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

2012-08-15刘立霞王晓甜

对外经贸 2012年12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天津

刘立霞 王晓甜

(1.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134;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192)

一、引言

生产性服务是相对于直接满足最终需求的消费者服务而言,指那些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的一些特大城市,如香港、上海等,现代服务业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天津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很迅速,2006—2010年,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由1152.83亿元增长到2889.6亿元,年均增速达20.1%,高出全市服务业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占服务业的比重从2006年的65.8%上升到2008年68.2%,提高了2.4个百分点。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成为了天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津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天津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对促进天津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央对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都市”的城市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优、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为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制定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二、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

天津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背靠华北、西北、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是中国北方十几个省市区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距首都北京120公里,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区位条件优越,现已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为一体的高度发达的立体交叉网络。天津港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港,也是我国沿海功能最齐全的港口之一,并跻身于世界港口20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目前北方最大的货物空运中心,目前已开通国内外航线80多条。铁路和公路辐射华北、西北、东北广大地区,交通十分便利。近几年来津滨轻轨、快速路和地铁线的开通使天津市内交通更加便捷通畅。另外,天津拥有先进的电信通信网和便利的邮政网,且规模日渐扩大,2011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80.78亿元,同比增长13.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依托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供了保障。

2.工业基础良好

天津工业历史悠久,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综合水平高。近年来天津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引导和扶持电子信息、汽车、化工等产业扩大规模,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纺和国防八大优势产业。2011年天津八大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881.52亿元,同比增长29.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90.5%。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生产性服务主要是围绕制造企业进行的,包括科技研发、管理咨询、工程设计、金融保险、会计、运输通讯、市场营销、工程和产品维修等多方面,它对制造业产品价值增值起着关键性作用。天津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科教资源丰富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和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其对人才方面也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在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领域。天津市集聚了相对较多的人才和科教资源。截至2011年底,全市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4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29家,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370家。市内拥有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39个,专业技术人员41.9万人。这些科教资源将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劣势

1.内部结构不均衡

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为主的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在天津仍然占据绝大比重。2010年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占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37.7%和20.3%,金融业占19.8%,位列第三。而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等,占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偏低。可以看出,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还不均衡,总体发展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2.就业吸纳力度不够

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来看,2010年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为191.24万人,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为54.3%,低于北京的55.4%和上海的61.0%。生产性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还不够突出,从业人员所占的人口比重仍旧偏低。另外,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来看,其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吸纳就业人数的贡献最大。2010年天津批发和零售业就业总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14.1%,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据相对突出的地位,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智力密集型行业就业规模偏小。从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质量和结构上看,目前天津在金融、服务外包、软件设计等领域的复合型高端服务人才缺口巨大。

(三)机会

1.政策引导

2011年我国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要“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和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这些政策措施既有针对性,也具可操作性,为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指明了路径。

2.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化带来的城市规模扩容、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功能强化等,客观上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2006年7月,国务院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将天津功能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为进一步深化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9月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充分结合天津市发展实际和新的发展要求,提出实施“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这对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个重要的契机。

(四)威胁

目前天津正努力实现“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在天津市“十二五”规划中将发展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科技与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从环渤海经济圈内其他地区定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来看,北京将“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确定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领域;河北将“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会展”作为重点;辽宁将“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会展业、商贸流通业”作为重点;山东将“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服务外包产业”作为重点。从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天津和北京、大连、石家庄等周边城市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重叠度较高。特别是在北京和天津之间,由于北京“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优势和当前天津的“北方经济中心”建设,使得双方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形成了畸形竞争,产业结构雷同性大于互补性。这些都对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加快发展天津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建设各类研究部门,增加科研投入。同时,建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沟通渠道,促进产学研结合,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围绕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使科研成果尽快投入应用。

(二)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

走集聚化道路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不仅有利于集聚区内的企业共享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更有利于企业与同行企业及关联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及时跟踪和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市场趋势,促进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要根据当前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城市发展规划,制定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的重点区域、领域,吸引更多有实力、知名企业来津落户,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制造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就失去了市场。生产性服务业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应充分发挥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核心业务,将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出去,通过将生产服务业环节外包化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产业价值链竞争力。积极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发展环境,促进区域内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化发展,使集群区内金融、保险、物流、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紧密结合,加快两大产业的共赢发展。

(四)形成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错位发展的格局

由于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天津应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北京以及河北、辽宁和山东等省份在生产性服务业上差别发展。要按照优势互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来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加强各省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天津应依托工业基础雄厚、内外贸发达和临海依港的优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商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建成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北方的物流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随着天津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进一步加强在环渤海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五)培育和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优秀人才

生产性服务业是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很高。进一步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训体系,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梯队,重点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引导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增设生产性服务业紧缺专业,鼓励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形成合理的高级、中级和初级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人才。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制定激发人才创造才能的奖励和分配机制,创造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发展的宽松环境。

[l]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2]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M].中国工业经济,2006(8):5-12.

[3]刘书瀚,张瑞,刘立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6):65-74.

[4]刘书瀚,张召利.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10(9):1-5.

[5]Paolo G,Valentina M.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16(2):489 -502.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天津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天津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