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作室制”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
2012-08-15粟亚莉
粟亚莉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美术系,重庆 400067)
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在教学方面有自身的特性,其人才培养目标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设计人才。“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模式是根据室内设计职业岗位需求,以项目课程为载体,以工作室为途径,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一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
1 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普遍提高,与室内设计相关的人才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因此室内设计专业成为各大院校竞相开办的热门专业”。[1]全国有两百多所高校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其中,高职院校占一半以上,每年毕业于艺术院校高职专科学生,在重庆就有1千多人。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但实际情况是,大量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并不能马上胜任自己的岗位,常常需要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才可以承担实际工作,这就对室内设计人才提出了更新更全面的要求。高校职业艺术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调整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能迅速上岗,使得企业满意、社会肯定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教学重点。
高职高专是我国教育体系里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技能性要求较高;二是面向具体职业的实用性较强;三是职业的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工作表现出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由原来单纯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向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综合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这一转变,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体现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标志。
2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实施“项目工作室制”的必要性
2.1 行业发展和高职特点,对室内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部在教高2006116号文件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也要求有更多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在高职室内设计教学中实施“项目工作室制”是符合行业的需求和高职的特点。“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室内设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中的室内设计专业着眼于培养具有极佳综合素质和全新专业设计理念,并能与国际接轨的优秀设计人才。”[2]
2.2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室内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有自身特点,其培养目标是以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人们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设计人才。但从现在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来看,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思想陈旧、理论教学内容多,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等问题。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虚拟命题方式”作为单元课题训练,不考虑实际环境,这样的教学方式流于表面,几年学习下来,学生大多停留在图纸阶段,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没得到真正锻炼。旧有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应充分、完善、系统的结合高职教育,针对室内设计行业工作的实践,探讨更有利于高职室内设计课程发展的教学新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将学习和实践工作融为一体,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设计人才。
3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制”的实施
3.1 “项目工作室制”特点
“项目工作室制”是根据室内设计职业岗位需求,以项目课程为载体,以工作室为途径,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一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教学中导入真实项目,借鉴企业的管理和岗位职业素质要求及工作流程进行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工作过程的体验和职业情境的熏陶,从而真正主动地掌握就业所必备的技术知识和职业能力。目前,各类高职院校对实践性教学都很重视,意在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室内设计教育更应如此。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专业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行业知识、创新能力及结构素质,加强实际操作能力、设计施工能力,以突出高技能应用型才的培养。
3.2 “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用
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就必须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应该根据室内设计专业的实际特点,以市场为依托,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建立,推进“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掌握主观创造思维方法和专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立“项目工作室制”。在单元课题训练中,以参与实际项目的方案设计作为课题训练,实行专业教师负责制。以教师承担的实际设计项目为平台,教师采取任务书的形式将课程内容合理地分解为一个或数个真实项目,建立“工作室”通过真实项目的导入展开教学,为学生提供新的实践平台,开展真实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直接参与项目设计、项目投标和项目施工,让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工作氛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团队精神和参与意识得到充分训练。并且教师置身于学生之中,参与讨论、研究,师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而是相互交流与共同学习。在和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环境氛围里,把教学实践切实地融合到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讨论、探索中学会思考和创造,获得有价值的经验积累,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在教学评价方面采用“课程展示制”,将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及学生完成的项目作业集中展示出来,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客户选择的方式,侧重于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学习成果,感受和体验项目工作室制的精髓。”[3]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和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结语:在新的形势下,高职室内设计教育只有根据室内设计岗位工作体系构建教学体系,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深化课程改革,才能逐步形成职业型、开放性、立体化的设计教育格局,在教学中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变化,更好地培养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新型高职室内设计人才。
[1]王鑫.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9).
[2]焦煜博.浅谈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J].包装世界,2010,(3).
[3]陈新,易希平.艺术设计类专业项目工作室制的探索与实施——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