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瑜亮相谐 赤壁建功

2012-08-15夏冬波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鲁肃水军江东

夏冬波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文广新局,安徽 合肥 231500)

瑜亮相谐 赤壁建功

夏冬波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文广新局,安徽 合肥 231500)

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由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使“既生瑜,何生亮”几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电视剧《三国演义》和《三国》至今仍在演绎瑜亮相斗的故事。考察历史资料发现,赤壁之战前周瑜和诸葛亮对操军实力的分析,都认为曹军必败;且周瑜和诸葛亮并肩作战,瑜亮相谐,共治曹操,终于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瑜亮相谐”是一种和而不同,更是一种多样统一。

周瑜;诸葛亮;瑜亮相谐

1 曹操南伐,孙权举棋不定

曹操兵不血刃地占有荆州之后,得到了大量的军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得到荆州刘琮的七八万水军,更使他骄傲自得、踌躇满志起来,没有把狼狈逃窜的刘备放在心上,也没有把占据江东的孙权放在眼里。他以为可以一举灭掉刘备,迫使孙权臣服,于是一方面集中水陆大军,扩充战船,准备沿江东下;另一方面想出了恐吓的手段。一份恐吓信送到了孙权的手上。“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1]

曹操欲与孙权“会猎于吴”,会猎的猎物是谁呢?显然是刘备。群臣看到这封恐吓信“莫不响震失色”。八十万大军足以令人闻风丧胆。自战国秦汉以来,从来没有一支水军有号称如此规模者。这对以水军立国的江东文武群臣无疑是当头一棒。

孙权的部属一下子就分成两派:一派以张昭、秦松等为代表的主降派;一派以周瑜、鲁肃等为代表的主战派。

以谋主张昭、主要谋士秦松等为代表的主降派,被曹操的势力吓破了胆,主张坐观刘备成败,不战而降。皆曰:

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2]

张昭的悲观论调不无道理,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师出有名;二是江东已失长江之险,曹操控制上游,顺水而下,其势难挡,且刘表水军已降曹操,江东也不能独占长江而有水军之利了;三是双方兵力相差悬殊。

孙权本来打算收容刘备,抵抗曹操,被德高望众依为干城的张昭等人一席话弄得发懵,心情极差。张昭是东吴集团中很有地位的元老,他的话很有影响力,可以说他早期在东吴集团中的影响力还超过周瑜,他的意见得到了多数人的同意。孙权召集的诸将会议几乎只听到主降派一边倒的声音。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3]

鲁肃分析主降派在为自己打小算盘,不足以图谋大事,令孙权十分赏识。鲁肃当时是一个客卿的白衣身份,在东吴的政治集团中不可能起决定作用。鲁肃建议,立即将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军的周瑜召回柴桑,共议大事。

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3]

鲁肃请求孙权召周瑜回来定计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明代大学者李贽在《史纲评要》卷十二中也记载道:

是时操遗权书:“与将军会猎于吴。”权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张昭等皆劝迎,唯鲁肃密言于权,召周瑜定计。李贽在此句后“眉批:定识。”肯定鲁肃具有很敏锐的政治洞察力。[4]

孙权马上差人将周瑜召回,共商抗曹大计。

2 周瑜回朝,坚定抗曹信心

周瑜回柴桑后的情况,历史记载不多,但仍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弥足珍贵的资料。周瑜在江东群臣决议的军机会上面对江东降操派义正辞严地说: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也;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2]

这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抗曹演说词。周瑜首先从政治的角度揭穿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实质,将曹操定性为汉贼。然后,指出江东的优势,“地方千里,兵精足用”,“当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又详细分析可以战胜曹操的四条理由,理性而准确地分析了曹军的弱点,指出:第一,曹操有后顾之忧,“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第二,曹操北军不习水战,兵用其短,“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第三,时令对曹操不利,“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第四,曹操驱使北方众多将士远涉江湖之间,水土不服,必生疾病。最后,周瑜说:“这四点都是用兵者最忌讳的,而曹操却冒险而为之,将军要活捉曹操,就在今日。我请求带领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证为将军打败曹操。”

孙权被周瑜的慷慨激昂的演说所感染,说:“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2]

孙权越说越激动,拔刀斫面前的几案,厉声道:“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2]

主降派不敢再说什么了,是战是降的争论就此结束。当天夜间,周瑜进见孙权,说:“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以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2]

3 孔明使吴,促成并力拒曹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了诸葛亮随鲁肃来到柴桑,孙权马上接见这一经过。针对孙权思想上的疑虑和犹豫不定的态度,诸葛亮坦诚地说: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也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己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孙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针对孙权的质疑,诸葛亮为孙权分析了大势,指出:刘备仍有一定的战斗能力,关羽有水军精兵一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也不下一万人(显然诸葛亮对刘备的实力有所夸大)。曹军虽强,但劣势明显。第一,师老兵疲,必损大将;第二,北方之人,不习水战;第三,荆州降众,民心未服,基础不牢。指出了曹操必败的三个因素。

诸葛亮接着激励孙权说:“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诸葛亮提出与鲁肃不同的意见,鲁肃劝说刘备投降孙权,做孙权的部属,而诸葛亮则希望为刘备争取更好的地位,也就是在共同打败曹操之后,刘备负责荆州,孙权依然负责吴(扬州),注意诸葛亮提出的是“荆、吴之势强”,而不单单是吴势力强,刘备、刘琦代表的正是荆州的势力。

《诸葛亮传》接着写道: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但孙权并没有明确同意诸葛亮提出的平等联盟,也没有赞同鼎足之势的说法,只是同意“并力拒曹公”,也就是合盟。诸葛亮建议的内容有三个,一个是求救,一个是结盟,还有一个是鼎足。

经过周瑜、诸葛亮和鲁肃的共同努力,增强了孙、刘战胜曹操的信心,尤其是诸葛亮的三点分析和周瑜的四点解剖,两人在军事上都抓住了曹操军队内部的致命弱点,不为表面声势所迷惑,这正是他们的过人之处。周瑜认为“将军擒操,宜在今日。”认为东吴的力量,足以抵抗曹操。

4 结论

周瑜知道江东有一大批忠勇的将士,尤其是有一支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水军,曹操自然不是其对手。而诸葛亮则认为“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只要孙刘联合同心,就一定能够打败曹操。周瑜和诸葛亮对战胜曹操的先决条件的认识是有差异的,但从瑜亮分析的结果来看,是曹操必败无疑。可谓英雄瑜亮,所见略同。而周瑜对曹操兵力多少的分析又是十分的准确,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后来的战争实践也证实了他们分析论断的正确性。

由于周瑜等坚决主战,孙权决定接纳诸葛亮联孙抗曹。瑜亮相谐,共治曹操。赤壁之战,千古风流。

[1](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5:751.

[2](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5:846,847,848.

[3](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鲁肃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5:853,854.

[4]张建业.李贽文集(第六卷·史纲平要·卷十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01.

COOPERATION OF ZHOU YU AND ZHUGE LIANG CONTRIBUTION IN THE WAR OF CHI′BI

XIA Dong-bo
(Bureau of Culture in Lujiang,Hefei Anhui 2315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ou Yu and Zhuge Liang is lifelike all the time.Because of the far-reaching influence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by Luo Guan-zhong,people all know that"Zhou Yu was born,why Zhuge Liang was born",The TV plays,such as Sanguo,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put on shows about the stories what happen between Zhou Yu and Zhuge Liang.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historical information,the analysis of the true power of Cao army by Zhou Yu and Zhuge Liang before the war of Chi′bi,they all consider Cao Cao were defaulted at last.Zhou Yu and Zhuge Liang cooperate to fight against Cao Cao,eventually gained a victory of the war of Chi′bi.This paper suggest that cooperation of Zhou Yu and Zhuge Liang is not only concordant with difference but also varietious in unity.

Zhou Yu;Zhuge Liang;cooperation of Zhou Yu and Zhuge Liang

K203

A

1672-2868(2012)02-0003-03

2011-10-10

夏冬波(1964-),男,安徽庐江人。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合肥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庐江周瑜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庐江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研究方向:三国文化、淮军人物及地方史研究。

责任编辑:松 水

猜你喜欢

鲁肃水军江东
最可爱的人
不要将就,要讲究
爆笑三国 第四回 称霸江东
鲁肃的深谋远虑
三国军师争锋之鲁肃:三国最被低估的富二代
资深“水军”揭秘行业潜规则
网络水军
水军
水军的前世今生
误读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