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探索

2012-08-15韦世雷

当代经济 2012年10期
关键词:经济学案例教学方法

○韦世雷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36)

据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经济学基础是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经济学基础重点培养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分析方法上,首先注重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进行定性分析、规范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几种常见的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如逻辑推导方法、数学分析方法等。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分析经济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乃至人文素养。

一、探索教学方法的前提

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难度越来越低,在招生录取中高职高专院校是处在录取的最后阶段,生源质量和本科院校相差甚远。而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生源的先天特点使得经济学这门无法在实验室验证的偏理论课程教学难度较大。另外,由于高职院校一般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得经济学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要把系统的知识在有限的学时内教授给学生,需要不断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

二、经济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

目前,经济学还没有引入到我国高中课程教学,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经济学是一门崭新的课程。课程中有些经济学概念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但是含义可能和经济学中相差甚远,有些作为全新的经济学概念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因此,经济学教学首要任务是普及经济学基本概念,没有严格的概念界定,其课程后续学习会比较吃力,这是很多人认为经济学难度大的原因之一。基于此,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对概念的讲解显得十分必要,课堂讲授法首先应该贯穿于整个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始终,没有基本概念和相关内涵的清晰讲解,单纯依靠其他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更是难上加难。当然,其他教学方法要结合讲授法逐渐展开,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经济学教学中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也是抽象经济经济学理论教学能够以生动有趣形式展开的主要原因。案例教学是在教授过程中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在相关内容讲授之后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它是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的有效方式。案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策划案例,教学中还要及时将平时储备的案例适时地用于问题的佐证,对教师教学要求也很高。

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是多样化的,一方面,案例不只是实时经济热点问题,也可以是其他热问题背后所反映的经济学理论的运用;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地方性特点明显,教师要注重分析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案例,将案例教学生活化,让经济学真正成为生活中经济问题的理论概括;再者,很多经济学的案例完全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比如寝室生活、食堂就餐等,这些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用经济学分析一些常见的经济问题。

3、情境模拟法

情境教学需要教师认真设置真实事件让学生亲身体会解决问题需要的原理、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情景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体验,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经济学实用性的体验。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要认真听取、分析学生的观点,并且根据学生的观点逐渐放开问题的前提假设,引导学生进一步向教学目标迈进。在教学中掌握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重在引导,但不是不评论,要给学生一个大的方向,不然学生较多的观点有可能会使学生们的分析陷入困境。所以,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听取学生对问题分析的过程和结论,并及时评价;同时在评价中自然地推进教学,达到情景教学推动教学目标的效果。

4、课堂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教师就某问题展开的分析过程,按照讨论问题提出的不同分为两种,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教材或者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这类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教师在讨论中应重点与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法去进一步探索,在分析陷入困境时给予及时的引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是教师已经准备好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展开讨论,学生的发言只要能够言之成理,表达清楚就值得肯定,同时教师在讨论陷入困境的时候及时发言,以便学生能够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简要陈述并且肯定讨论的观点;对存在较大分歧的观点在总结中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把分歧的根本问题讲解清楚,引导感兴趣的同学深入探索。

5、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在高职高专工学结合大的教学理念下,结合经济学教学本身特点新近采用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强、操作性弱的经济学而言,任务驱动是比较难以开展的。经济学费解的理论和干瘪的数理分析是十分难以理解的,特别是大多数高职学生数学功底本来就相对薄弱,纯理论和数理分析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多数学生对经济学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还要结合项目驱动法,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任务驱动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在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相关内容任务化,并且根据内容提出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理论与实践活动。教师要用心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匹配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自主发现理论与现实结合点的美妙。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发掘理论运用的前提假设以及如何去运用,进而提高其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例如,多数老师在讲到一级价格歧视的时候会自然的先介绍一级价格歧视的定义,并介绍假设条件: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既定的产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并索要该价格,该价格正好等于这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价格,因此获得了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者剩余。然后告诉同学们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现实中很少发生,至此,基本可以结束一级价格歧视的教学内容。其实在一级价格歧视中,还可以引入任务,比如,该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去寻找一级价格存在的现实条件。生活中一级价格歧视的情景还是比较常见的,学生对电视、电影中有关半仙的场景一般是不陌生的,高明的半仙算卦一般不会主动说明卦钱,往往是等待对方主动给卦钱,这个价格往往是半仙看透了对方的心思,觉得对方愿意给出的最高价格。所以,只要学生带着这个任务就能比较好地理解一级价格歧视的理解与应用,拓展经济学分析能力。

6、自主学习法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只是,学生学习,学生是主体,最终学习的任务还是由学生来完成。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远远比教会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更为重要。学生在漫长的人生中遇到的问题不可能在学校学习中都能找到答案,因此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利用图书馆、教学网站等主动学习经济学知识,为学生延伸学习方法和技术能力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图书馆和教学网站是大学重要的学习设施,其本身所具有的教学资料、学习环境已及便捷的学习条件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理论学习与能力拓展的需要。但是,目前的形式是高职学生对图书馆和教学网站的利用率较低,主要是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因此要在学生入学以后就进行教育,不断强调图书馆和学习网站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导高年级学生带动学习风气,创建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将来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方法基础。

三、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还有游戏法、调查访问法、演讲与辩论法等方法也有很多教师采用,不论采取什么形式的教学方法,只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乃至人文素养,经济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就得到了体现。作为一门无法用实验室控制严格条件验证的学科,我们不得已尝试、选择众多的方法去弥补实验欠缺的空白,希望多元的教学方法能够以次优的方式带来最优的教学效果。

[1]郭立伟:高职《实用经济学》课程教改实施的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2]陈建衡: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西方经济学》中的运用[J].科技纵横,2009(12).

[3]吴施楠:情境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2011(11).

[4]朱广其:工学结合背景下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5]黄建红:高职财经类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经济学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简明经济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经济学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