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研究述评

2012-08-15杨近平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机制政治

杨近平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持续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则是这个重要环节的中心枢纽,值得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学术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体的研究力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及相关问题已有较多探讨,但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一、文献研究概况

到目前为止,专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论著还没有发现,论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问题的相关论著也不足10部。主要包括:许晓平主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2008年出版),聂彩林的专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2007年出版),骆郁廷的专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2006年出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探索与改革》(2010年出版),杨乃坤的专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研究》(2007年出版),洪贞银的专著《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研究》(2007年出版)等等。就论文而言,通过相关数据库检索了解到: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问题的期刊及报纸论文不到100篇,直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为题名的期刊及报纸论文还不到10篇;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问题的硕士博士论文有5篇左右,而直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为题名的硕士博士论文为0篇。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直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成果寥寥无几。有研究者认为: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作用,切实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目标,有利于高校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结果等多个方面的监控,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评价单向化、功利化、简单化等问题,强调可通过建立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评价机制、评价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平衡以及评价方法的合理化等方式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1]也有研究者专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和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指出机制缺失的问题,并初步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的方法途径。[2]

二、文献研究的主要观点

(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价值目标

从教学评价的实际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有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具备两种价值取向:即教育价值和管理价值。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相应的价值目标。主张教育价值论者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素质教育范畴,教学评价要着眼于学生思想理论素质、道德理想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张管理价值论者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以此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3]同时也有研究者指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为管理而评价”的管理主义倾向,出现教学评价的异化现象。

(二)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功能与作用

主要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除了具有一般课程评价的功能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的特殊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调节功能、规范功能和激励功能。[4]在调节功能中,调节的前提是评价和反馈,调节的重点是目标调整、过程调控和方法调适。在激励功能中,通过积极的评价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我肯定度,称为正向激励;通过适度的否定的评价来使教师和学生知不足而改进,增强其责任感和创造性,称为负向激励。另有研究者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改进、反馈调控、教育激励、指引导向和咨询决策的功能。[5]

(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理论及应用

一些研究者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统评价模式强调指标性的量化评价,强调教师被动地服从管理权威,忽视基于师生个体的发展性要求,因而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发展性评价是随着评价实践和理论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教育、教学评价思想,它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目的以及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等方面实现了根本转变,是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绩效工具。贯彻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在“学”的测评方面,改变重“选拔”的评价,转向重“发展”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人成才;在“教”的测评方面,改变重“奖惩”的评价,转向重“发展”的评价,促进教师的发展。发展性评价的应用应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和特点,以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形成持续改进的循环链条。发展性评价的有效性取决于能否构建起教师发展的动力机制、发挥标杆作用的引导机制以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保障机制等三项核心机制。[6]有研究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传播学中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历史及相关理论对于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设定效果评价目标、选择评价内容层次等方面有很好的借鉴意义。[7]

(四)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

一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具有法律意志性、政治导向性、针对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评价理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理论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应遵循思想导向原则、科学原则、系统原则、可操作原则、主体明确原则、依托网络原则。评价体系应该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应当着眼于教育和教学对象——大学生身上,将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的核心,实现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8]具体评价系统应包括院系督导组和学生两个评价主体,汇总分析评价结果,以促进教学效果。研究者有从评价指标方面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认为评价指标是表征、衡量教学属性和质量的维度。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与基础,它不但直接决定了教学评价活动的成败,还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导向功能。设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必须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及其评价理念为指导,围绕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来进行。[9]

(五)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与效果评价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评价的研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评价是教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反思的统一。[10]过程评价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机制具有即时性、反思性、同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评价产生显著影响的问题,主要是学习者对教师执行评价的公正判断水平、对过程评价体系的认同度、对评价执行方案的了解度。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评价的实施能增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觉反思,进而推动有效教学的生成和发展。构建有效的过程评价模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教育有效性的认识水平的根本。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评价模式的基本途径。[11]

(六)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及教师教学评价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则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也称实效性)主要包括直接效果和潜在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的根本依据,可持续发展是实效性评价指标构建的指导思想,全面协调是实效性评价方法的原则要求。[12]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评价主体包括学生、院系领导和校督导组,缺乏教师的充分参与;评价指标不够全面和科学;评价内容失之偏颇。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首先要动员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都参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其次要把教师、教研室同行、教学管理者和学生等都确定为评价主体;最后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以学生的“学”为评价中心,坚持以过程评价为主的方针,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评价方面的专门研究不多,一般认为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应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量化计算权重,为科学的评价提供参考。有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使用SPSS统计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量表,测量了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分析了胜任力评价在相关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显著性,找出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因素。[13]

(七)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学习评价

普遍认为成绩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诊断教学问题,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调控教学进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应当以我国的社会制度、课程属性以及其教学规律为基本依据;应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创新性、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对象的能动性;应遵循知识、能力、素质评价相结合原则、差别原则、学生主客体相统一原则以及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统一原则。[14]根据教学实际,将这门课程的考核分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所在系部评价、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四个模块加以考核。这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形成一份相对客观的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水平的总体性结论。[15]另一些研究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行的学业评价模式因其评价内容单纯、评价时间跨度短、评价范围小、评价主体单一,从而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因此,应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环节多重、评价内容多面、评价方式多样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学业评价模式。[16]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学习多元评价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为多元格局、整体评价和方法民主。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力评价、情感评价、行为评价。评价方法有自我记录方法、常积累的方法和知识考核方法等。无论是量化评价还是执行评价法,只有掌握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原则,剔除传统考试中心论的弊端,才能开展有效的评价实践活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17]

(八)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验证、教学问题的诊断、教学方向的引导和教学工作的激励。有研究者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要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出发,着眼于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对象以及指标设计等现实操作问题的分析,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建课堂教学评价的参考指标,通过实施“同行评教”、“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自我评教”等方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的综合性,为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导向和空间,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18]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围绕评价依据、评价目的、评价方法等问题展开。认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属性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思想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践的理论与人的本质思想,教育价值是教学客体满足教学主体需要关系的价值选择,首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本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素质人才。[19]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考核评价理念不够先进、考核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考核评价标准不够规范、考核评价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必须确立以人为本、注重发展、重视过程的现代教育评价理念,完善考核内容、规范考核标准、优化考核方法,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20]

三、研究的不足及其拓展深化

(一)针对理论研究不足,拓展研究视野

已有成果在实践层次的研究比较多,理论层次的研究比较少。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问题的人员绝大多数是来自教学一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进行经验总结,有的甚至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课程为例来探讨,研究的理论深度明显不足。而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基本理论问题,很少有人问津,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理论基础,还未有涉足;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意义问题,缺少全面系统的有思想高度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针对以往研究重实践总结,轻理论归纳的情况,今后研究中对实践问题要予以深化细化,深入调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不同于已有研究成果的更加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方案及其指标体系;对理论问题则拓宽思维,从已有研究成果、党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经典作家的论述中获得启迪,提出新的见解。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内涵特征问题,可以从已有研究成果中概括出更加科学的观点,其理论基础问题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及相关评价理论中找到答案。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相统一。

(二)针对专门研究不足,深化研究内容

零星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比较多,专门研究的很少。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大量文献,主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价值目标、功能与作用、理论及应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教师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习评价、课堂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等问题的研究中论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而专门研究文献则粗略地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简单措施。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专门研究少,相关研究极为分散,还有创新和深化研究的较大空间。有待深化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理论基础,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重大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内涵、特征、现状、问题及原因,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长效机制的总体要求、相应的实施方案及其指标体系。

(三)针对研究方法单一,采用多样化研究

已有成果在研究方法上比较单一,有研究者强调技术分析,单纯运用SPSS统计软件等工具得出结论,有研究者强调问卷调查,仅凭少量问卷就下结论,很多研究者仅限于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思考和探讨,多种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还很不够。基于已有成果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可以用抽样调查方法,了解各类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现状与问题,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与问题。通过网上调查,了解全国范围内各类型高校的相关情况。可以用分析方法,以人工分析为主,软件分析为辅。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技术”简化深入访谈获得的定性资料。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长效机制构建及相关问题的思路。可以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借鉴、吸收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交叉综合研究,力求结论科学可靠。

[1]姚晓娜.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5).

[2]乔永平,王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9,(3).

[3]李斌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其相关理论依据和原则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4]朱诚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的功能探讨[J].学习与实践,2008,(1).

[5]周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若干问题探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6]高鹏怀,马素林.发展性评价: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绩效工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

[7]李海春,熊晓琳.传播效果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8]贺金浦,刘姗姗.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与实施主体[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9]王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0]韦世艺.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评价的影响要素研究[J].教育评论,2008,(6).

[11]韦世义.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评价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12]闫华飞.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3]陈鸿雁,马树强.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评价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5).

[14]邓演平,李红.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的依据、特点与原则初探[J].大学教育科学,2005,(5).

[15]马和平.模块式考核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6]陈文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学业评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9,(9).

[17]王敏.多方合力,动态记分——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方式[J].黑河学刊,2009,(5).

[18]赵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

[19]刘伟.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理论探索[J].前沿,2010,(12).

[20]张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9,(5).

猜你喜欢

理论课机制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