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飘》中斯嘉丽的恋父情结

2012-08-15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白瑞德梅兰斯嘉丽

李 燕

(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河南 洛阳 471023)

恋父情结又称伊莉克特拉情结,指的是小女孩在三岁左右,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逐渐从对母亲的单一依恋关系中分离开来,转而把大部分感情投向自己的父亲。具体表现为女孩儿亲近父亲,疏远母亲,甚至为了独占父亲的爱而同母亲竞争。

1 斯嘉丽恋父情结的形成

《飘》的主人公斯嘉丽是奥哈拉家的长女,在几个姐妹中地位最高,长得又最漂亮,所以深得父亲的宠爱。父亲发脾气时斯嘉丽从不害怕,而且只要和父亲在一起她就觉得舒服自在。在性格上,斯嘉丽比两个妹妹更像父亲,她和父亲身上都有“一种勃勃的生机,有一种现世的粗俗”[2]36。她和父亲之间更像是好朋友,在母亲——这个家的实际统治者——面前,父女俩无形中达成了默契,形成了父女间的同盟:女儿犯了错,父亲会为女儿在妻子面前打掩护;父亲输了钱,女儿也会设法帮他瞒过母亲[3]255。

另一方面,斯嘉丽的父亲嘉乐比母亲爱兰大了整整二十八岁,从年龄上完全可以做爱兰的父亲,而爱兰生下斯嘉丽时也只有十六岁,仅从年龄差距上来讲,母亲对于斯嘉丽更像姐妹,这样就使斯嘉丽完全有可能同母亲争夺父亲。加上两个妹妹,斯嘉丽的原生家庭实际上形成了三个女人争夺一个男人的情形,即斯嘉丽要与母亲和两个妹妹争夺父亲[3]255,所以斯嘉丽从小就对其他女性怀有敌意,“她从来不曾有过一个女朋友,也从来不以没有女朋友为遗憾;照她看起来,一切女人都在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男人,因而彼此成了自然的仇敌,连自己的两个妹妹也在内”[2]67。这就形成了斯嘉丽性格中非常极端的一面,即对男人强烈的占有欲。她一直在不停地抢夺其他女人的男人,甚至包括自己两个妹妹的爱人;她不能忍受男人爱别的女人而不爱她,她会抢夺任何一个女人的男人,她会毫无顾忌地在恋人中间插上一脚,她勾引男人不是因为自己爱这个人,而只是为了战胜别的女人[3]256。即使在深爱着艾希礼的时候,她仍然乐此不疲地勾引别的男人向她求婚。

斯嘉丽的恋父情结同样也表现在她与白瑞德的感情纠葛上。斯嘉丽从十七岁起就一直执着于对艾希礼的爱情,直到小说的结尾她才发现自己真正爱的是白瑞德,“我也不知道究竟爱他多少时候了,总之我爱他是实;假如不是为希礼,我该早就已经知道这个事实了;原来我是瞎了眼睛了,对于世界上的一切都看不见了,这是因为希礼挡住了我的视线的缘故”[2]1238。尽管斯嘉丽在情感上一直排斥白瑞德,但不可否认的是,白瑞德从一开始就对斯嘉丽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其实就来源于斯嘉丽自幼年起形成的恋父情结。首先,在年龄上,白瑞德比斯嘉丽大十七岁,也是可以做父亲的年龄;其次,在小说中,白瑞德不止一次提到过斯嘉丽和他很像,两个人都是精明狡猾,讲求实际,而斯嘉丽的这些性格实际上就是从自己的父亲那里遗传来的,也就是说白瑞德的性格和斯嘉丽的父亲很像。斯嘉丽虽然在情感上一直排斥白瑞德,但是她自己也承认和白瑞德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很轻松自在,很多不能对别人讲的话都可以对他倾吐,甚至包括自己做事的真正动机,而这些话即使面对她一直执着追求的希礼也不免要有所避忌[2]833。再者,白瑞德在与斯嘉丽的关系中一直扮演着父亲的形象,他一直像父亲一样宠溺着斯嘉丽,给她温暖的守护,任她骄横任性也不恼怒,斯嘉丽总能从白瑞德那里得到安慰和安全感[3]257。

2 斯嘉丽与母亲的关系

斯嘉丽与母亲的关系则要复杂很多。在小说中,斯嘉丽的母亲一直是一种类似于圣母的形象,她的一言一行完全符合传统道德的规范,可以说是女性传统道德的完美化身[3]258。面对这样高尚完美的母亲,斯嘉丽虽然与其争夺父亲,但对于母亲却没有一丝一毫憎恶的言行。她把母亲当作圣母来膜拜,把母亲放在了一个宗教和道德的至高点。她从不怕父亲发脾气,却受不了母亲责备的眼光,“所以她平时在母亲面前,总都摆出她的最好的嘴脸,行动也规矩了,脾气也不发了,性情也像是和婉了”[2]66。虽然母亲如此崇高伟大,如此完美,但她却不愿意效仿母亲,因为那样她就会失去很多人生的享乐,失去抢夺男人的乐趣。所以,对于传统道德规范,斯嘉丽始终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她无法反抗高尚完美的母亲,但是对于母亲所代表的女性传统道德,她则表现出强烈的叛逆,这其实是女儿对母亲的叛逆[3]257。在母亲面前她伪装出一幅端庄柔顺的样子,一旦离开了母亲的视线她就表现得无所顾忌。她勾引男人,不断把他们从别的女人身边抢过来;她不顾寡妇的身份,出没于各种舞会和野宴和男人跳舞调情。母亲去世后,传统道德对斯嘉丽的唯一束缚也随之消失,长期压抑在她潜意识里的叛逆便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她将姐妹间的伦理亲情抛在脑后,公然抢夺妹妹的未婚夫[3]258。为了赚钱,她像男人一样抛头露面招揽生意,做买卖时以次充好,最后甚至还雇佣犯人做工。在道德层面上,斯嘉丽完全站在了母亲的对立面。

斯嘉丽对母亲的叛逆同样表现在她对待梅兰妮的态度上。梅兰妮是小说中另一个崇高伟大的女性形象,是作者塑造的又一个类似于圣母的形象,在小说中同样被视为女性传统道德规范的完美化身。然而对于小说中这个人人尊敬且喜爱的梅兰妮,斯嘉丽一开始的态度就是轻视和排斥的。如果说斯嘉丽对母亲尚有所顾忌,而在非亲非故的梅兰妮这里,她心里便不存在一丝一毫道德伦理方面的负担。梅兰妮和艾希礼结婚以后,斯嘉丽对梅兰妮的憎恶更加变本加厉。她不顾艾希礼已经是梅兰妮丈夫的事实,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三番五次想要把艾希礼从梅兰妮身边夺过来;她不止一次地诅咒梅兰妮,希望她早点死去,好让自己可以嫁给艾希礼。

斯嘉丽对艾希礼十几年不变近乎偏执的爱恋,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与自己母亲及梅兰妮的复杂关系分不开的。斯嘉丽爱艾希礼,艾希礼爱的却是梅兰妮并娶了她。斯嘉丽对艾希礼长达十几年的迷恋和抢夺,不仅仅是因为她视所有的女人为敌人,以抢夺别的女人的男人为乐,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在于艾希礼娶的不是别的女人,偏偏是同她母亲一样高尚伟大、被视作传统道德典范的梅兰妮。把艾希礼从梅兰妮身边夺过来不仅是对梅兰妮的胜利,更是对梅兰妮所代表的女性传统道德的胜利,同样也是对自己母亲的胜利。因此,斯嘉丽同梅兰妮争夺艾希礼实际上是其在原生家庭里同自己的母亲争夺父亲的恋父情结的一种延续。

3 结语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性格的塑造、价值观和爱情观的形成,都与其自幼生长的家庭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斯嘉丽成年后的种种叛逆行为,她面对爱情表现出的偏执和迷茫,这一切都可以从她自幼年形成的恋父情结中找到根源。

[1]Mitchell,Margaret.Gone with the Wind[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2.

[2]傅东华,译.飘[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

[3]柯云路.童话人格[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4]张传开,章忠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林崇德,等.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5.

猜你喜欢

白瑞德梅兰斯嘉丽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飘》中斯嘉丽性格的分析与探讨
无辜的《飘》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寡姐”的寡:美人稀有
梅兰迎春画展作品选
中年再读《飘》,终于明白小说中隐藏的这三个真相
畅销书的诞生
《飘》中白瑞德形象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