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偏激行为研究及预防

2012-08-15吴海燕李昌茂金敬福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

吴海燕,李昌茂,金敬福

(台州学院 医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大学生偏激行为研究及预防

吴海燕,李昌茂,金敬福

(台州学院 医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大学生是容易发生偏激行为的特殊群体.加强对大学生偏激行为的预防,是促进校园和谐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偏激行为发生的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偏激行为预防措施.

偏激行为;成因;预防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大学生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生命困境.激励的就业竞争、学业不顺、发展受阻、恋爱受挫、人际冲突、经济困难等压力,使得部分大学生呈现出彷徨、失落、焦躁、不满等状态,一旦碰上突发事件或困难,便容易采取偏激行为,给自己、他人、学校、社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 大学生偏激行为的成因

1.1 社会环境的影响

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是大学生产生偏激行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们面临着传统观念变革、价值体系坐标重新选择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变化,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震荡,容易使自己心理失衡,从而产生偏激行为.

1.2 学校环境的影响

作为与大学生现实生活最密切的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老师和家长的呵护下,学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衣食住行都由家长操持,很少自己主动实践,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这种轻人本素质的教育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和滞后是学生产生偏激行为的另一重要原因.许多学校虽然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也设有相关的心理咨询师,但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使得学生在发现学校灌输的“理想规范”与社会“现实规范”有强烈反差时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心理错位,更易采取偏激行为解决问题.

1.3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会导致学生个体形成不良心理素质或人格障碍.当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在不断提高.父母视他们为掌上明珠,通常都盼子成龙望女成凤,过分的溺爱、纵容等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任性、自私是他们较为普遍的行为标签,长此以往更容易导致偏激行为的产生.此外,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早期心理创伤如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受父母关注太少或受家庭成员虐待等都容易使其形成不良或畸形心态,给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家庭经济困难也是大学生产生偏激行为的一个重要诱因.某些高校或专业的高昂学费,使贫苦家庭出身的学生们时常感到经济压力和地位上的低人一等,经济上的窘迫使他们内心自卑脆弱,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

1.4 恋爱、学习、就业等压力的影响

出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时常因恋爱陷入情感危机,从而引发偏激行为.如“单相思”或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异常,产生自卑、自闭等问题,有些甚至因为心理负担过重而产生偏激行为,或自杀或暴力伤人.

有的大学生从高中时代开始在学习上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更新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这迫使大学生们时刻不能懈怠学习.各种考研考证和课程负担的重压常导致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出现精神焦虑和烦躁不安.长期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有效疏解,便极易诱发心理疾病和偏激行为.

就业的严峻形势也是导致学生产生巨大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不断上升.多年的寒窗苦读却遭遇了“毕业即失业”的事实,他们不再拥有往日大学生身为“社会精英”的自豪感,而更多的是充满了对前途的迷茫.巨大的失望和就业的困境极易使大学生们产生颓废心理甚至心态扭曲.

1.5 个体自身的原因

有些大学生生理上已经“成人”,但往往心理上并不成熟,通常在个性品质上存在着一些缺陷,如以自我为中心、自卑、脆弱、多疑.这些个性品质常使他们不自觉地钻牛角尖,过分夸大事件的负面影响,削弱个体对抗挫折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父母长辈有较大的依赖性,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较低,而当他们面对心理困惑时,出于不愿意暴露心理隐私和怕被贴上“精神病人”标签等顾虑,往往对心理咨询持否定态度,或不采取任何心理求助方式,使心理问题一味恶化,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引发偏激行为.

2 预防大学生偏激行为的措施

2.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抗挫折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才

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高发率,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意义,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每一个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运用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和原理,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和影响的课程.它不是以学生掌握了多少心理学知识为目标,而是以实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高校可尽量将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尤其强调对大学新生讲授心理健康课程,使其尽快度过心理适应期,及时调整心态,加快人格成熟,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要传授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活动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其次要注重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提高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要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成为时代的强者和精英,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在各种竞争中能毫不气馁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为提高适应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应加强抗挫折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充满挑战、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锻练,向生活学习,积极主动地适应,勇敢顽强地拼搏,反复不懈地磨练,使心理更趋成熟,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信乐观、宽容豁达的优良心理品质.

2.2 建立预防大学生偏激行为的工作体系,多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是建立以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为主体的引导疏通网络.教师要充分发挥师德,用自身的学术魅力、人格魅力去积极引导学术健康成才.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用关爱的心,“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了解学生需求,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加以疏导或尽早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治疗.

二是建立以学生和学生社团为主体的预警互助网络.在班级内设立心理信息员,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在学生偏激行为预防工作体系中德作用.通过建立“心理协会”或“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助协会”等组织,调查了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协助心理辅导教师在各院系中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关注同学的心理健康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关心帮助并报告心理信息员和辅导员.

三是建立以专业人员和专职机构为主体的干预救助网络.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之一,在帮助学生个体排除心理困扰时具有课堂教育等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成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和心理测试等工作,并负责心理协会指导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等工作.同时可以尝试在校内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思想工作紧密结合.当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已深化到校内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无法化解的时候,学校应即刻联系正规医疗机构和家长,防止学生的心理危机恶化,避免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

四是建立以家庭和社会为主体的修复转化网络.大部分学生的偏激行为发生在校园内,但其根源和诱因却多数在家庭和社会.而出现偏激行为萌芽时,单靠学校的帮教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对降低偏激行为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对家庭来说,一旦孩子出现心理异常,父母应该给予积极帮助,遇有偏激行为发生在孩子周围或对其造成直接影响,应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进行心理引导,最大程度帮助减少该事件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当孩子在价值取向上发生错位甚至引发偏激行为时,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孩子认清善恶美丑,同时协助各方追本溯源,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对于社会来说,要积极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工作,形成和谐美好社会氛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类似社会预防偏激行为的办公室,广募资金和专业人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疏导心理问题,从源头防治偏激行为.

2.3 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防控工作

随着高校扩招,贫困生在高校所占比例也有上升趋势.由于学生间贫富悬殊,贫困生往往存在很大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排解,可能形成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导致对社会持悲观或极端观点继而引发偏激行为.因此,在针对贫困学生群体开展工作时,除了完善奖助学金体系,对其提供物质资助的同时,更要深入关注其心理健康,通过教育引导培养他们对贫困的正确认识,处理好眼前困难与个人长远发展的关系,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帮助和支持,引导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抗击困难的勇气.同时针对他们普遍孤僻自闭的性格特点,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中体会自身价值.

个性偏执、冲动或性格抑郁以及遭遇重大变故的学生也是偏激行为高发的特殊群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师等人员的作用,通过定时的隐患排查,及早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减少偏激行为的发生.

〔1〕张敏生.大学生过激行为心理机制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2〕吴从文.学生过激行为的预防与化解[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12).

G445

A

1673-260X(2012)05-0121-02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