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分析研究
2012-08-15宋述雄
宋述雄
(安徽科技学院 体育教学部,安徽 凤阳 233100)
弱势群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分析研究
宋述雄
(安徽科技学院 体育教学部,安徽 凤阳 233100)
从体育强国建设目标视角,选择弱势群体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对象,研究弱势群体获得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障碍及路径选择,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弱势群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路径,为维护和实现弱势群体的体育公共服务的利益做出贡献.
弱势群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路径
弱势群体是个相对的概念,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弱势群体指农村人口、城市社区老年人、儿童以及病、残、弱等人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绝大多数,他们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公共服务本身是一种社会再分配,弱势群体在享受公共服务时本来可以获得较大优惠,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途径.由于历史的原因,受到举国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长期以来偏向于竞技体育;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我国公民在体育公共服务方面机会不平等、权益不平等,甚至规则不平等.例如,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和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区别对待原则,首先就使农民失去了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机会.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仍然不能协调效率(金牌)与公平(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矛盾.目前,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利益被边缘化,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资源大部分被用于竞技体育;另一方面是由于区别对待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及弱势群体的体育利益没有法律保障所引起的.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被激化.本文主要针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路径等进行分析研究.
1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及路径
在一个公共服务提供体系中,通常认为有三种主要力量:国家、市场和志愿部门[1].目前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普遍认为呈现多元主体现象,蓝国彬[8]认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将由政府唯一主体,逐步转化为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非盈利部门、私人部门多主体并存.现阶段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仍然呈现“政府垄断模式”,这种体制上的障碍实际造成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不能极大地满足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时代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必然要向着“政府主导的多主体供给模式”和“市场主导的多主体供给模式”的发展.樊炳有[2]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还不能满足体育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统一、均等平衡,在体育公共服务内容、标准和服务上坚持区别对待,实行城乡二元递进制度逐步推进.在选择供给路径上,坚持引入多元竞争机制,将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和社区自治组织同时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市场,形成优势互补.体育公共服务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必然成为趋势和潮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公共服务产业化链条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必然会出现更多主体,供给路径也会更加广泛.
2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特征
2.1 服务供给主体的缺失
一般认为国家、市场、志愿部门是在体育公共服务服务体系中的主要主导力量,而现阶段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仍然呈现“政府垄断”的供给模式,在这种供给模式下,首先保证竞技体育部分,其次是学校体育部分,再后来是大城市居民的体育需求,然后是市、县区居民的体育需求,最后才是农村体育部分.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下进行的分配,可想而知,到最后农村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是多么微乎其微.这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薄弱的主要因素.
2.2 服务供给对象局限大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对象由于受思想意识、教育程度等的影响,自身也存在不少局限.首先是农民的体育意识薄弱.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大多数人认为劳动即运动,再加上体力劳动的劳累及生活的艰辛更加深对这一错误的认识.其次是经济因素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库中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情况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只有340.56元,这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1472.76.这也决定了农村体育运动的薄弱是必然的.第三是农业劳动与体育运动的冲突.体现在运动量的冲突、活动时间的冲突和活动内容的冲突.农村人口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得参与者身心疲惫,空闲时间只想好好休息.参加体育运动对他们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3 服务供给体制有缺陷
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发展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忽略了其它的发展要求,造成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这更加加剧了农村体育边缘化的程度,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经济也取得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精神生活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受这种体制模式的限制,使我国现阶段的体育公共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不能满足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时代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3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障碍
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给全民服务的一部分,由于体制、服务内容、供给路径、服务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就必然会形成一部人在享受服务时存在群体差异.农村人口、城市社区老年人、儿童以及病、残、弱等人群,在获得体育公共服务利益上必然与城、镇人口,青年人及体质健康群体存在不均衡现象.首先,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和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区别对待原则,就使得农民失去了平等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机会.其次,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界重竞技的思想模式严重影响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民健身器材、设施建设最多的依然是与篮球、乒乓球等与竞技体育相关程度高的项目;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仅在一线城市出现,也是凤毛麟角;第三,长期缺乏专业体育指导员是弱势群体得到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障碍之一.刘玉[3]认为,要解决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利益公平问题必须实现三个目标.短期目标: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力度,扶持体育利益弱势群体,实现体育利益部分公平;中期目标:通过体育体制改革、加快体育市场化来实现体育利益相对公平;最终目标:建立体育利益制衡机制,通过利益制衡,实现体育利益公平.
综上所述,弱势群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障碍主要存在于体育公共服务制度、思维意识、服务指导等方面.
4 结论与建议
4.1 我国的体育供给主体缺失,供给面较窄,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农村中的体育供给,几乎等于零.这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分配体制有一定的关系.要调整好这种供给制度,必须从根本上加大对农村弱势体育供给群体的投入力度,深层次剖析体育公共服务利益偏差的客观规律.
同时,体育供给增加市场化运作,只有引入市场化、社会化,使体育公共服务具有产业竞争实力,才能通过利益制衡保证其均等性.弱势群体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路径,必须在市场利益制衡的模式下才能进一步得到解决,这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值得进一步求实和实践.
4.2 弱势群体在体育公共利益分配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这取决于供给对象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其中外在因素占决定性的因素.政府应在加大对农村体育投入的同时,加强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利益导向方面作用,以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体育意识.弱势群体内部构成的不同,要在体育公共服务障碍及解决路径上存在差异.
4.3 结合国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的路径,对我国弱势群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路径进行多方位的实践求证,通过区域案例总结可对弱势群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路径理论,以便大面积推广,提高我国弱势群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路径的选择余地,更好地为我国弱势群体体育公共服务,提高身体素质.
〔1〕娄峥嵘,徐元善.我国公共服务支出优化: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J].中国行政管理,2011(7):106-110.
〔2〕樊炳有.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及实践路径选择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9,30(4):27-30.
〔3〕刘玉,张利.论社会转型期体育利益分化与利益公平路径选择 [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6):5-9.
G812.4
A
1673-260X(2012)06-0143-02
安徽省高校省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2B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