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专业教学的守“旧”与追“新”

2012-08-15张泉泉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媒介理念

张泉泉

(安徽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新闻系,安徽 芜湖 24100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当今社会的媒介景观,也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新闻专业教学。我国的新闻教育以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为标志,历经近百年的发展,成果丰硕,而在新媒体时代遭遇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公民新闻兴起,媒介融合加速,传播模式变革,新媒体应用发展迅猛,这一切无不对新闻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才?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专业教学应该革新什么,又需要坚守什么?

总体而言,新闻教育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而特别需要关注现实、与时俱进,可以概括为追“新”;又因植根人文社会科学之本,而需要回望历史、守住经典,可以概括为守“旧”。这里的守“旧”当然不是指因循守旧,而是指尊重学科传统,遵守规律,捍卫常识。本文拟从宏观理念和微观实践两个层面,分别从追“新”和守“旧”的角度谈谈对新闻专业教育教学的思考,以期对上述问题有所借鉴。

一、理念认知上的追“新”——建构融合理念

新闻教育理念特别需要与时俱进,因为它决定着新闻教育的走向。面对新变化,首先要调整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用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思维引导学生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媒介融合可说是新闻传播领域近些年来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了,也是新闻专业教学在理念认知上最需要关注的课题。简单地说,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个概念是个舶来品,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中国人民大学的蔡雯对媒介融合的概念进行了细致梳理后,提出了它所包含的三个核心内容: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1]这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对新闻专业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全能型记者、全媒体人才更符合媒介融合时代的需要。所谓全能型记者、全媒体人才,并非传统教育只掌握特定媒体技术、技能的人才,而是指掌握多媒体技术,能够全功能、全方位进行新闻传播的专业人才,可以适应新闻传播业务流程不同岗位的需要,能够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运作中应付自如。为此,新闻教育必然要创新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在融合理念的指导下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做出相应的改革。

理念的创新往往陷于口号化的窠臼,落实在行动上则容易流于表面化。不少学校以为开设一两门诸如网络新闻这样的课程就是与时俱进,就是实现融合了。其实,这种变化只是应景应急的微调,并没有真正理解媒介融合的内涵,没有真正将其作为未来发展趋势作长远计。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对媒介融合的重视,从该学院专门开设一个新专业,并命名为媒介融合专业可见一斑。国内也有高校走在前列,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1999级新闻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网络传播方向”课程,在2007年增设了“数字新闻传播”方向,提出的培养目标是:“立足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客观变化,造就一批适应新媒体以及实现数字转型的传统媒体需要的新型新闻人才。”这种基于理念革新的教学改革才是契合创新理念的变革。有学者对安徽地方本科高校6年新增的17个新闻专业进行考察后发现,安徽地方高校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首先就是“培养目标模糊且趋同,教学理念落后”,“困囿于传统的报学教育,认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即是培养人才的旧有理念”,面对媒介环境的变迁,“如果不改变知识和能力的再造,必将湮没于融合的洪流中。”[2]

当然,建构融合理念要从实际出发,盲目的国际化、跟风上,不顾所在地区所处环境的实际,一味追求跨越式、超常规发展,一样是空喊口号、开空头支票。各个学校的办学资源、师资队伍、生源构成、就业流向千差万别,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建构并落实新的教育理念。

二、理念认知上的守“旧”—— 坚持人文精神

新闻专业教学在理念认知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并非说既有的理念全要抛弃。如果说最需要守住的“旧”理念,莫过于坚持人文精神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面对媒介狂欢的图景和渐趋功利化的大学教育,笔者认为新闻专业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坚守比一味创新理念还要重要。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及命运的关怀与尊重,超越功利,肯定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新闻专业主义一般强调的社会责任、公正客观、自由独立、追求真理等都来源于人文精神的演变。美国学者詹姆斯·凯里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指出:“新闻的天然学术家园应当是人文学科和人文取向的社会科学。”[3]“新闻教育应坚持人文精神的主基调。”[4]台 湾 政治大学传播学院的朱立教授认为大学新闻教育并非只是职业培训,不能用狭隘的眼光看待人文及社会科学。“新闻教育的目的不是只让学生直接去新闻业就职,而类似于通识教育,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并无不同。”“新闻实务能力是冰上之尖,冰上巨大底部是不被常人所见的。大学新闻教育就应该是培养学生奠定坚实的底部,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冰山之尖上。”[5]“上手较快而后劲不足”,这是业界对新闻专业毕业生最常见的评价。导致上述评价的原因就是冰山之尖看起来很美,而冰山底部并不坚实,学生固然可以熟练掌握一些新闻专业的技能与技术,但恰恰缺少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全面的知识架构,所以行走不远或境界不高。只有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熔铸人文教育和熏陶,才能使人文精神真正扎根在学生的心灵中,才能培养担负“社会公器”责任的媒体人。

在媒介融合时代,公民新闻的兴起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流程,新闻传播的主体已然发生变化。“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那么,新闻专业人才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中国传媒大学的胡正荣曾打过一个比方:人人都能跑步跨栏而你要当刘翔,公民新闻背景下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在专业二字上显出特别。如何专业?仅有采写编摄等基本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要有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有批判的眼光,能从海量信息中甄别判断,能多角度解读、全方位诠释,比别人深刻、比别人独特,而这些统统以人文素养为底色。

三、教学实践上的守“旧”——经典论著、经典案例不能丢

新闻专业的学生较之中文等专业,思想更活跃、个性更鲜明,而目前在校学生大多已是80末、90后,自我意识更加强烈,且伴随网络的成长,受“读图时代”的影响,他们大多易于接受新事物,视野宽宏,反应敏捷,喜欢看音频视频、刷微博,而较少愿意埋头读理论、读经典。另外,新闻专业对实践性能力的过度诉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功利化导向,也导致学生宁愿自己摸索“单反”“非编”,也鲜有耐心做冷板凳苦读枯燥的理论书。新闻理论教学却不能不先守“旧”,离不开对经典论著、经典案例的学习。如何结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引导他们去读理论知经典,汲取营养进而培育人文精神是新闻专业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教师要重视经典论著和经典案例在新闻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因为新闻姓“新”而忽视经典,因为新鲜资讯层出不求而忽略“旧闻”。除了新闻史类的课程必然要回归历史,《新闻学概论》等理论基础课也必须回到原点,重视对经典论著的导读、讲解和对经典案例的阐释,而新闻采访写作等新闻实务类课程也可以在对经典案例的解读中启发学生。经典之于当下的参照意义,恰恰是教师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注重实效、循序渐进。教师可以通过开列书目的形式,向学生推荐经典论著,并可适当进行读书交流、课堂讨论等,引导学生从“细读经典”中寻找对当下新闻的解读,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新闻学概论》课程一般在低年级开设,而需要配合课程进行研读的经典又很多。教师可以择取可读性较强的论著先行介绍,类似弗里德曼《媒体的真相——致年轻记者》这类的小册子,引起学生兴趣后再逐步深入推进。教师还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提出必读要求,并布置作业检查读书成果。

四、教学实践上的追“新”——新技术、新方法、新案例不可少

新闻专业的教学实践对追“新”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三方面:采用新技术、运用新方法、及时更新案例。尤其是新闻理论类的课程,要想让理论活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必须在这几方面下功夫。

以《新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以讲授为主,通过教师的讲授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这种方式有利于系统传授知识,脉络清晰,易于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但这种俗称“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弊处也很明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易被激发。还有的授课教师一本教案十几年,几个案例年复一年的重复,并非为了守住经典只是为了减少备课量而已,学生早已无法进入时代语境,难以理解陈年旧事的意义,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教师要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模式,可以设计诸如《图说新闻》这样的环节,搜集最新热点新闻,解读媒体案例,以图片为主制作PPT,偶尔配以少量视频等与学生分享。尽量做到主题式、板块化,“软硬兼施、内外兼顾”(指硬新闻软新闻,国内国外新闻均有涉及),多种声音、述评结合。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较为欢迎,在对当下新闻、新鲜案例的解读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兴趣浓厚,也有助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热点新闻评说”类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分小组,选择热点新闻,进行话题评说,自己动手制作PPT,鼓励表达方式丰富多样有创意。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新闻专业学生尽快树立专业意识、找到角色感,培养关注新闻、解读新闻的习惯是有益的。而且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媒体手段,也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和效果。2012年6月12日,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网络新闻传播》课程的期末考试有3道题,其中有2道题都是由学生通过手机或ipad等移动网络终端上网完成。@张91580同学说:“全班70多个同学都在用手机上微博参加考试。今天这个#微考试#或许是我长这么大最有趣、形式最独特、方式最前沿的一次考试。”[6]这样的创新之举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有益尝试,也强化了学生对新媒体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强化了对微博等新媒体的操作和运用。

五、结束语

新闻专业教学的特殊性用追“新”和守“旧”来概括显然是简单化的处理,但却不失为一种简洁明了的表达。新旧之间纵横万千,“新”不能不追,“旧”更不能不守,追“新”与守“旧”需二者兼顾、不可偏废。

在新媒体风起云涌、媒介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专业教学提出新的要求。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文精神为主基调,以专业技能为主方向,培养跨媒体融合型人才,新闻专业教学任重而道远。

[1]蔡 雯.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90.

[2]郑晓华,杜 娟.安徽地方本科高校新闻教育现状及困境[J].滁州学院学报,2011(8):89.

[3]潘忠党.新闻与传播之别——解读凯里《新闻教育错在哪里》[J].国际新闻界,2006(4):14.

[4]张 昆.新闻教育应坚持人文精神的主基调[J].新闻与写作,2010(6):82.

[5]郭 平.新闻教育的“学”与“术”——访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朱立教授[J].当代传播,2010(1):79.

[6]张 建.微孝试[EB/OL].http://weibo.com/zhang91580,2012-6-12.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媒介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