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

2012-08-15刘艳华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意识大学生能力

刘艳华

(南京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67)

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

刘艳华

(南京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67)

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拟从更新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开展工作,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对策参考。

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调查;对策

一、基本情况

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鉴于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针对以上情况,课题组特组织了本次问卷调查,希望获得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现状的客观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其创业水平和竞争力,为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提供借鉴。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课题组在广泛查阅相关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中的积累,自行编制了调查问卷。问卷从大学生创业意识、目的和动机及创业能力等方面设计了11个选题并设置了相应选项。课题组随机抽取一、二、三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匿名填写。共发放问卷221份,回收问卷221份,有效问卷215份,有效率为97.3%。在此基础上,将所有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动机的调查统计分析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力、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1]创业动机是推动个体或群体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内部动因,是使主体处于积极心理状态的一种内区驱力,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倾向性和主观能动性。动机的形成有外在的原因也有内在的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您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55.3%的学生选择“创业很复杂、很艰难,缺乏创业所需专业知识。”,27.4%的学生选择“不想创业,自己不合适”,15.9%的学生选择“很想创业并有了一定的心理的准备”,3%的学生选择“大学生创业无实际意义,就是玩玩”;对于“如果您创业,那么您创业的目的或动机是什么”,37.7%的学生选择“赚钱”,29.3%的学生选择“积累经验”,19.8%的学生选择“解决就业”,18.1%的选择“想自己当老板”,3.3%的学生选择“其他”。

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主要反映在大学生对创业认识不足,知之甚少,缺乏相关的创业知识和能力以及心理需求,因而创业意识薄弱,创业意愿不强,对创业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还没有转变传统的就业观。认为只有进了国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才是就业,自己创业不是就业,怕被瞧不起。另一方面,对自主创业知识和心理准备不足,没有足够的信心。另外,在大学生创业动机上,呈现出大学生自主创业动机多元化和创业目的功利化倾向,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与创业活动本身的商业属性以及大学生所处的舆论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二)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调查统计分析

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包括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基本职业技能、较宽的知识面、经营管理能力、综合性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创业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创业的成败。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您认为自己已具备了哪些创业能力?”,44.7%的学生选择是“不具备,缺乏较系统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综合性能力和实践能力”,36.8%的学生选择“有一定人际交往、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14.6%的学生选择“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3.9%的学生选择“其他”;对于“您会在创业前选择什么途径来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43.3%的学生选择“参与各种创业大赛”,40.9%的学生选择“学好知识,培养自身创业意向”,36.3%的学生选择“到校外寻找兼职,增加社会经验”,32.6%的学生选择“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开办的各种培训活动”。

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缺乏较为全面系统的创业知识学习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大多数学生对创业能力内涵的认识比较片面,对应具备的创业能力缺乏深层次思考和培养。另外,还有些学生对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认识不够,还只是停留在学好专业知识上,没有认识到它是为今后就业和创业能力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这可能与学生没有参与创业实践,缺乏锻炼机会有关。

三、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对策探讨

为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针对此次问卷调查所呈现的问题,课题组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

“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教育上,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的平均水平。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2]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低的问题,虽然有多方面的因素和原因,最关键的是创业意识教育的缺乏,对自主创业重要性认识不够。

针对本次调查的结果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低的现状,课题组认为:

首先,高校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大力宣传创新创业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营造重视创新创业的氛围。创业意识教育,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与前提。高校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创业意识,才会有目的地、自觉地进行创业知识的学习和创业能力的锻炼。因此,“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培养他们'愿意创业、乐于创业、勇于创业'的奋斗意识,使他们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风险意识等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创业品质。”[3]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其次,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加强与其他高校、企业和社会的联系,积极选配或聘请校内外富有创业经验与创业能力的专业教师、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导师,针对学生需求,分门别类地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发挥导师言传身教的作用,不断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潜能。同时,还应多鼓励、多支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再次,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专业教学和社团活动有机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班会和各种社团活动中。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等方面着手,坚持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通过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理念、促进创业思维方式、提高创业技巧,增加大学生的创业信心,积极引领大学生树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意识;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积极的就业观,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他们由被动就业者转变为主动就业者。

(二)开展创业能力教育,多渠道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针对大学生在创业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课题组认为:高校应通过大力开展创业能力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创业能力,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把握住市场机会,用创新精神尝试创业,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创业能力教育,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是系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唯一途径。“创业能力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总和,涵盖学生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其目标是关注和促进学生的终身职业能力,研究并发展职场所需要的毕业生的素养,包括才智能力、变通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工作技能等。”[4]

首先,高校在开展创业能力教育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并发展创业精神和重要的创业素质,包括创新性、进取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另外,还应多开设一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课程,如财务类、营销策划、法律类、管理类、社会实践课等等。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质与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职场适应性。

其次,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创业实践中不断增强实践能力、综合知识能力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举办模拟创业的环境和条件,让大学生更好地去学习和提高自己,为自己的创业打下更坚实的能力基础。

再次,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举办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参加 “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创业设计大赛、参与课题申报等形式,合理利用科研资源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领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举办创业文化节、创业演讲赛、开展创业讲座、创业沙龙、财富故事会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通过创业能力教育让学生懂得,“创业过程不仅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手段,还是提供就业岗位,服务社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5]

总之,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受到了高校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认知,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相信,通过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具有现代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进而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1]李晓明.女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就业指导[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5):89.

[2]韩丽霞.大学生创业指导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8):3.

[3]李 莹,刘建华,欧阳慧,张云峰.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其实现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82-84.

[4]王柏玲.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需要创新思维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24-126.

[5]李 纲,张胜前.大学生创业指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7):7.

G646

A

1673-1794(2012)06-0101-03

刘艳华(1965-),女,南京工程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课题:“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及实践研究(SZ201211);南京工程学院高教研究课题(GY201033)

2012-06-13

book=0,ebook=234

猜你喜欢

意识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