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外国音乐教学法,提高音乐基础教育质量
2012-08-15徐文
徐文
(黄冈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借鉴外国音乐教学法,提高音乐基础教育质量
徐文
(黄冈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提高课堂效率关键是激发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则取决于这堂课是否给人带来快乐的感受.每个人的乐趣都是不同的,儿童有儿童的乐趣,大人有大人的乐趣,想给儿童带来乐趣,就必须从儿童的立场儿童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对他们指手画脚,让他们应该这样,不能那样.激发学习兴趣更要使学生能乐在其中,“乐此”方能“不疲”.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
兴趣;乐趣;学习效率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到最多的一句名言莫过于爱因斯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效率与兴趣的关系自是不言而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使出浑身解数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激趣”放在教学法的重要位置.然而,我们也发现激发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使学生乐于学习更是很难达到,往往是事与愿违.小学生常常会告诉我们:“我喜欢音乐,但我不喜欢音乐课.”或者是:“我喜欢上音乐课,因为很自由,但是我不喜欢音乐,因为我不懂.”为什么我们的音乐课会让孩子们不喜欢,会让孩子们逃离音乐,我想还是从兴趣说起.
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研究和获得某种事物带有积极情感色彩的心理特征或认识倾向.这种心理特征在认识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指向性.一个人对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保持清晰感知,引起丰富想象和积极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并能够在从事的活动中用意志去克服困难而不感到疲劳.俗语云:“乐此不疲”就是这个道理.[1]
1 国内外音乐基础教育现状对比
人生来是喜爱音乐的,婴儿听到动听的音乐会安静下来,也会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地自得其乐.幼儿园的孩子最爱的是唱歌和跳舞,虽然他们并不懂音乐表现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唱的是什么,但是他们对音乐的注意力远远地超过画画、听故事、吃东西.然而我们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唱歌表演、比赛,使一部分表现积极的孩子有了展示的舞台,而另一些孩子只能当观众,甚至连观众也不能当,时间久了,一部分孩子对音乐再也没有那么热情,因为他们得不到表现的机会.
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为了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还有各种各样的汇报,学校和幼儿园不得不挑选少数学生作为代表,加强训练,从每年的六一汇演活动中就可以看出来,虽然每个班都有节目参加,但是参加的学生只是少数,参与演出的学生排练时,其他的学生只能在一旁看,甚至只能在教室里写语文数学作业,他们似乎已经被音乐之门关在外面,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失去了歌唱的欲望,也渐渐地远离了音乐.
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我国音乐教育原先的模式是单纯地教唱歌——教材也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现的.长期以来都存在学生对音乐课的热情普遍不高的问题,同时由于大部分学校和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不重视音乐教育的过程,而是简单地以获奖证书来量化音乐老师的工作业绩,这就促使音乐教师也同样以排节目和参加比赛作为自己的重中之重,对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投入的时间反而更少.这个结果就导致了音乐教育偏离了本身的根本使命.
然而在音乐人才辈出的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理念已经得到全面普及,他提倡的是“音乐是每一个小孩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不是某些音乐天才的特权.”他们的学生把学习音乐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并且将喜好音乐的渴望注入他们的生命中.在德国,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奥尔夫音乐教育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很多学校还让家长参与课程,父母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
反省一下我们的课堂,为什么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为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的过程.唯书本是从,唯标准答案是从.以至学生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丧失了自己的灵气和自由.回答着自己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唱着自己不愿意唱的歌,乐趣没了,自然兴趣也就日渐减少,以致消失.
2 乐在其中才会有兴趣
面对新课程,应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聆听、表演、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学习的积极态度,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维,并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实验中,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一门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在每天开始上这门课之前,完成以下两个活动:先是面带微笑、搓着双手,还可哼唱喜欢的歌曲……总之是做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而且让自己感受到这一点;同时,脑子里不断地想:下面的学习内容将是我能够理解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都是从几方面来讲呢?结果,这个小小的实验极有效地改变了同学们学习前的态度,消除了原来的苦恼,从探索知识中体会到乐趣.[2]普通课程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音乐课本来就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为什么不能试试呢?
前日到一所小学去听课,走到一间教室旁边,听到里面响起了整齐的拍手声,接着听到学生一边打着节奏一边朗诵,好像是一首儿歌,我从窗户里看见,孩子们很努力很快活地一边拍手一边大声地读着,我以为是音乐课,就靠在窗户上听.读了一遍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又边拍边读还一边走起来,排的队伍整整齐齐,脚步也很一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没有人开小差,也没有人掉队,孩子们走了一圈回到座位上,老师开始讲课了,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课题是《哪座房子最漂亮》.之后的教学环节中,老师还时不时地用唱游时的节奏来问问题,孩子们回答问题也是很积极,很主动.我想,这节语文课给孩子们带来的收获肯定不光是学会了一首儿歌,几个生字,而是有许多的快乐,他们定会在课后还跳着节拍背着儿歌做着游戏.
接着我听了一节真正的音乐课,也是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唱歌,一部分是听乐曲,唱歌部分开始一段是节奏练习,活动是这样进行的:
(师)课后小朋友做些什么游戏?
(生)自由发言.
(师)你会边拍手边说吗?跟老师说,我去做游戏,我去踢足球.
(师)你去做什么?
(生)我去做游戏.
创编:老师分别问学生,让学生按以上节奏创编.
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说说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干什么?(走)
(师)请小朋友边拍手边说“走”.读“走”时要稳,不能说成“走哦”.
指名拍,分组拍,变换位置拍,接龙传递.
游戏:请小朋友上来,教师排节奏队形,让学生拍.
1、教师排,学生拍.
2、请一个学生排,排后再拍.
教师拍节奏,让学生排,并拍.带其它学生一起拍.
教师弹奏《其多列》旋律,学生拍打节奏.
这位老师设计的节奏练习很符合儿童特点,从儿童平时的生活中找到了对应的关系,走路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活动,让学生从“走”的动作体会节拍的长短和强弱,应该是很容易获得好的效果的,但是我发现学生拍起节奏来只是为拍而拍,为了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并不是从内心去感受去体会,所以当教师弹奏旋律《其多列》的时候,学生拍出来的节奏还是七零八落的,教师不得不经常停下来要求拍整齐,但是越是要求拍整齐,越是有学生不知所措,《其多列》本来是一首很欢快的歌曲,描写了小学生们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上学去的情景,结果课堂上却因为拍节奏拍得不整齐而使很多学生烦恼、疲惫、不开心.
同样是打节奏读儿歌,为什么语文课上学生能那样兴奋快乐,而在音乐课上却开小差,无所谓?
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从小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3]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会提高学习的效率或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们的教师想尽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创设情境、讲故事、看图片,看视频等很多手段,但是很多时候只是使学生热闹起来,参与进来了,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为什么呢?
不用怀疑,兴趣来自于乐趣,当一个人从某种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时,他一定会对这个活动有兴趣,并会将注意力长久地集中于此,也就是“乐此不疲”.而我们却从未意识这一点,按以往的经验,我们都以为兴趣便是“好奇”,只要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便是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我们忽视了孩子的特点,好奇心只能使他们关注一阵子,几秒或几分钟新鲜感过去了,便失去了兴趣,而快乐的体验却会使人沉醉,会使人着迷.所以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关键是激发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则取决于这堂课是否给人带来快乐的感受.
每个人的乐趣都是不同的,儿童有儿童的乐趣,大人有大人的乐趣,想给儿童带来乐趣,就必须从儿童的立场儿童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对他们指手画脚,让他们应该这样,不能那样.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学的教材和进修顺序应根据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来安排,使之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柯达伊教学法重视音乐学习的过程,强调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知音乐,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也正在摸索着进行改革和创新,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实践中借鉴与尝试.我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是否能乐在其中,乐趣能使兴趣这位“老师”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
〔1〕刘刚.有趣、乐趣和志趣——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昌吉学院学报,2005(3).
〔2〕张军梅,王玲.学海无涯“乐”作舟.课堂教学,2010(2).
〔3〕陈丽君.多措施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课堂经纬.总第652.
G 642
A
1673-260X(2012)07-02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