资源分散。由于体制原因,大庆存在市政、管局、石化各有一套人马运作电视、报纸、网络的局面,文化资源布局分散,不能共通使用,不容易形成拳头和合力,削弱了竞争力。

二是体制机制不活。一些文化单位自我发展能力和持续发展潜质较弱,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还有待取得更大进展,成为直接影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三是文化人才短缺。优秀人才流失严重,许多文艺骨干纷纷“南飞”。中青年文化人才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现象。懂技能、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在现代传媒、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方面,人才紧缺现象突出。

四是政策及资金扶持缺失。中小文化企业固定资产相对较小,贷款抵押物相对缺乏,导致企业贷款融资困难;大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群落大厦项目,由于建设目的是为艺术家以及文化企业提供公寓性质的文化经营、交流场所,在对外出售过程中,存在办理分户产权的问题;黑龙江(大庆)文化创意产业园已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称号,但是在政策扶持方面,还没有享受到国家、省的相关优惠政策。

三、大庆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大庆的文化产业要力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作,基本形成产业规模较大、区域特色鲜明、创新能力较强、文化品位较高、示范园区带动、专业人才集聚、品牌效应明显、创业环境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使文化产业成为大庆市接续产业新的增长点,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为推动大庆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1.立足实际,科学合理编制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大庆市委市政府要树立新的发展观念、谋划新的发展思路、确定新的发展目标、编制新的发展规划。明确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文化产业,以超常规的办法,超常规的速度,实现大庆文化产业的崛起。

一是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立足各地资源特色,统筹规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项目,有效避免各地之间园区定位相似、产业结构雷同、功能重复建设等问题。就大庆而言,确定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统领,以石油文化为鲜明特色,以湿地文化、冰雪文化、民族文化、都市文化为多元融合,着力打造魅力独具的“北方文化名城”的文化定位。

二是规模集聚,避免“散落式”发展。辟建专业化文化产业园区,加速资源集约利用、项目集中摆放、产业集群汇聚、功能集成建设。“十二五”期间,大庆在抓好现有文化园区基础上,还将谋划建设“工业学大庆”文化园、926艺术园等园区,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集聚度和承载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文化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

2.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旅游产品结构

从大庆文化产业的现实结构看,文化旅游业不应是文化产业的“外围层”,文化旅游业是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项目,是整合大庆人文精神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的平台,是大庆文化产业全面启动和提升的基础,也是带动大庆产业各行业各部类发展的龙头。旅游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发挥大庆丰富的石油文化和湿地文化资源优势,借助引进的外来消费市场,利用旅游产业链拉动文化产业,旅游与文化产业实现区域聚集、形象同塑、市场并享、行业互渗、产品和业态共创、发展联动,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是实施大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

要依托石油文化节、湿地文化节,积极开发文化旅游项目,着力打造哈大齐文化旅游核心区;依托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石油科技馆、松基三井等场馆,开辟红色经典旅游线路;依托大庆博物馆、北方民俗文化村、白金宝遗址、衍福寺等文化展馆和文化遗址,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同时,要保护和开发铁人一口井、铁人教训井、铁人小学、铁人居住地等承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化景观,建设石油工业主题公园、创业英模塔等标志性建筑,拓展文化旅游景点。

要将文化旅游和演艺、饮食文化业、影视业相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培育能够代表大庆市旅游整体形象的标志性产品和多样性旅游文化,开发一批主题特色鲜明、文化品位较高、市场吸引力较强的龙头精品景区,重点打造一批休闲度假旅游景区、石油工业旅游景区、生态观光景区和红色旅游景区。

3.强化政策保障,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投入支持体系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经营双重属性,但社会效益和公益性质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政府必须加强政策涵养和资金保障。

一是集中扶持重点项目。建议我们在制定政策措施时,重点在土地、税收和资金等方面,向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倾斜,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大项目。

二是着力破解融资难题。2010年央行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企业贷款普遍受限,尤其是文化企业可抵押担保物少、无形资产评估难,在融资方面困难更大。建议市里通过组建文化投融资公司、出台支持文化企业上市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领域等措施,进一步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

三是灵活开发产业园区。实际上,文化产业园区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摆放纯而又纯的文化项目,应该比照国家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基本要求,在非文化类商业面积不超过园区总面积30%的前提下,允许文化产业园区开发酒店、住宅等配套设施,用所得利润专项返投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

4.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建立高端文化人才的引进和留用机制

文化之所以成为产业,关键就在于一些科技手段被应用到文化领域。比如,现代科学技术的批量复制和无障碍传播手段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科技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在这方面,我们的差距是明显的。有学者指出,文化产业是高科技与高文化相结合的产业,特别需要高素质人才来支撑。

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科技基础薄弱和高端文化人才匮乏。大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一是缺少具有一专多能、既懂业务、会管理,又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文化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少,专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懂得经营管理和营销的少。

三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开拓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够强,缺乏经营管理经验。

四是缺少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人才,我们不但缺乏动漫创意人才,更缺少把动漫做成商业运作的综合性人才。

五是缺少能够整合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擅长策划、资本运作的少。

六是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尤其短缺。

七是缺乏艺术经纪人、策划人、节目制作人、重大活动的组织人等,缺乏真正懂得市场化运作的有实力的经纪公司。

八是人才断层问题凸现,文艺界高层次人才年龄老化,年龄断档现象比较突出,骨干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解决这些问题关键点是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着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推动大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5.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有效推进大庆文化“走出去”的品牌战略

加强与市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全力开拓外埠市场,扩大文化产业的外向度。通过组织石油文化节、湿地文化节、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品牌活动,展示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促进了文化产品与市场对接,加强与外界交流合作。

要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为重要支撑。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能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加快文艺演出院线、电影院线建设,积极推动广电网络数字化转换和大容量、双向交互改造;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强出口平台和海外营销渠道建设,大力推动大庆文化“走出去”,支持庆版图书、音像、影视、版权、演艺等拓展国际市场;鼓励新闻传媒集团、文体旅集团等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借船出海”,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省内外兴办实体,实现落地经营,加快推进由出口产品向出口品牌乃至出国创牌转变。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对于大庆提升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定要抓住机遇,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文化产业作为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来培育,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使之成为拉动大庆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着力点。

(组长:宋洪德 执笔人:李郁香 组员:李敬晶卫宇坤 迟云龙)

〔责任编辑:刘金友〕

G112

A

1002-2341(2012)05-0042-05

2012-09-05

宋洪德(1960-),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主要从事社会科学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大庆文化产业文化
李大庆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谁远谁近?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九曲黄河第一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