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少儿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国学教育的思考

2012-08-15张竞元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3期
关键词:国学青少年图书馆

张竞元

(宿迁市图书馆,江苏 宿迁 223800)

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功能之一,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图书馆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公共图书馆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少年儿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修养、陶冶道德情操的最佳场所.美国把公共图书馆视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日本学者把学校教育与图书馆教育看作是“同一辆车上的两个轮子”.可见图书馆的教育作用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不容忽视.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中华文化又被称作伦理型文化,它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当前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教育.新世纪,人类文化、思想面临着一场大的变革,各国文化相互竞争相互融合成了不可抵挡的趋势,给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十六大报告”等中央文件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中华国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中华民族2000多年来,一直以儒家学说为价值核心,提倡把学做人放在第一位,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所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孔子更主张“推己及人”、“成物成己”,而孟子则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亲亲”、“仁民”、“爱物”等主张,均贴切完美地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妙不可言的诠释.赵朴初、叶至善、冰心等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曾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指出:“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一块璀璨夺目、耐人寻味的瑰宝.然而,在教育的领域里,由于我们不懂得利用和珍惜,所以一次次地绕道,一次次地碰壁,一次次地感到教育乏力.因此,我们应该及早更新教育理念,寻回民族智慧,重植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让圣贤直接引导少年儿童走上正道,让经典文化陶冶少年儿童的性灵,开阔其心胸、端正其品行、健全其人格.复兴国学文化是对我国传统文化断层的修复,是一个时代的需求[1].

少儿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的义务,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少儿图书馆应不断创新观念,拓宽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法,理当通过在广大青少年读者中开展国学教育,承担起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但当前全社会以及少年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可谓困难重重、任重道远.各级图书馆应当高度重视少儿的国学教育,认真研究,不断探索、不断思考.

1 未成年人国学教育现状分析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受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国学、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青少年一代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此外,在消费社会价值观念冲击下,由于时尚文化和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学习国学、传统文化的现状不容乐观.近年来,虽然出现了国学热现象,但现有国学教育大多停留在文化的形式而忽视了文化的本质精神,其规模性、实质性、目的性、时代性、广泛性远远不够.

1.1 青少年对国学知之甚少

“现在不少中国的青少年可能不知道本国的清明节、重阳节,但一定不会不知道圣诞节,情人节;从‘韩流’入侵、日本漫画盛行,到机器猫、蜘蛛侠知名度超过孙悟空、嫦娥,无处不在的外来文化已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和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2]有学者连续三年对当地五所学校30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70%以上的学生阅读几乎集中在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30%的学生阅读网络文学与畅销书,25%的学生除在线阅读和读休闲杂志外几乎不看整本的文学名著,舍得上网消费但几乎不买文化书籍的超过50%.另有学者对包含传统文学经典的中学生必读书目的“跟踪”调查发现:阅读名著的仅为10%,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与他们的实际文化素养之间还存在很大距离.有9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主流媒体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也远远不够.媒体盲目追求收视率,粗制滥造和恶俗恶搞现象偏多,对尚处于性格不稳定期的青少年影响极大.

1.2 少儿图书馆及国学教育基础过于薄弱

1.2.1 国学教育覆盖面窄、馆舍不足.我国现有近4亿未成年人,占总人口的30%左右,而少儿图书馆的发展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以公共系统的少儿图书馆为例,全国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不足一百个,正规开展国学教育的却很少.从分布看: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东快西慢、南强北弱的局面.并且少儿图书馆国学教育场地狭小和管理落后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当前少儿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大都仅限于文化教育形式,缺乏关键的实质性教育.

1.2.2 文献资源建设和设备相对落后.据报道,我国少儿图书馆中国国学教育的书刊总数不足,人均藏书拥有数和人口占馆率很低.特别是那些形式活泼,时代感强,深受青少年欢迎的国学读物很少.

1.2.3 多媒体国学教育阅读设备落后.多数少儿馆的国学文献仍以印刷型文献为主,视听文献、电子文献、多媒体文献所占馆藏比例很少,有些少儿图书馆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设备普遍落后,难以吸引青少年读者.

2 少儿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国学教育的内容思考

2.1 少儿图书馆开展读经内容活动值得肯定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它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读诵经典是少儿学习国学的基础,少儿时期是人生记忆最旺盛阶段,在此阶段让他们有意识地多读经典,让他们在成长中慢慢地体悟,使他们终生受益.儿童“经典读诵”活动,正在社会上悄然兴起,各地不少的少儿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中小学都在组织学生开展读诵国学经典活动,并开始逐步推广.从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到中国大陆,已有上百万儿童在读诵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著,包括“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古文诗词,以及《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弟子规》等.经典读诵不仅能达到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之目的还可以培养孩子以下能力:(1)记忆能力:轻松背诵大量经典;(2)阅读能力:建立广泛阅读兴趣;(3)识字能力:轻松认识数千汉字;(4)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良好的口才;(5)行为习惯和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6)外貌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7)正音训练:普通话流利标准.

应当说少儿图书馆在组织学生读诵经典中起着积极作用,收到良好效益,值得肯定.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2.2 国学教育的内容不仅是诵诗读经

国学不仅仅是用来诵读的,已故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国学需要用心去体会,用身体去实践,用一生来守卫.朱自清先生也曾经强调:“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惟一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如果孩子只是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少儿图书馆国学教育应该着力改变“读诵经典”单一方式,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有助于孩子们理解并接受国学.

少儿图书馆应加强国学教育内容方面的研究,让国学教育更具有实质性、趣味性、可读性,与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更加贴近,使之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使国学教育深入人心.

2.3 少儿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国学教育的方法思考

2.3.1 开展国学创意活动,建立多元化服务

少儿图书馆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的"第二课堂",可通过与学校形成联动机制,发挥图书馆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职能,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国学教育活动.可以与学校、文化宫、少年宫等部门合作编排国学经典情景剧,以少儿文艺表演形式创造性展示国学经典内容.也可以让少儿扮演经典人物角色,创造性制作相关道具等;让少儿通过音乐、绘画、舞蹈等形式表现国学经典内容,在培养少儿艺术生活的创新能力同时接受国学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讲读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作品,引导少儿深究问题,刺激思考,发挥想象;通过开展《弟子规》情景诵读表演、母子“诵经会”,让大人与孩子一起学习“国学”、享受“国学”;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举办以经典文化为主题的优秀卡通作品展览、少儿书法比赛”、“画信比赛”等活动,让青少年接受美的熏陶.少儿图书馆应合理地调整馆藏品结构,把经典读物集中起来设立“经典读物阅览区”,还可以用卡通、漫画形式展示国学经典,引导青少年读经典、诵经典、爱经典.总之,少儿图书馆在国学教育上应具有创造性,并建立多元化服务体系,以满足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需求.

2.3.2 少儿图书馆举办国学讲座

作为孩子们学习“第二课堂”的少儿图书馆,应经常开设“国学”系列讲座,让孩童从小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核,丰富知识,拓宽视野.讲座的形式要生动活泼,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活动,特别是要利用学生暑假期间举办相关活动,如:“国学教育夏令营”、“传统文化专题讲座”等.要聘请国学方面资深专家为学生们讲课.讲课形式可采用现场互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步步引导小读者熟悉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让孩子们能真正了解国学,从而让孩子远离喧嚣,远离电视、网络、游戏的污染,了解礼仪、培养感恩、促进专注、增加自信,为孩子开发心灵潜能,提升学习能力,优化人格特质,促进身心健康提供帮助.中国长春市少儿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2006年,长春市少儿图书馆等单位联合推出了我国第一个国学方面的公益性系列讲座“国学大讲堂”,讲课嘉宾来自社会各个层面,既有专家、学者,也有政府官员.他们以渊博的国学知识、通俗易懂的讲解,运用大量的史实材料、耐人寻味的故事、精辟的分析,使闻者如穿梭时空、纵横古今,收获颇多.长春市乃至吉林省掀起了一场席卷社会各界的“国学热”.迄今为止,“国学大讲堂”已开办了300多期讲座,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国学大讲堂”,已成为长春市少儿图书馆知名的文化品牌.

2.3.3 互动体验传播.

随着时代发展,现代观众的需要正在从内容的满意、理性的满足上升到形式的满意、特别是感性的满足.当今图书馆、博物馆的教育模式已逐渐从利用藏品、图文说教等静态的被动说教模式转向多功能的体验互动、观众参与的主动模式.这种模式使观众充分感受到自我的参与性、趣味性,寓教于乐性,以此产生与图书馆藏品内容的强烈共鸣.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我听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于是我明白了”,这是体检的力量.少儿国学教育更是如此,生硬的被动式说教难以打动学生,难以激起他们兴趣.少儿馆应当利用中国传统“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趣味生动的互动体验活动,潜移默化地传播国学知识.由少儿自己参与的国学情景剧表演,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扮演角色,歌之、舞之、乐之、声情并茂,寓教于乐.也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和悦轻松的学习气氛.少儿图书馆也可以利用学生假期,组织小读者们参加课外体验活动.学习当地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亲自体验传统文化技艺,了解国学背后的故事.

2.3.4 利用互联网络开展国学教育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进入我们的生活.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互联网这一高科技工具已被中小学生广泛使用,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扩展和延伸,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青少年网络国学教育方法,就具有了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少儿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应逐步建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网络体系,以满足少儿图书馆多种服务系统的各项需求.同时要把网络管理和网络教育相结合,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构成良好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发贴近青少年生活的网络信息,积极开展一系列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文化活动.如设立“少儿学经典”、“国学入门”、“国学艺苑”、“少年谈国学”等特色栏目;开展电子征文比赛、中华传统节日电子贺卡制作大赛等活动,促进青少年创新能力;推出诸如网上《中华国学知识图片展》,网上“中华传统美德动画影院”等栏目,为青少年提供简洁、直观、生动的国学教育平台;还可利用重大传统节日、重要历史事件等契机,在网上开展具有说服力的教育活动.让国学文化信息资源通过图书馆网络进入校园、社区、乡村、家庭.网络教育是现代化儿童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儿图书馆在少儿国学教育中具有其它教育机构难以替代的特殊作用,是专门为青少年提供书刊资料服务以及网络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教育机构,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理应肩负起未成年人国学教育的重任.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国学教育的重要性、时代性、紧迫性,适应未成年人教育的需要,发挥环境、资源和人力优势,在国学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打造自身品牌,为未成年人国学教育做出应有贡献.

〔1〕贺予新.“国学”定义的历史梳理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

〔2〕赵季平.对未成年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EB/OL]新华网,2012-3-8.

猜你喜欢

国学青少年图书馆
“垂”改成“掉”,好不好?
青少年发明家
图书馆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去图书馆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