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运动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2012-08-15薛瑞峰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运动会心理素质辅导

薛瑞峰,孟 洋

(上海金融学院,上海 201209)

心理运动会,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途径,它不仅寓教于乐,还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与说理式的心理教育方式相比,为学生们自我管理、自主教育提供一个平台,也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心理运动会的内涵

笔者将大学生心理运动会定义为:以竞赛运动为形式,以学生团队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乐观心态、合作能力、释放负性情绪、应对逆境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为目的的心理康乐活动。心理运动会具有竞技运动会的对抗性和竞赛性的特点,也有趣味运动会中大众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兼备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辅导性。因此,无论是受众面、活动目的,还是活动形式,心理运动会与竞技体育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团体心理辅导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传统竞技体育运动会,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趣味运动会也称群众体育,群众运动会,是大众自发的集思广益的活动体育项目。其特点是项目创新性和新颖性强,参与性强,参与门槛低,气氛活跃,可控性强,它主要以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为核心目的。而在心理学中的团体辅导形式,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其特点是适应面广,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耗时短,效率高,其主要目的在于注重成员的身心发展,协助成员自我认识、自我探索进而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或者注重成员经验的深层解析、人格的重塑与行为的重建,从这个层面上讲,团体心理辅导更具治疗性。

二、心理运动会的运行模式

(一)心理运动会的组织特点比较

从活动的组织领导机构上看,传统的群体性活动如体育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主要依托体育机构和从事体育运动的部门开展,而心理运动会的组织领导确是具有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职能部门如学生处或其下属的心理咨询中心,具体操作时可依托于二级院系。

从活动的举办时间地点上看,一般竞技体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季,地点也集中在专业的场地;团体心理辅导时间可以覆盖全年,地点主要集中在某个特定场地或环境;而心理运动会从时间跨度上可以覆盖全

从活动的举办形式来看,竞技体育运动会体现出对抗性和竞争性,规则是公认和统一的,单个项目呈现独立性;团体心理辅导则侧重心理辅导,对抗性和竞争性不强;而心理运动会的的形式是多样的,判罚标准取决与某个项目的优势,结果有赖于多项目的综合成绩,计量时也不以淘汰为目标而以分值来计算。

从活动的制定规程来看,竞技体育运动会受场地和比赛次序的影响比较大,团体心理辅导受制于活动的不同阶段是否顺利完成,而心理运动会则是在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地点同时进行,不仅耗时小,而且比赛的效率也相对较高。最后从评奖方式来看,竞技体育运动会以创造成绩获得奖牌为主要目的,团队心理辅导因为对象的限制主要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而心理运动会更多的是对比赛结果的解释与评价。

(二)大学生心理运动会项目设置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运动会在项目上的设置是以其目的为导向,注重参与性与新颖性,注重提高参与者的心理素质,注重提高团队默契度。近年来,围绕心理健康的活动日益增多,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差异。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趣味运动会项目的影响,心理运动会项目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具有团体性和趣味性,更加注重团队的协调与默契,更加注重个人的反应与身心体验,更加注重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的归属感。从功能和作用来分,主要有以增强团队默契和合作为目的的项目,如搭桥过河和有轨电车;以增强反应能力和身心体验为目的的项目,如穿越电网,天翻地覆;以增强团队心理素质和团队归属感为目的的项目,如动感颠球和信任之旅。大学生心理运动会的项目设置不断体现心理适应和调节的性质,不仅操作简单易行,而且更加注重个体的体验和群体的协调。

三、大学生心理运动会的意义分析

(一)心理运动会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客观需要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其心理趋于成熟,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人生观、世界观还在进一步形成过程中。面对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观念冲突、利益抉择,许多人因处理不当而陷入焦虑、失望和困惑之中,严重者甚至表现出激烈或异常行为。无论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的形势还是国家的人才培养要求,都把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摆在了重要地位,客观上增强了创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新途径的紧迫感。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重在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培养和塑造健康人格,实现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节,培养和提高成功交往的能力,提高挫折承受力,以及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等方面。大学生心理运动会的内涵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内容具有高度一致,因而也使之成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心理运动会能有效的渗透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众所周知,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各种手段的运用和教育的载体相结合,才能共同发挥作用。一般来讲,各个高校都会以一套系列活动为载体,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活动包括心理健康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心理电影的观看、心理剧的表演比赛、心理讲座和各种咨询以及团体辅导等等。但是这些活动几乎都是停留在静态的学习、观察,没有室外的体育活动。而心理运动会恰恰弥补了这一缺失。心理运动会是以室外的体育趣味活动作为载体,不但起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同时,对学生们身心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心理运动会以运动会形式,很自然的就会成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相信也会成为越来越重要和不可分割的部分。当然,心理运动会作为一个载体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的心理辅导方法相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

(三)心理运动会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心理运动会为学生创造了与周围同学交往的机会,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亲自实践,从理论中获得实际交往经验式尝试,特别为一些人际交往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一种信任、安全的人际交往氛围,克服了他们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自卑心理,帮助学生积累人际交往的成功经验。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能够渲泄长期压抑的情感,增加队员对自我潜能的发现,提高学生的自尊,促使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更多地关心他人,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当今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缺失已经是社会、家庭和学校不能回避的问题。心理运动会就是发挥团队活动对个人的辅导作用,从而体现完善人格,促进个体心理成熟的实际效果。因此教育工作应当深入把握团体意识和个体辅导的相互作用力,做到把培养团队意识作为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点。

(四)心理运动会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融入校园文化的重要渠道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当今校园的文化是常新的,是能够保持永恒的魅力,能够唤起青年一代的心灵,激发学生们的激情,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道德追求的。第一,心理运动会的互动性,符合校园文化的特性。第二,心理运动会的活动形式,是校园文化传播的最好途径。第三,心理运动将会成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校园文化领域内的实践典范。心理运动会作为有一种健康心灵、快乐人生为主题的竞赛类文体活动,他对校园文化的贡献必将越来越大,在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后,必将形成其特有的文化,也将成为校园文化的实践典范。在推动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将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大学生心理运动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第一要务。在日趋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下,如何搭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16号文件的要求,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大学生心理运动会的特点使得它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前更具特色,也更为有效。通过这一载体,不仅使广大学生身心愉悦,实现自我探索,自我减压,而且使团队协作,群体和谐这样的集体主义精神更具实践意义,因而大学生心理运动会愈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1]周小敏.运动中的思维过程及情绪[M].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7).

[2]蒋云龙.如何建立趣味运动会项目库[J].教学与管理,2005,(4).

[3]张先翱.少先队的体育和游戏[J].江苏教育,1985,(17).

[4]王道杰,周明星,张晓义.1890年圣约翰书院运动会史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1).

[5]俞天任.集体运动会[J].思想理论教育,2008,(22).

猜你喜欢

运动会心理素质辅导
龟龟运动会
春季运动会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