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按摩对运动员竞赛心理状态的调节
2012-08-15沈为民
沈为民
(安徽理工大学 体育部,安徽 淮南 232001)
浅谈按摩对运动员竞赛心理状态的调节
沈为民
(安徽理工大学 体育部,安徽 淮南 232001)
运用按摩的作用机理、采用不同的手法和经穴部位,适时地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进行针对性按摩,从而改善运动员动作反应和自控调节能力,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力、防止运动损伤,都有明显的效果.
按摩;运动员;心理状态;调节
1 前言
运动竞赛不仅是运动员之间技能和技巧的较量,而且也是运动员心理能力的交锋.临赛前或比赛较长时间后,由于运动员强烈的竞争心理和激烈竞赛导致体能大量消耗,可致运动能力下降.赛前的环境刺激也会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扩散或抑制扩散,使中枢神经的控制协调能力下降.此时运动员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异常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于比赛不利,应予以调整.本人通过对按摩机理的探讨,结合赛前准备按摩、赛中调节按摩和赛后恢复按摩的反复实践,证明采用有效的按摩方法是调节赛前异常心态和提高竞赛中人体生理功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2 按摩的作用机制
中医按摩疗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颇有特色,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保健和康复治疗中一项重要技术.中医学理论认为,按摩具有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利关节,改善血液,皮肤和肌肉的生理变化等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按摩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大脑的调节支配机能,提高人体运动感知的敏锐性和内在表象的清晰度,稳定情绪,克服消极心理状态.改善运动员动作反应和自控能力,形成积极心理状态,提高运动效能.实践表明,按摩有利于调节人的身心潜在能力,可让运动员摒弃潜存的闲思杂虑,使寓于身体的心理活动获得具体的理疗,有利于运动员从身心结合的角度适应比赛要求.
《内经》曰;“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这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法则之一.按摩手法急缓,’用力强弱,按摩时间的长短,对人体的机能和神经系统的作用不相同.一般来说,时间较短频率较快的重手法为“补法”,对神经系统有引起兴奋,起“补虚”的作用.可以作为运动员临场时准备活动的补充手段;时间较长,手法频率较慢的轻手法刺激为“泻法”,有抑制“泻穴”的作用,有助于消除比赛中的疲劳,便于恢复体力,也有助于抑制运动员的亢奋情绪.因而,在运动竞赛中,具体实施按摩技法时,应根据运动员的不同心理状态,分清“虚实”,选用有效的手法,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赛前准备按摩
赛前准备按摩,其目的以舒筋通经,通利关节为主.调整运动员的赛前状态,做好临场前的准备工作,增强韧带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肌肉力量增强.同时也是预防运动创伤的重要措施,在冬季尤为重要.运动前按摩可以与准备活动结合起来做,也可以在一般性准备活动后结合专项准备活动进行.按摩所用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宜在比赛或训练前10分钟左右进行(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效果消失).要根据赛前不同的机能状态,不同运动专项,不同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按摩手法.赛前按摩常针对以下两种情况进行.
3.1 临场过分紧张
赛前的条件刺激如场地、器材、对手的表情、观众的欢呼和比赛的压力,能使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机能发生紊乱,引起行为控制的失调,情绪波动过大,知觉不连贯,不能领会教练员的意图等不良反应,还常常表现出呼吸和脉搏加快,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喉咙发堵等反应状态.这种过分紧张的状态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参赛经验和个人机能状态有关.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可以缓解临赛前的精神过分紧张,即一方面可通过心理疗法,将注意力引向并集中于技术,战术的运用上,使头脑清醒,使神经系统得到必要的抑制,为比赛作好心理准备;另一方面采用放松手法,调节、恢复大脑镇静状态.按摩采用轻手法,用力要轻,频率要慢,时间要长,按摩面积要大.根据从事的运动项目,针对运动时负荷量较大的肌肉和关节施以轻柔、轻捏、轻擦等手法,以减少肌肉传向大脑的脉冲频率,使抑制过程扩散,兴奋过程减弱,达到逐渐人静的状态.此外,为快速增强其作用,用拇指指腹①轻揉印堂、百会穴及轻揉擦头皮.②点按上脘、中脘、下脘、关元、气海、天枢等穴.用力由轻到重,动作缓慢柔和.③必要时点、掐、揉内关、神门、足三里、涌泉、大椎、命门等穴.按摩持续时间一般为5~7分钟.
3.2 临场淡漠
运动员处于这种状态的原因较多,但主要是由于赛前的过度训练或过度紧张,导致高级神经活动机能的紊乱,表现为自我感觉不良,出现催眠相的各种时相.如情绪低落,心理过程进展缓慢,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心境不佳,萎靡不振,缺乏取胜信心,甚至想退出比赛等心态.这往往由于运动员对比赛不利条件考虑过多,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所致.
对有此类状态的运动员,首先应当从心理上给以解脱,运用“隐瞒激励”法即适当地夸大己方的有利条件和实力,贬低对方的水平,确立适宜的比赛目标,提高机体的激活水平,增强取胜信念.另一方面,为提高运动员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的激活性,经多次实践,采用下述按摩手法,有利于调整不适的心态.①用双手拇指指腹揉攒竹、丝竹空、太阳等穴,并点按风池、大椎、内关和足三里等穴.在实施上述手法时,手臂要用力,动作要快,时间宜短,持续时间约为3分钟效果良好.②用较重和快速的手法揉捏和拍击肩部,用力搓动和抖动上肢,使按摩产生的机械性刺激迅速达到头部,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按摩时间约在3~4分钟,于准备活动之后进行效果最好.
4 运动中调节按摩
在比赛间歇期间,实施按摩的作用主要是针对运动员在比赛或大强度训练过程中出现的肌肉僵硬、关节酸痛、四肢乏力等状况进行调整,它有利于促进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按摩手法的选用应根据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及其心理状态而定.过度兴奋者可使用抑制性手法,使之逐渐平静;运动员疲惫时,则应采用兴奋性手法,以消除疲劳使其兴奋增强.由于比赛间歇时间短,应采取最有效的手法解决主要矛盾.常采用捏、掐、抖、按、压手法强刺激有关穴位,促进恢复.①上肢选用曲池、曲泽、外关、肩外俞等穴位.②下肢选用昆仑、悬钟、委中、风池、阴市、环跳等穴位.应视不同的运动专项针对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按摩手法,才能达到较好的调节效果.
5 赛后恢复按摩
赛后恢复按摩,其目的是帮助运动员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一般在运动后结束阶段或训练课后进行,也可以在运动员洗澡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当运动员十分疲劳时,需休息2~3小时后再进行按摩.按摩部位应根据运动专项的特点和疲劳程度而定.一般是按摩运动负荷量大的部位.当运动员极度疲劳时,按摩应由局部逐渐扩大到全身.局部按摩时,关节和躯干部位以揉为主,四肢肌肉以揉捏为主,先按摩大肌肉,再按摩小块肌内,逐侧进行.按摩手法应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反复进行.全身按摩时,一般在晚上临睡前进行.按摩时间需30分钟~1小时,按摩顺序依次为大腿、小腿、臀、腰背、上肢,必要时还可以按摩头部.对肌肉酸痛的肢体,还可以用拇指指腹点、按、揉有关的穴位.①上肢;肩髃、曲池、外关等穴位.②下肢:环跳、委中、血海、昆仑、涌泉等穴位.
6 结束语
实践表明,运用按摩治疗手法,对调节心理状态,增强人体机能,促进机能的恢复都有显著的效果.在运用中体会到,它具有操作简便、易行、不拘场所、便于接受、见效迅速等优点.掌握按摩要领,准确选择方法,结合实际运用按摩技术进行辩证施治,不断挖掘按摩用于体育保健和康复治疗上的潜在优越性.按摩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技术.
〔1〕运动心理学编写组.运动心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2〕运动医学编写组.运动医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3〕王步标,等.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孙柏奴,等.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G 804.87
A
1673-260X(2012)07-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