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剪纸课程的意义研究
2012-08-15周鸣
周鸣
(安徽三联学院 艺术系,安徽 合肥 230601)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剪纸课程的意义研究
周鸣
(安徽三联学院 艺术系,安徽 合肥 230601)
设计师高喊弘扬民族文化口号的同时又拿不出真正能反映民族文化内涵的作品,而民族传统文化却恰恰正挣扎在存亡生死线上.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剪纸艺术课程,一举两得.
艺术设计专业;民族文化;民族设计风格;剪纸艺术
近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掌握了主导权,代表着国际化的主流,生活方式全球化似乎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说:“面对‘同一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人们都在竭力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论是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语言的还是种族的特色.”然而我们国家的文化却处在矛盾的漩涡中.一种现象是,设计师高喊弘扬民族文化口号的同时又拿不出真正能反映民族文化内涵的作品;另一显现象是,民族传统文化正挣扎在存亡生死线上.数千年民族总结积淀的生存观、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彷徨和迷茫.整个民族透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因此,把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引入高校,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这些年轻的精英通过自己的行动和作品去感染和帮助更多的人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阐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剪纸课程的意义.
1 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
剪纸就是一种在极薄的平面上剪、刻的美术,与早期的历史上的石器、淘器、镂金等有一定的传承关系,显然成为剪纸艺术的前身.迄今发现最早的剪纸艺术品出土于公园541年的《对马》与《团花》,其剪铰技术已相当成熟.唐代以皮革刻花冠和漏板印花图案为主,唐末,洛阳还出现数家加工艺铺,体裁有团花、花鸟、鸳鸯等.五代时,民间妇女都有剪纸技能,《武林梵志》载:“吴越践王于行吉之日”.“城外百户,不张悬锦缎,皆用彩纸剪人马以代”足见剪纸在当时已流行.宋剪纸盛行与纸生产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民间已广泛应用,但凡与当时民俗有关的,如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巫术、居室以至生活用品,都有剪纸装扮,烘托气氛.明清剪纸形式丰富多样,风格秀丽精致.
2 剪纸艺术和现代设计的现状
2.1 我国剪纸艺术的现状
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剪纸艺术已经到了失传存亡的境地,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把剪纸列入“扫四旧”的行列,成为落后、迷信的典型.在一定的时间内,也有不少民间艺人把剪纸作为糊口的技能,但在较多的人眼里是讨饭的幌子.要硬说是艺术,也只能是低俗、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好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思潮的强烈冲击下,不少人开始觉醒,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珍贵以及其独特的魅力.要想挽救民族文化,就必须认清剪纸艺术现在的真实情况,才能找到可行的方法.
2.1.1 剪纸艺术人才断层
剪纸艺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目前现有剪纸大师已是年岁高龄,而年轻人又认识不足,兴趣素然,导致剪纸艺术队伍坠入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尴尬境地,个别地区甚至已形成“死了一个人,亡了一门艺”的严峻困境,因此,培养大批剪纸艺术人才已时不我待.
2.1.2 剪纸艺术设计理论薄弱
剪纸艺术传播的方式是“口口相传”,没有详细具体的文献资料.只属于地方民俗文化的物化方式,不同的师承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风格,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其创新性力显不足,还停留在民间作坊的水平.
2.1.3 剪纸艺术教学规范缺乏
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规范的教学规程,剪纸艺术人才培养同样要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规划,现有的剪纸艺术培训班大多数偏重于剪纸技能的教学,缺乏合理的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缺少对剪纸艺术“文脉”的领会.不管技术多么的娴熟,没有正确的生存观、高标准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和适合这个时代的审美观,创作的作品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很快就会被历史淘汰,达不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目的.
2.1.4 弘扬民族文化的政治需要
2002年,中华剪纸艺术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保护遗产.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精神,国家文化部着手大力支持民间艺术、民族文化的发展,剪纸艺术位列其中.2007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甘肃省定西市大平村农民冉菊英家亲手剪“窗花”,亲自贴“窗花”,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尤其2008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的剪纸作品被展览,促进了剪纸艺术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理应抓住机遇,为弘扬民族文化尽责尽力.
2.2 我国现代设计的现状
2.2.1 设计的国际化和地域化
西方文化在人类发展中掌握了主导权,生活方式全球化似乎是一场难以阻挡的潮流,同时也代表着国际化的主流.于此对应的另一现象,具有一定经济水平的人在餐饮、时装、娱乐、消费、旅游等各方面享受着不同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和感官的愉悦.基于这种情况,要求设计师的观念进一步更新,协调好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的关系,踏实的学习时尚文化和传统文化,深入研究现实和传统文化的转换更迭.
2.2.2 设计师民族文化素养的薄弱
设计包括对美得表达,人文情怀的传达,是形式与创意的巧妙契合,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于长年累月的文化积累、生活感悟.一些设计师空喊弘扬民族文化的口号,至于具体怎么把民族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去,却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简单的以为在设计中用点传统图形就是弘扬民族文化,空有民族文化觉醒的意识,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系统深入的了解. 2.2.3“拼图式”设计
电脑这个工具的出现,使很多用手不能完成的作品成为了现实,造成了设计师过分依赖电脑.设计很多时候不再是从草稿诞生成熟,而是设计师从海量的图片中搜索几个看起来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有意识的拼凑,而完成,这种“拼图式”的设计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冷漠、装腔作势、没有个性.从这种普遍现象看,可以确切的说设计师更象一个软件操作高级技工.
3 高校引入剪纸艺术教育的目的
3.1 是国家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校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的阵地,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再加上剪纸艺术具有“工具简单、成本低、易上手”的特点.学生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可以将剪纸艺术语言应用到设计中,使剪纸艺术生活用品化,创造全新的视觉体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感染国人,提高人民的文化修养,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剪纸艺术只有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用价值,建立当下文化中新的审美观点,才能提升生命力,以现代设计作品作为宣传的载体,才能更好、更快、更广泛的传播,让世界认识中国.
3.2 是提高设计水平的重要途径
设计教育成为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基本国策,是一个国家科学与文化的重要标志.设计是进步与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创造今天,规划明天的重要作用.韩美林认为一个民族要讲文化,不然就如同建立在一片沙漠上,艺术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必须有“根”,中华民族之根.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是中国现代设计领域的生力军,是中国设计界的未来和希望.现代设计师的成功与否完全依赖于他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知识素养的提高,要靠后天的不断学习,因此,在高校开设剪纸艺术课程,夯实他们的知识结构,加强文化艺术修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科学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对现代设计水平的提高一定会起到推动作用.
3.3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育学家杨叔子认为:“过弱的文化熏陶,是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民间剪纸艺术具有很高的人文研究价值,涉及人类学、美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文艺学、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直接全面的体现民族的文化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形式美,不同的地域,体现了乡土乡情的普通老百姓共同的“朴素”情感.在高校大学生中开设民间剪纸课程,能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充实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这种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熏陶下,有助于摆脱不良思想文化的精神侵蚀,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唤醒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热爱、关注民族文化;既弘扬民族精神,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还有利于培养剪纸艺术的传播者,传承民族文化.
作为一名剪纸艺术授课教师,主要通过剪纸精品欣赏、技法传授、作品临摹与创作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民间剪纸的文化内涵,体会民族情感、审美情趣、思维观念等,引导学生以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创作健康向上的剪纸艺术作品.在中华文促会与安徽省合肥市剪纸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剪纸名家邀请展中多名学生获奖.与服装设计、包装设计、书记装帧设计等课程的专业教师协作,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凸显民族传统艺术美,取得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开展剪纸艺术课程是提高人才素质、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是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切实可行的道路.
〔1〕朱晓红.高等艺术教育中引入民间剪纸艺术教学的意义.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11).
〔2〕吕青,艾霞.刍议在高等教育中推进民间艺术教育.职业时空,2008-03-20.
〔3〕牛传荣,马天驰,张贺.我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中国冶金教育,1999-12-30.
〔4〕刘树道,刘社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凸显人文性.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28.
G 642
A
1673-260X(2012)07-0200-02
2010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0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