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活独立性的培养
——从大学生乞讨现象说去

2012-08-15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乞丐独立性困难

朱 洁

(蚌埠医学院 影像系,安徽 蚌埠 233030)

大学生生活独立性的培养
——从大学生乞讨现象说去

朱 洁

(蚌埠医学院 影像系,安徽 蚌埠 233030)

今年来乞讨现象成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在这其中还有部分大学生也参与到了其中,不少是因为家庭生活条件较差,并缺乏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但还有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独立性,不能采用合理的方式为自己赚取生活费.这种现象启示我们,部分大学生的生活独立性缺乏培养,在遇到了生活问题之后无法正确地解决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生活独立性的培养,让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大学生;生活独立性;乞讨

1 引言

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在人们的眼中应该专心于学习,但是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学校里需要救助的贫困生.部分贫困生同学虽然家庭条件有限,但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解决自己的生活难题.还有部分同学好逸恶劳,并不想通过自己的双手解决生活问题,而是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甚至将乞讨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今年来,我们从报纸等社会媒体可以看到一些记者报道大学生放下尊享进行行乞的现象.在中国当前贫困人口仍占一定的比例,这一部分人也会碰到教育的问题,他们如何解决自己的生存与接受教育的难题.一部分人可以从政府救济和政策性贷款等方式解决,但也有一部分人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解决贫困问题,甚至一部分人采取乞讨方式来解决生活难题.

在某大型网站报道了一篇题为:海口兴起网络乞丐“女大学生”发电邮乞讨的文章.4月4日,海口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收到的这封邮件上写明,“她”是海口某大学一名在校的女大学生,父亲从小去世,母亲重病在身,自己现在万念俱灰,为了能够继续学习,希望每个好心人能赞助10元钱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在信的后面,“她”还留下了自己的QQ号和银行账号.

后来记者联系到行乞的同学.该同学称自己的确是海南某高校学生,因为家庭原因,为了解决贫困,这位同学想到了乞讨,但可能是觉得直接乞讨自己很为难于是想到了网络乞讨.

这名记者又采访了海南大学一位徐姓女同学对大学生行乞的看法,该同学则告诉记者,她也经历过网络乞丐行乞,当时是在QQ群里看到的,说自己患了什么病,需要帮助,说得很动人.这位同学表示:“我对此是置之不理,因为这样的事太多了,信不过来!”.“你会给他们捐款吗?”记者问.“我认为这些都是骗人的,以乞讨为赢利目的,当然不会给.”徐同学回答,但是她也认为这些网络乞讨者并没有错,因为“谁都有权利为自己找财路!”

生活独立性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能力,而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可以能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依靠自己的力量勇于克服困难.

2 大学生乞讨现象

据了解,“网络乞丐”的开山鼻祖是一个美国人,他曾经做了一个叫“给我一美元”的网站,目前已经累积了将近3万美元的收入.关于对大学生乃至社会上其他人员实施网络乞讨的行为的看法,这名记者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受访者大多认为可能是真也可能是诈骗,但一般认为如果确实属实,这类乞讨者的乞讨行为可以接受.一部分受访者愿意在能证实对方身份的前提下支持对方的乞讨行为.

“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还是有许多人需要帮助的,至少我相信他们确实是需要帮助的!”一位支持者王小姐告诉记者,她当时觉得挺好奇的,也挺感动的,觉得他们确实很可怜,觉得能帮则帮.

对于大学生是否支持社会人员乞讨,有人专门进行了调查,而且统计的项目非常全面,问题包括:你是怎么看待街头的乞讨人员?你一般会施舍多少给乞丐?你愿意施舍的对象一般是哪些?你是否受过乞丐的强行乞讨?乞丐的什么行为让你最无法忍受?你是否认为不对乞丐施舍是同情心的缺失?你是否知道或了解我市的乞丐救助机构?你认为存在乞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等等.

一些大学生对大学生乞讨,引发的讨论很多,如互联网上一些论坛中很多同学对大学生乞讨现象进行了跟帖讨论.在天涯论坛的“我的大学”分论坛里一篇试图劝阻大学生乞讨的文章遭到了论坛内发言者的口诛笔伐.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大学生乞讨现象并没有出现较为激烈的反对情绪,但是更多的学生都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一旦遇到了困难.学校和社会都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大学生乞讨这种方式并不值得鼓励.

3 大学生生活独立性

对于乞讨的现象不能一概而论,不排除有些同学因为家庭原因而乞讨.但是乞讨这种行为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而部分乞讨的大学生并不是由于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是缺乏劳动机会.现在的大学管理部分为很多同学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但是仍有少部分同学缺乏生活独立性,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乞讨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较为便捷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方式.

大学生生活缺乏独立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首先,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很多大学生在入校之前在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即使家庭条件再不好,父母也尽量不让他们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们除了学习以外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更是没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当来到大学独立生活时面对家庭困难,就会手足无措无法采用理性的方式克服困难.

其次,很多大学生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对其各种需要都尽量满足.即使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也尽量满足.长此以往就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成为了父母的寄生虫.当来到大学面对生活困境时,无法求助父母,面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又不愿意靠双手解决问题.乞讨就成了一种较为轻松的解决方式.

最后,在学校教育中,只注意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大学生社会化的培养,没有帮助大学生学会独立生活,特别是学会独立面对生活困难和克服困难.导致大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应付困难的方法和勇气.

可以说,大学生缺乏生活独立性是由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不能将原因一味归结于学生家庭条件不好.

很多人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缺乏一定的生活独立性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少人将培养独立性寄希望于社会这个大课堂.培养大学生具有生活独立性是人生中重要的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独立性的培养是大学生社会化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大学生社会化是其进入社会前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只有具有了高度的社会化水平才能有助于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幼稚化现象在大学生中屡见不鲜,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那些应届毕业生,不仅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而且在接人待物方面过多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其中生活独立性的培养就是社会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遇到了就业问题,有些是因为不想离开父母单独生活,想在父母的羽翼下继续生活.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成熟在心理上却仍然是个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独立性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性而且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高度生活独立性的学生在工作中不仅可以独当一面,而且当他们遇到各类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求助于同事或者领导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各类问题.这种独立性可以为他们赢得别人的尊重而且可以为职场的发展铺平道路.

4 大学生生活独立性的培养与乞讨问题

乞讨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经济问题造成的,但是深入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一部分乞讨人员是由于丧失了劳动能力,并且没有生活保障,迫不得已不得不走上了乞讨之路.但是,有些乞讨人员特别是涌现的年轻乞讨人员,是把乞讨当做了改善生活的一种“较为便捷的方式”.有部分大学生从小有较强的依赖性,当遇到了困难,乞讨就变成了不用花费精力的便捷方式.

大学生最终的发展方向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没有生活独立性,到了社会上仍然会遇到各种问题无法解决.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一、开展相关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生活独立性同样重要.让更多的同学通过大学生活培养一定的生活独立性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避免成为“寄生虫”、“啃老族”一类的社会寄生物.

二、学校和家庭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中国孩子和国外孩子相比,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社会适应性差和缺乏独立性.这个有着深层社会原因,需要我们克服以往不良的培养观念和方法.积极为学生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让他们适应社会,学会克服各种困难.

三、大学生也要加强自身的培养和锻炼,要学会正视困难.要懂得生活中不可能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既是人生难题同样也是历练人生的机会,要学会利用这些机会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贫穷并不是贫困生的个人问题,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逐步向前发展,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这种发展仍然难以快速将中国一切社会问题都在短时期内解决,我们的三农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村和城市的贫富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长期不会消除.贫困人口问题也将长期存在,他们的孩子就读大学面临的困难也将成为党和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面对的问题.在当前,我们的国家已经尽力为贫困大学生能够入学创造了尽可能多的保障途径.但鉴于各种原因,仍然有些同学没有办法解决就学和就学后的生活生存压力问题.但大学生是否应当乞讨,我们没有说他们没有权力去乞讨,但我们应当在总体上对这一部分确有困难的同学的乞讨做法进行必要的帮扶和教育.对于确有困难的同学应该加大帮扶力度.而对于部分因为其他原因乞讨的同学要加强教育,培养生活独立性,学会克服各种生活困难,采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同时各高校也要多为同学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让他们采用合理的方式克服困难顺利地完成大学生活.

〔1〕邓志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2〕曲彦斌.中国乞丐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王保庆,徐芳,姜怀忠.当代我国乞讨现象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

〔5〕郝晓娜,谭文飞.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中城市丐群归宿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03).

G641

A

1673-260X(2012)08-0222-02

猜你喜欢

乞丐独立性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乞丐面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乞丐虎
选择困难症
现代乞丐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独立性与责任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