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内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与解决对策

2012-08-15宋爱芬

昌吉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幼教民办幼儿教师

宋爱芬

(1.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2.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 吉林 长春 130024)

村内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与解决对策

宋爱芬1,2

(1.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2.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 吉林 长春 130024)

论文源于对随机抽取的全国175个调研村村内幼教工作者、村民和幼儿家长访谈的结果。发现:小学附属园、民办园和家庭作坊式幼儿园是村内幼儿教育的主要力量,且该格局在一段时间内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村内幼儿教师数量不足、低学历者比重高、专业对口率低,导致家长对教师素质的满意度不高。建议通过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进行政府资助等方式提高村内幼儿教师数量;继续向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下拨财政性培训经费,强化后者在村内幼儿教师培训中的责任;通过远程教育与考核、政府投放教学资源供村内民办园教师自主学习来提升村内民办幼儿教师的质量。

幼儿教师;发展困境;政府购买服务

由于国家“两基”验收工作的推动和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很大提升。但在重点关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同时,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却严重滞后,远落后于农村义务教育,也远落后于城市学前教育[1]。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缺口较大且不稳定,教师素质、能力和学历偏低。2007年,城市学前教育师生比为1:9.2,而农村则高达1:32.5[2]。2007年,农村幼儿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占总数的67%,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则远低于城市[3]。小学附设模式以及家庭作坊模式幼儿园的教师水平相对更低,他们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相对简单,大部分教师单纯为满足家长要求,忽视幼儿游戏,“小学化”教学倾向严重。教师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不足,教研活动质量不高;工作负荷重、工学矛盾突出,使农村幼儿教师无暇顾及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4-5],出现教龄长而经验不长甚至退化、弱化的现象。大多数农村地区对教师任职资格管理不规范,幼儿教师的身份不明,编制落实不到位,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出现了城乡幼儿园教师双向流动的困难[6]。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机会少,甚至处于瘫痪状态[7-9]。幼儿教师主体发展意识不强,严重弱化了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的颁布,使农村学前教育获得了自上而下的支持。但从各省落实方式看,几乎都开始重点发展乡镇中心园。或进行乡镇中心园的改建、扩建,或通过小学结构调整后结余出的校舍和师资开办幼儿园。各省大力发展乡镇中心园和其他公办园,势必会冲击村内办园主体。如果乡镇幼儿园与村内幼儿园在校园环境和办学水平上差距过大,可能导致村内幼儿园快速萎缩,使村内幼儿的入园出现新的困难,如接送时间固定、费用高和路途安全等。这些困难可能使部分家长权衡之后仍然返回村内幼儿园,也可能使家长放弃送幼儿入园而由家人教养。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那些距离乡镇较远、幼儿数量较少的村子,适龄儿童仍需通过小学附属园、民办园和家庭作坊式幼儿园等接受学前教育。

本研究利用大学生暑期返乡之际,进行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的访谈调查,访谈对象包括幼教工作者、村民和幼儿家长等。在调研的全国175个村子中(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山东、安徽、四川、重庆等省,未涵盖新疆、西藏、贵州和云南四省),81个村子没有幼儿园。办有幼儿园的村子内有小学附属园46所、民办园共33所、家庭作坊式幼儿园27所、公办园1所。从调研村内3-6岁幼儿的数量来看,3-6岁儿童总数在10人及以下的村子占到了10.1%,50人及以下的村子占到了53.3%,超过100人的村子不足20%。在村内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占总数的68.1%,而在乡镇幼儿园的只有31.6%。显然,小学附属园、民办园和家庭作坊园作为主体的村内幼儿教育格局在一定时期内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政府在关注乡镇中心园建设的同时,也应关注村内幼儿园、关注村内幼儿教师的发展。本课题组也将研究重点放在村内幼儿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思考他们的专业发展困境,并提出促进发展的对策。

一、村内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

(一)数量不足

本文按村内幼儿园的性质,分别统计幼儿园的师生比(在涉及教师信息的142个幼儿园中,民办园最多,小学附属园次之,其他类型幼儿园都不足5%或刚过5%。故主要分析民办园和小学附属园的师资情况)。结果发现超过一半以上(54. 4%)的民办园和小学附属园(51.9%),师生比在1:20以下。师生比在1:40以下的民办园超过了一成(11.8%),小学附属园接近一成(5.6%)。民办园、小学附属园中师生比达到或超过1:6的幼儿园分别占幼儿园总体的1.5%和3.7%。若按国家规定的每班20人、两教一保计算,村内幼儿教师数量明显偏少,师生比明显偏低。

(二)质量不高

1.低学历者比例高

在民办园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占总数的三成左右(27%),本科学历者不足10%。大部分是中专到大专层次的教师(占66.2%)。在小学附属园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者与民办园接近(29.3%),本科学历者略高于民办园,占到总数的12.5%,大、中专学历者最多,占总数的58. 2%。但村内幼儿园还有较大比重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特别是民办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竟占教师总数的23.3%,小学附属园也达到总数的17.3%。由于没有幼教专业的学习经历,缺乏幼儿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法知识的储备,初中及以下学历幼儿教师主要靠模仿和摸索开展幼教工作,难免使鲜活的、生成性的幼儿教育活动陷入程式化和机械化。

2.专业对口率低

村内幼儿教师的专业不对口现象比较突出。中专、大专和本科学历中非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累计达到25.7%,若加上高中和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这个比例累计达到52.4%。高中及以上学历的非幼师专业教师尽管从知识量上能够满足幼儿教育的需要,但知识结构并不符合幼儿教育的要求。

3.家长满意度低

农村家长对当地幼儿教师工作态度的满意度高,但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满意度高。家长满意的分别是教师耐心负责的工作态度(539人次,26.0%)和能够教给孩子知识(452人次,21. 8%);家长不满意的分别是“教育方式和质量不高”(326人次,15.7%)和“素质不高”(138人次,6.7%)和“数量少”(128人次,6.2%)。尽管在家长满意项目和家长不满意项目中都提及“耐心负责”、“教学方式和质量”与“教师素质”,但对“耐心负责”的满意提名率远高于不满意提名率(81人次,3.9%),而对“教育方式和质量”、“教师素质”的不满意提名率高于满意提名率[分别为245人次(11.8%)、86人次(4.1%)]。对幼儿园能够“学到知识”,是在部分幼儿家长转换参照标准后,对幼儿教师质量给予的认同。

二、数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

村内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

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不足以满足幼儿园数量增加后对师资的需求。据教育部发布的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10],3-6岁幼儿总数为19747738人,按照国家关于全日制公办幼儿园师生比的规定(1:6),全国幼儿教师的需求总量是3291290人。当年幼儿园教师和保健员总数为1109653人,与需求量的缺口达2181637人。当年师范毕业生总数为929572人,即便师范毕业生都当幼儿教师也不足以弥补这个缺口。在城市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不断扩大用人规模的情况下,村内幼儿园的招聘空间会进一步被挤兑,更难招聘到足够的专业教师。鉴于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即便从11年开始各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扩招,在未来3-4年内,村内幼儿教师供给不足的局面难以真正得到缓解。

2.村内民办园的招聘吸引力不高

村内民办园在招聘时,很难与城市办园主体特别是一些条件好的“贵族幼儿园”竞争,对方可以提高工资标准吸引优秀专业人才,但村内民办园收费低,难以高薪招聘人才。不能聘用中专或以上学历的幼教专业人才,只得退而求其次,或少聘或降低聘用标准,去聘用非专业或低学历的人员。

3.村内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数量的需求不大

在调研者的调研报告中反映出村内民办园严重的小学教学倾向。幼儿数量少、年龄落差大的民办园和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大多是混合班,采用复式教学,大班“小学化”倾向重、小班“放羊式”倾向重。教学内容单调,孩子坐在座位上的时间长、活动探索的时间少,少数几个教师就可以应付。幼儿数量较多的民办园,也大多在分班后进行识字和算数教学;幼儿游戏主要以平行游戏或自主游戏为主,只有1-2个教师看着孩子玩。集中授课的特点之一就是节约师资,客观上造成对教师数量的需求降低。

另外,收入与付出倒挂、没有编制缺乏安全感等原因导致村内幼儿教师离职率高、流动性大,也会带来阶段性的师资不足。

(二)怎样解决教师数量不足

1.增加有效供给,调节供求矛盾

办好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或幼儿教育专业,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招生规模。改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扩大招生规模,产生学前教育毕业生(特别是免费师范生)就业由城市向乡村的“外溢效应”,解决村内幼儿园的招聘困境。

2.转变政府观念,实行政府补贴

民办幼儿园加快了学前教育的普及进程,增加了教育投入,缓解了公共财政的办学压力;增加了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民对教育多种需求与教育供给有限的矛盾;还为公办教育改革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对公办学校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机制、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村内民办园承担了村上大量适龄儿童的启蒙教育,为乡村孩子打开了一扇窗户、撑起了一片希望天空。因此,政府应该大力扶持村内民办园的发展。

可借鉴浙江省台州市的做法[11],通过政府对村内幼儿园办园水平的评估,以“政府购买”的服务方式,对办园质量高并符合国家或地方幼儿教育师生比要求的幼儿园进行教师工资补贴,降低村办幼儿园经营者的用人成本。这种做法成本低但收益高,可有效避免大规模投资造成的浪费。

3.投放政府资助,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

可通过政府资助在园幼儿数量的方式,解决村内幼儿园过于分散、规模过小的问题。如对办园水平高、社会吸引力大、幼儿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幼儿园进行一次性财政补贴。中介机构进行的办园质量评估和政府主导下的财政资助,可有效调整村内幼儿园的地理布局、数量和规模、推动幼儿园课程多样化和教学方式“幼儿化”改革。当村内幼儿园课程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提高了、教学中的生成性和建构性要素增加了,“小学化”倾向消失了,所需教师数量客观上就增加了。借此既有利于促进村上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激发村内办园主体的用人积极性。

三、质量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村内幼儿教师质量不高的原因

村内幼儿教师素质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乡村相对落后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较差的幼儿园环境和发展前景等。但这类问题并非在短期内都能有效解决的,所以并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原因还是幼教毕业生有效供给不足和村内幼儿园缺乏招聘吸引力。

村内民办幼儿园的性质决定了其必然按市场方式运行,它的内部管理机制与外部运行机制都服从于市场竞争的需要。村内民办园大多收费低,很难提高教师工资,加上没有评聘职称和晋升职务的通道,也没有“三金”保障,工作负荷重,付出与收入倒挂,使其难以招聘到高素质的幼教专业人才。

所以,亟需在加大幼教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改善教师工资待遇的基础上,开展村内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村内幼儿教师的培训

根据调研村幼儿园类型和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可将村内幼儿教师分为三类:幼教专业的幼儿教师、非幼教专业的幼儿教师、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三类教师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水平不同,其专业发展需求也不同,所以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要加以区分。

1.培训什么

对幼教专业幼儿教师的培训,要重视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开阔其专业视野,提升专业素养。要树立幼儿为本的理念,以更加务实和科学的方法开展农村幼儿教育。使其能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创设对农村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教育环境;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

非幼教专业的幼儿教师常难以突破知识背景的瓶颈,使教学质量跃升到更高的水平,故这类教师亟需系统地学习幼教理论知识、接受专业的技能训练。对他们来说,合理且容易接受的培训方式就是学历教育。

对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村级幼儿教师除通过学历教育加以提升外,还应鼓励他们不断进行科学、社会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教学技能。

2.怎样培训

村内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教师可纳入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教师的各级培训体系,通过短期集中培训进行提升。短期集中培训可分为理念引领、专题讲解、同行助培、教学观摩和交流互动五个阶段。分别由高校幼教理论工作者、基层教研员或优秀骨干教师和参训者共同参与,相互为师,取长补短。当学员具备了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后,再去示范性幼儿园观摩主题教学活动。最后开展分组研讨和集中汇报,并将学习心得编辑成册作为参训者的教学参考。

目前各级各类的集中培训均未惠及村内民办园和家庭作坊式幼儿园的教师,鉴于村级幼儿教育的薄弱现状,政府亟需对村内民办幼儿教师提供培训服务。可选用两种方式提供培训服务,一是政府投资并委托高校远程教育机构提供远程培训;二是由政府提供光盘、图书等教学资源,直接投放给村内民办园,由教师岗位自学。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建立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为重点的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继续坚持将财政性培训经费下放到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发的教学资源亦可提供给教师进修学校,在对农村幼儿教师集中培训时选择使用。

[1]罗国立,储祖旺.不同的起跑线—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城乡发展不均衡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8,(9).

[2]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朝、于宗富.农村学前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24).

[4]杨莉君,周玲.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以中部四省部分农村幼儿教师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 (5):27-31.

[5]郑挺谊.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村教育,2008,(1):50-51.

[6]李红婷,罗先华.由“民办”向“公办”回归[J].学前教育研究,2008,(12):11-14.

[7]王杰.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5-18.

[8]庞云凤.培养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契机与使命[J].淄博师专学报,2010,(2):22-28.

[9]线亚威,刘晓娟.农村幼儿园问题与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9):149-151.

[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11]浙江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调研组.认真落实纲要精神,积极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关于我省民办基础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C].2010-05.

2011-12-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880008),新疆教育规划办“十一五”规划课题(070213)。

宋爱芬(1968-),女,河南扶沟县人,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儿童入学准备与学校适应、西部农村幼儿的发展与教育。

G451

A

1671-6469(2012)01-0045-04

(责任编辑:马海燕)

猜你喜欢

幼教民办幼儿教师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幼教产业复苏在即,2020年CPE中国幼教展 助企业打好翻身仗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幼教产业的风向标,上海幼教展的五大看点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