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师心理健康浅谈

2012-08-15曹冬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职业心理

曹冬生

(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职业教师心理健康浅谈

曹冬生

(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加,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校方应积极创建宽容的工作生活环境.教师自身学会生活,学会辩证法.

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

职业学校教师群体的气质品格、心理预期和情感需要有其自身特点.近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国家招生就业政策的突变和生源类型和质量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市场化,导致职业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生活压力增大,心理障碍和思想负担有增无减,出现心理障碍的人和事屡见不鲜,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与调适任其自由发展演变,必将会影响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成效,而且还会影响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教师的团结稳定,甚至会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因其变化出现心理障碍,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1 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压力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谁也无法回避.一定的压力对人的正常生活会起到积极作用,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但是这里所讲的压力已超出正常范围和人的承受极限,起到的是消极和负面效应的那部分.

1.1 由“主人翁”变成“打工者”

进入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由过去培养国家干部向培养一线应用型技术工人转变,即由专业学校向职业学校转变,由过去考试择优录取,变为开门招生甚至抢生源,“划拉筐里就是菜”的现象比比皆是,所有教工都有招生任务,正常的节假日也得不到有效的休整,甚至自己还得倒贴钱财.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教育工作外,额外增加的硬性招生任务造成心理恐慌.许多教工和乡村没有联系,想完成招生任务颇费气力,结果造成疲于应对,导致工作兴趣减弱,疲劳感增强,工作效率下降,正常的教学工作由于没时间备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无法保证,因而由“主人翁”变成“打工者”.

1.2 交往的压力增加

学校教师中的知识分子一般比较严谨、含蓄,想法要求轻易不讲,同事之间除了工作上的合作外,上班面对面,下班各顾个,情感交流较少,社会交往更为可怜.有的教师一心只在工作上,忽略了与同事间的交往和沟通,甚至与同事产生隔阂后常常辗转反侧.有的因人际关系紧张造成身体和心理异常.特别是时至今日由于社会许多事情都已“市场化”,人际交往更多是相互帮助,相互利用,许多情况下,要想人际关系和谐就得用钱去铺路,同事间生老病死、结婚、过生日甚至其家人都得表示,交份子钱.告诉你了,你就得去,有的甚至是广为告之.当然生在现实,不错的朋友、同事、有来有往的无可厚非,但现实生活中有的没有来往,甚至不熟悉的也被告之,结果造成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

1.3 技术职务变动的无形影响

学校教师自我期望要求高,一般把专业技术职务升级作为成功的标准.有的由于外语、计算机考试不过关,业务再好,教学教育水平再高也很难得以聘任,当周围年龄相当,学历相似的其他人升迁升职了,而自己由于职数等诸多原因未能及时升迁,原地不动时,往往会产生消极颓废孤独,情绪波动也随之增大.

1.4 生活压力

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在老人赡养、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交往等方面经济压力特别大,有相当一部分教工老家是农村的,把父母接到城市购房压力特别大,因为现代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几乎没有愿意同父母、公婆住在一起的.目前职业学校教师收入明显低于其它教育和公务员.社会地位较低,社会认可度下降.

1.5 社会负面压力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必然会呈现出多元化,主流价值观面临严峻挑战,攀比消费倍受推崇.学校也已非世外桃园,传统的固有的信念、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社会角色的期待也必然会与现实生活不可避免发生冲突,人们的交谈、餐桌上的交流、日常生活中短信中不乏灰色、消极、抱怨、无奈的信息,对心理的健康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会迅速传播.

学校教师中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由外部环境和教师自身的原因.

具体讲:一是我国现阶段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已达到小康水平,但就目前社会的公共管理水平还存在诸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并未完全建立,普通群众的收入还很低,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逐年增大,社会预防和干预体系远远滞后.二是当前社会发展变化加快,整个社会还处于转型期,人们对人的生命、尊严、权利的认识有限,社会的公正和正义经常面临诸多挑战,人的幸福和尊严还很难得到保障.三是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很低,各级组织对此重视的程度有限.加上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导致更多的人处于迷惘和彷徨.国际卫生组织预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给人带来的痛苦更深重,”我们的社会和组织以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知识,对心理出现问题后的危害、症状、预防、调适的方法极为有限,更不懂得和了解自我疏导情绪的方法,结果造成相当一部分人消极情绪长期积累,因而得不到及时地化解和释放,久而久之,抑郁成病,造成身心极大的刺激和伤害,结果往往令人十分惋惜.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限.虽然学校师范毕业的教师学过教育心理学,近年来新步入教师队伍中的教师入围学校也要参加教育心理学的考试,但对心理调适和心理健康的了解还远远不着边际,更谈不上在心理上实施教育、疏导和服务了.基本上是各人顾各人,近年来各类学校对教师的关心有所提高,但更多的却是身体和物质上的,对心理和精神上的关心相当滞后,人文关怀少之又少,当出现心理问题后,往往缺乏有效的心理调适途径.真正设身处地地去想别人的事就太少了.

2 创建积极宽松的工作环境

要创建积极宽松的工作环境,学校党政领导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教工群体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教书育人就必须改善工作环境,让快乐洒满工作场所.

2.1 提倡积极健康的工作理念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职工的工作快乐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全过程,过去人们常讲的“猫狗理论”讲:男人在单位受到上司无缘无故的训斥,回到家里后往往会给老婆脸子,老婆想:你上班,我也上班,我还得顾家里,照顾孩子,凭啥看你的脸子,正好孩子回家,老婆就会堵气说回来这么晚…….孩子回家不知所措,我招谁惹谁了,看见猫或狗正在自己房间门前趴着,上去就是一脚,把门关上了…….教师是一线工作人员,受了委屈,气只能撒向学生.学生的结果可想而知.这在心理上被称为移置.因此工作上要坚持快乐、成长、安全的标准.创建健康的工作方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合理有情.让健康宽松有序的工作环境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生活,不断创造积极友善向上的思想的情绪.管理者和教师还要学会积极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常怀感恩之心,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向古人学习知足常乐.学点哲学、学点佛学,学会接受、学会超脱.

2.2 增强人文精神

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引导,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班主任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注意与他们及时沟通和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提倡“解决问题比追究责任重要,追究责任不应伤害人格的原则”.

2.3 在教师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师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将此列入学校教师培训规划,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身体健康讲座,提高他们情商指数和掌控情绪的能力.让教师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为真实准确的了解.倡导教师树立切合实际的生活理想和人生目标.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室,对处于困境的教师进行心理问题进行咨询.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兼职坐堂于校园进行干预,预防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

2.4 建设和谐校园

文化是什么,就是多数人共同认知的言行,要想让教师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正确对待社会、他人和自己,正确对待问题和成绩,养成豁达、宽容和淡定,促进人生情趣、境界、品位的提高,让自尊、理性、自信向上的心态影响我们.

2.5 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

对教师的管理不可一味只用责任、管、查、压来解决问题,比如人们常对职工采取查岗、签到,刷卡、指纹机等来对付迟到早退旷工,为何不换一种思维考虑问题:假如学校可以在职工食堂采取每天早饭和午饭免费、伙食调配得好一些,大概上述那些措施和办法取消了会更好,管理者一定要树立全心全意关心教职工的思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教师利益为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和问题.

3 学点哲学和学会生活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日趋加剧,人们浮躁心理日益常态化的今天,成名成功似乎是人们衡量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标准.面对众人的浮躁,人们往往失去理性的思考,只有付出一定代价之后,才会冷静下来冥思苦想.学点哲学,正是提高人们的智慧,能够科学地认识世界和社会,使自己的价值取向回归理性,认识现实社会的方法更趋于科学.哲学其实就是智慧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科学,而且其往往能答疑解惑,帮助人们解决书本上无答案的人生难题,它教人们用理性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由此掌握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方式和价值取向应该怎样的学问,但是时值今日,人们忙于成功成名,忙于应酬交际,忙于赚钱,忙于自己都弄不清的“忙”.

人们无论生活在什么时代,都应该清醒地懂得任何事都是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是唯物的,同时也是辩证的.曾经有人讲过一个故事:一个智者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太太,而且每次见到她时都是愁眉苦脸,于是就好心的问她,是不是家里最近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老太太说不幸的事没有发生,只是我有两个女儿让我操心,大女儿是于是卖雨伞的,小女儿是卖草帽的,我总是想晴天的时候小女儿的草帽生意好,可大女儿的雨伞就卖不出去了,于是我就替大女儿发愁;下雨天吧,大女儿的雨伞生意好,但小女儿的草帽又卖不出去了,于是又替小女儿担心,于是晴天愁雨天也愁.智者听后对老太太讲,你要是换个角度去想,晴天的时候你想我小女儿的草帽生意会很好,到了雨天的时候你就想大女儿的雨伞生意会更好,这样你晴天替小女儿高兴,雨天也会替大女儿高兴.老太太想了想,对呀,还真是这个理.

改变了态度,换一种活法,你就会发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平时看问题、思考事物的角度和方式过于单一和狭隘了,生活本身就是五彩缤纷的多棱型万花筒,色彩会随时不断的变化着,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让自身的工作和生活陷入极端境地,要时刻懂得“生活比学问重要,自由比民主重要”.

G443

A

1673-260X(2012)08-0111-0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职业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心理感受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