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社会认同创新社会管理
2012-08-15戚小倩
○戚小倩
一、增进社会认同是社会管理的一项任务
社会管理是党委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价值观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社会管理本质上看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包括对人的内在的“心”的管理和对外在的“行”的管理,实现“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的统一,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秩序的目标。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内在的“心”和外在的“行”的管理靠什么?特别是其中内在的“心”,这是属于社会成员个人的一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如何把握?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看就是要靠社会规范体系,包括正式规范,如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等,非正式的规范,如道德、价值观等,通过这些正式的规范和非正式的规范建立起个人行为的规范体系,使社会成员在自律、互律、他律过程中,增进社会认同,把共同的行为准则内化到个体的行为中。在2011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当前要做好社会管理的工作提出八点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因而,增进社会认同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社会管理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保障。所以,增进社会认同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保障。有效社会认同的建立为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能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实现社会管理的最佳效果,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历史地看,我国在增进社会认同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整合减少思想冲突;完善利益表达,缓解阶层冲突;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二、社会认同的内涵:文献回顾和概念提炼
社会认同是个多层面的体系,是由下到上或者是自上而下的统一,是由浅入深的深化,是由近及远的到达,由最初的个体身份认同,到乡土认同、社区认同、职业认同、组织认同、管理认同乃至未来认同;由利益认同到民族认同到政治认同乃至思想文化的认同。社会认同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从心理学视角出发,认同被认为是人之本性,是深刻的、基础的、持久的和根本的内容与表征;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认同被描述为一种包括群体特性和群体意识的集体现象,强调诸如家庭纽带、个人社交圈、同业团体成员资格、阶层忠诚、社会地位,以及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与社会期待趋于一致,或者是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与归属。
这里我们更偏重于社会学的角度,社会认同,被认为是“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表现为我们生活中所遵循的习俗、道德、宗教、纪律、法律和政权。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社会认同的缺失必然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威胁。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的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认为一个缺乏道德一致性的社会,必然崩溃为彼此互不联系的一盘散沙;一个没有合法权威牢固支撑的社会,就是一个不能发展、不能活动的怪物。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始终认为,一个社会只有价值观一致时,社会秩序才趋向稳定。任何社会系统总以制度化的价值体系为其特征,对于社会系统的稳定来说,维持某种制度化的价值体系就成为一项基本前提。
归纳而言,笔者对社会认同主要有如下认识。
首先,社会认同有主体之别,其次,社会认同的客体是多样的。再次,社会认同的结果是中性的。最后,社会认同的方式是多样的。
三、社会认同缺失的社会原因
社会认同领域的问题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尽管社会认同是属于思想道德层面的问题,是精神的领域,但是精神来源于物质,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社会认同领域出现这么多的变化归根结底是社会现实中阶层分割、利益分化、认识分歧、行为分野的变化在行为观念上的反映。
阶层分割。社会认同的主体是社会上的个体,但这些个体的存在不是孤立和抽象的,作为“类存在物”,他们渗透并依据不同的标准归类于不同的群体,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构成社会认同的基本主体。改革开放前,我们国家的社会阶层结构非常简单,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阶层少而且区分明确,这说明当时整个社会的社会成员地位分化不大,差异不大,比如说农民这个阶层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北京的农民,广州的农民,安徽的农民,云南的农民,东北的农民,大体都是同一层面。所以作为人们认同的基础的整个阶层基础相对来说是比较牢固的。改革开放后,我们要进行现代化建设,要搞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带之而来的所有制结构出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社会阶层发生深刻的变化,不管是学者层面的研究认为当下中国十三亿人被划分为“五大等级,十大阶层”,还是官方的“新社会阶层”的说法,当下中国是个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后,现在再讲农民这个词,已经无法再用来概括这个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阶层了,单单的农民阶层已被分化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农村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多个层面。居民也由原来的干部、工人分化为公务员、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职工、城市管理者、社会服务工作者等多个阶层。阶层的分割无可厚非,但是人群之间的区别已经出现,并且日益明显。同时,这一切又处在剧烈变化中,人们对自己的自我设定也在不断变化,大家对阶层身份还缺少认同感。同时阶层的分割带来的阶层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这就意味着原有相对稳定的社会阶层的社会认同被颠覆,在社会认同面上就会出现“百花齐放”或者“万马齐喑”。
利益分化。利益分化在本质上意味着社会资源在利益主体之间的重新分配,实际上潜在地表达了对既有公共财富和资源分配的质疑。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大大激活了“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既增加了竞争状态的机会,也存在着权力经济的影响,一些力量在崛起,一些力量在衰减,这些力量之间的竞争与冲突以及冲突之后形成的新的利益联盟,形成了千千万万的利益群体或集团。三十余年的改革使我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也不可否认,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贫富差距也被无情地放大,利益分化明显,并对原有基本公共价值体系不断挑战,公共财富和资源被重新分配,新的利益主体的区域意识、阶层意识、行业意识或社团意识等逐渐觉醒和养成,特别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每个个体和集团,无论是已经存在的还是刚刚新分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必然归属于具有一定价值倾向的组织,这种变化极大地推动了新生组织结构的变化,既得利益集团与弱势群体二者之间的张力带来了一定社会认同上的狭隘。
观念分歧。从一个物质贫乏的时代进入到丰富多元的物质生活时代,从一个很少个人自由的时代进入到一个要事事自己做决定并为此承担后果的时代,从一个很少竞争的时代到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从一个可以想象自己未来的时代到一个完全无法预期的时代,时代背景轮回的变化,以及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及知识结构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不同的人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也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特别是竞争压力加大,收入差距过大,社会存在一定的不公,观念上的分歧会带来深层面的心态异化,仇官、仇富、仇警等等。比如对改革开放的认同度,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因为很多人认为改革带来了权贵资本主义,带来了两级分化。比如,社会焦虑,空前绝后,因为身处社会利益结构大调整迅速变革期,很多人都说不清自己的明天会发生什么,对未来的憧憬也很模糊。关于长江3名大学生救两名落水儿童值不值得的讨论,到底是“生命至上”原则的理性还是英雄主义的盲目?各有各的说辞,观念上分歧明显。
行为分野。意识是行动的先导。由于群众主体多元化,利益多目标状态,这就使人民群众在政治、思想、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经济上的矛盾已触及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层次,政治上的矛盾已触及到国家权力配置的层次,思想上的矛盾已触及到价值观甚至民主观、自由观、人权观的层次。矛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复杂,需要调整的关系和解决的问题也更为复杂和综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也在加速推进,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有了显著的增强。但是也有一些群众不习惯也不愿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在表达自己利益诉求时,往往是合理要求与不合理要求揉合在一块,利益和心态最终表现为行为,合理行为与非理性行为揉合在一块,信访不信法是很好的例证,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从1992年开始到2004年,全国信访总量连续12年攀升,年均增幅在10%以上。2005—2006年有所下降,近年来又有所上升,每年都在千万件左右,而且信访活动上行趋势明显,越级上访量、集体上访大幅度上升,非正常上访现象突出,但现在更多表现为“信闹不信访”,所谓“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诉求表达方式很极端,说到底是对没有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秩序,甚至用过激方式来表达利益诉求,行为出现了分野。
四、增进社会认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的特征在于,管理主体是多元的,除了政府还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民群众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管理方式上以协商协调为主;管理环节是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和应急处置多角度的;管理手段是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既包括硬的强制手段,也包括柔性的手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协调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利益关系,疏导和化解多样化的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关系,核心在于秩序与活力的统一。在基层社会的日常管理和治理中,常能看到两种不同的方式和相反的效果。一种是,在居民区环境整治、治安维护等工作中,社区居委会通过动员组织小区绿化队、治安巡逻队等方式,组织居民参与自治管理,效果不错。另一种则是,在一些居民小区出现停车难、乱停车现象,违章搭建、违章堆物现象屡禁不止,无法制止这些不良现象的同时还常出现“破窗效应”,使情况蔓延恶化。可见,不闻不问和偏失误导,都难以达成社会共识,形成社会良好的认同,处置上的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则将造成社会整合的失效甚至恶性循环。因而社会管理要求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强调和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对多样化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积极引领与有效整合,增进社会认同。增进社会认同创新社会管理,要更加注意认同主体的多元性、认同的历史传承性和认同方式的多样性。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尊重认同主体的多元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增进社会认同的构建,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主体的利益性。一要关注阶层的现实状况。我们的认同,必须要关注阶层的现实状况,特别强调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强调和谐的价值观念,公正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二要关注社会的现实心理。复杂的、多样化的社会心理是改革时代的显著特点,我们的社会认同不是以唯一的价值理念来规范全体社会民众,而是使社会内部不同价值观的声音在共存、鉴别、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和谐、进步、发展的社会声音,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三要关注群众的现实需求。社会认同必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注重反映民众愿望、民众期待、民众诉求,更加注重引导和帮助全体人民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人生价值、实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社会认同无比强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激发全体人民投身其中的创造热情。
彰显认同内容的历史传承性。与时俱进是社会认同重要特点,因而每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都会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我们的社会认同,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添加新鲜血液,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一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社会认同,汇通南北,兼容东西。在涉及到价值观教育、生命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内容时,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选择传统道德文化中富含人文性、主体关怀性的资源深入挖掘,特别是崇文重教、聪颖灵慧,勤劳朴实、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开拓开放的优良品格,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历史文化优良传统的积淀、延续、传承和发展。二是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新时代下的社会认同不能自说自话,要左顾右盼,要剔除一切不适合时代要求的内容,积极吸收世界其他语言中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容,特别是在信息社会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新内容。
引领认同方式的多样性。真理必须以有效的表现形式显现出其思想的威力,软实力需要软灌输,要引领科学传播的话语,增进社会认同要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健全法律规范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认同的方向指导、价值引领以及功能整合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地正确引导、整合、统领各种行为。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强化社会认同的基础性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实践行为,不同人群提出不同要求,实施分类引导,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二是健全法律规范。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是强化社会认同的必要保障。健全法律规范,强化对法治的信仰,约束认同上的随意性、突击性、战役性,突出系统性、长远性、计划性。要将法治的社会化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结合起来,要将法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范畴。三是典型引领。依据社会转型期人们利益结构的调整、价值主体趋于多元的现实,社会认同的实践要尊重人们的个性差异和价值选择,以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来感召和引导其他价值,全面提高人们对主导意识的认同感,坚持“义利结合,德得相通”的激励原则,发挥政策对道德生活的导向作用,使社会认同的实践行为得到社会的尊重、支持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