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元素在我国动画创作中的创新与发展
2012-08-15胡娟
胡 娟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论传统文化元素在我国动画创作中的创新与发展
胡 娟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在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能携刻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始终是那些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彩动画作品。中国动画创作者应该立足于本土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滋润之下,拓展动画的创作空间,丰富动画的创作风格,提高动画作品的质量,设计出有特色、有内涵的现代感、艺术性强的动画作品。
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人在其成长的历程中,大抵总会有一个生命阶段和动画发生亲密的联系。七八十年代的人应该不会忘记机智勇敢的孙悟空、有情有义的哪吒、聪明可爱的人参娃娃等这些鲜活的卡通形象,在那个物资信息比较单一地年代,这些卡通人物丰富了一代人的精神世界。而这些形象突出、个性分明的卡通形象在铺天盖地而来的国外动画冲击的下,仍能携刻于我们的记忆深出,归根结底是与我们自身传统文化情结分不开的。
我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为我国早期的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有通过一幅幅优美的水墨画所组成的水墨动画片,有吸取了中国皮影和民间剪纸等艺术特点的剪纸片,有用木刻而成的木偶片,有用硬纸片折成各种造型的折纸片……这些表现手法无疑展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动画电影也因此曾一度在国际上享有“中国学派”的盛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逐渐倾向于长卷发、蓬蓬裙、变形金刚等这些“洋造型”,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传统文化似乎也成为“落伍”而被我们抛之身后。如今,国外动画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的动画市场,而中国动画却很难走向世界,人们这才意识到一味的模仿追随并不是中国动画发展的最佳途径,只有立足于本土文化将本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造出体现本民族文化特质的动画,才能经久不衰。因此,怎样才能通过正确的借鉴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动画设计,成为当前中国动画创作者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元素对动画剧情设计的影响
剧情设计对与整个动画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决定着动画作品的思想水平与社会意义的深度。如果没有一个让观众关注的题材,没有一个能深深吸引观众的故事情节,即使这部动画作品能够顺利制作成功,也失去了原本的创作目的和意义。所以,在进行动画剧情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选题的目的性和现实意义,一个好的故事情节是一部优秀动画作品必备的前提条件。[1]
中国动画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曾被称为“中国学派”,这主要与它内涵的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和文化底蕴分不开的。一直以来,中国的动画取材立意一贯倾向于“道德主题”和“人格建构”两个教育鲜明的主题,这是对传统文艺教化救世思想的一种自然继承。[2]传统历史题材中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寓言、谚语、成语故事以及儒家文学、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都可谓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且都承载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寓教于乐”精神,这些传统文化既为中国动画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中国动画的立意取材形成独树一帜。例如早期动画片《哪吁闹海》、《大闹天宫》、《半夜鸡叫》、《三个和尚》等作品,都曾获得很大的成功。而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正是从传统文学中所提炼出的。创作者在保留原作的真实性下进行了合理的改编,再通过与动画制作技术的结合,从剧情编排到动作设计,充分地表现出角色的内在性格,达到了比原作表述更完美的效果。这些正是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素材的拓展与运用,在寓教干乐的同时,又拓展了人的想象,从而使动画片最终获得了成功。
“创新”是值得每位艺术创作者大力提倡的。然而,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改编中,也存在着由于对历史文化和民众意识的理解的不全面,导致作品在改编过程中脱离了历史真实性,出现了让观者不可理解的故事情节。[1]106由此可见,创新就必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那么创作出的传统动画片就会出现很多匪夷所思的问题。例如动画片《花木兰》,它是一部通过诗歌进行改编的动画片。花木兰的人物故事形象可以说是中国人人皆知。而这部由美国改编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在中国上映后,几乎丧失了整个中国市场。该片在剧情编排上,非但没能把花木兰的英雄形象表现出来,反而在很多情节设计上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故事的真实性。如片中皇上从龙椅上下来拥抱木兰,这个情节的设计是令很多中国观众难以接受的,制作者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来表现战争胜利的喜悦,和男女平等的观念,忽视了故事本身的民族性,从而使影片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背景,使中国观众从传统情感上无法接受。所以,我们在对传统文化剧情的改编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真实性,要对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进行认真分析和了解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对传统文化剧情进行合情合理的改编,才能创作出合情合理优秀的剧本。
二、传统文化元素对动画造型设计的影响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一部动画作品成功与否与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3]在设计时一定要对动画角色进行准确定位,依据动画故事背景中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特征,深入挖掘角色的个性,进行对角色的全方位设计。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动画片创作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通过对动画角色的外形和性格特征的塑造来完成动画的角色设计。从动画艺术设计角度来看,它不单单是一个视觉符号,它还具有深刻的内涵,包括人格魅力和气质因素。[3]62因此,我们在进行角色造型设计时不能只注重角色的外形与轮廓,还应该考虑其身份与性格,这就要求设计者应根据角色的生活习性,运用形式美的造型法则来进行动画角色创作设计。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片《大闹天宫》,这部作品在创作风格上体现出浓郁的中国古典装饰风格与民族特色,作品中角色造型,无不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孙悟空的造型设计就是吸取了我国京剧表演艺术中人物的夸张的服饰和脸谱的造型;而巨灵神和四大天王的造型设计则取材于中国的门神。同样,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也是集传统文化精髓为一体,如在动画场景造型上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的特点;在人物造型上则借鉴了古典服饰等特色,使《哪吒闹海》这部影片获得了巨大地成功。
除此之外,《三个和尚》也是一部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该作品从故事取材、音乐配置和叙事手法上都体现出浓厚的中国特色。从作品的场景造型到人物造型,《三个和尚》都有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整个作品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画进行创作,片中的大小景别均是通过中国水墨山水画的造型风格来表现;人物表现也极具个性,寥寥几笔,便使其神情俱现,充分地突显出中国画的表现力。
宝贵的传统文化元素曾为我国早期的动画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灵感,为中国影视动画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时至今日,动漫大片《功夫熊猫》的巨大成功,主要是因为我国民族元素在该片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上的成功运用,这也再次验证了在动画创作中传统文化元素这种不容忽视的作用。该片将中国特有的“熊猫”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类动物”等角色,加之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武术”相结合,把角色特点塑造的淋漓尽致。总而言之,一部动画片的角色造型设计关系到动画片最终的成与败。在创作动画角色时,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恰当运用,加强角色的民族特色风格,更能让动画片引人入胜,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三、传统艺术元素的动画表现形式的影响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等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样式,它们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深深地中华传统的文化印记,曾为我国早期的动画片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来源。[4]
在动画作品创作时,如何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是每位动画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这可以反映出动画设计者多方面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动画中最能直接彰显民族特色的方式,将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合理地溶入动画创作中,这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中国独一无二的水墨动画和剪纸动画。前者主要借鉴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后者则是借鉴于中国民间剪纸和皮影戏。在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中,皮影、剪纸和年画的色彩的单纯、强烈,造形夸张、简洁,非常适合动画的造型,也符合动画的运动方式。例如,在动画片《老鼠嫁女》中,动画艺术家将的剪纸这一艺术形式直接运用到动画创作中,用动画的艺术语言及表现形式赋予其新的艺术效果。让观众在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时,还能获得形象鲜明的视觉效果。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供我们借鉴和吸收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元素数不胜数。但是在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杜绝两种错误观念:一是直接拿来主义,即对传统艺术元素不假考虑地直接运用,毫无创新。二是全盘否定观念,即对传统艺术元素的全盘否定。我们提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和吸收,不是提倡把传统文化元素照单全收,应该在此基础上加之自身理解与认识进行再创作,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动画片就是借鉴于齐白石的墨趣制作而成的,动画创作者通过对齐白石墨趣的理解和认识,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动画艺术结合的相得益彰,观众在欣赏精彩的水墨动画故事同时,还可以欣赏水墨淋漓的动画场面。象这样的作品不仅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四、加强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科技的进步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更为便利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如今,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被广泛运用在现今动画创作中,即丰富了动画视觉的表现形式,又能为传统文化元素注入新的活力,当下比较成功的动画片大都是运用了二者的结合。尤其在制作方面,数字技术更能表现场景的空间层次、透视感和真实度,也更能表现出场景中梦幻般的意境。如动画片《宝连灯》、《恐龙》、《十二生肖传奇》等,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画面的质感和环境氛围的营造几乎达到实物的清晰程度,既完成了动画与实景完美结合,又丰富了影片的视觉效果,这些作品在营造了视觉奇观的同时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然而,动画中真正能保持生命力的是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艺术内涵。现今,有不少人批评我国现今的动画创作是“伪原创、唯技术、乏使命”,这主要是源于我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导致作品缺乏民族底蕴。在动画创作中过于注重外在技术层面的突破,而淡化了对动画创作中内在传统文化的诊释,最终创作出没有灵魂的作品。[5]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喜欢高科技的表现手段而丢弃了传统文化元素,那样将会丧失动画的朴素性。在动画创作过程中,技术永远是服务于故事的,只有通过合理运用高科技手段来衬托动画内容,使内容大于形式,才能使动画作品内涵有所发展;反之,如果技术手段运用不当或泛滥,带给观众只能是纯粹的高科技展示。
在动画创作的过程中,我们提倡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但不等于提倡把传统元素一成不变地运用。要善于在传统文化元素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展现出更出色的艺术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必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著名动画家曲建方就曾指出,中国当前动漫创作中存在“三缺失”的现象,即缺乏生活观察、缺乏传统文化考察、缺乏个人思想修养。[3]当下,我国原创动漫作品中最为突出的弱点就是缺乏传统文化考察。如果不能够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那么创作出的传统动画片就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中国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供我们挖掘。中国动画要发展,就必须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营养。缺失民族特点的动画,也就缺失了在国际动画界的民族地位,更不要谈与其他国家动画进行交流与互补。[6]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掌握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只有很好地继承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才能创作出有别于其他国家,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中国动画。
[1] 贾涛.传统文化在现代动画设计巾的合理应用[J].艺术与设计.2010,(3):106.
[2] 石凌空.浅析我国动画剧作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J].民族论坛.2010,(10):56.
[3] 李娜.传统民族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1,(5):62.
[4] 刘洋.论动画电影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美术大观,2011,(3):74 .
[5] 刘畅.传统文化艺术对当代动漫设计发展的影响[J].影视制作,2010,(4):27.
[6] 胡媛媛.论中国动画艺术设计中的民族化走向[J].美与时代.2008,(6):74.
On Traditional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Creativ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imation
Hu Juan
In the course of Chinese animation art development,those wonderful animation works refle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leaves a deep impression in people's mind.The designers of Chinese animation should focus on local culture and broaden their horizons on creative space of anim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s.They should enrich the creation styles of animation,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s and design animation works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modern connotation and artistic features.
traditional culture;innovation;traditional culture factors
J20
A
1673-1794(2012)01-0038-03
胡 娟(1979-),女,安徽六安人,讲师,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及数码艺术设计。
201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