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钱态度结构与测量研究述评

2012-08-15扶长青张大均刘衍玲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金钱态度维度

扶长青,张大均,刘衍玲

(1.湖北医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金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经济学中,金钱一般被描述为:“一种交换工具”、“一种价值的尺度”或“价值的储存物”……似乎从一开始,金钱就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出现,研究者逐渐意识到金钱除了作为一种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媒介外,在人们的心理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正因如此,学者致力于金钱心理的研究不断增加。20世纪初以来,社会学家开始思索人们对金钱所赋予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情感价值与意义。心理学家试图编制金钱态度量表,希望可以借此探讨个人金钱态度的差异。金钱态度已成为经济心理学、职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等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1 金钱的心理意义

金钱是商品交换的尺度,但在心理学家眼里,它的意义绝非如此。心理学家运用实证方法,关注着人们如何理解金钱所表征的符号意义,及由此所产生的体验和使用金钱的行为方式,还有金钱对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具有哪些影响等。

Wemimont& Fitzpatrick(1972)指出在生活中,个人赋予金钱失败、社会接受性、舒适安全等极为丰富的意义[1]。Goldberg 和 Lewis(1978)认为金钱包括安全感、权力、爱以及自由四种成分[2]。Lindgren(1980)发现金钱不仅融入人们的生活,也促使自我以十分微妙的方式与他人进行金钱比较的行为,比较的范围包含社会权力、品质、控制和自由[3]。Belk和 Wallendorf(1990)将金钱视为一种可投射领域(Projectable field),金钱不只是一种利于交易的货币,更是一种附有情绪的象征物(金钱有时对人而言是好的,有时则是邪恶的)[4]。Krueger(1991)认为金钱可被视为情感的转移物,并拥有丰富多样的情绪体验[5]。Lane(1991)认为金钱代表了人们的担心和焦虑,包括贫穷、害怕失败、道德罪恶感、社会疏离、怀疑行为及安全感等[6]。台湾学者蔡瑞华(2000)认为金钱是权力和控制力的象征,金钱引发某些负面态度和情感,金钱代表个人能力和成就,金钱在人际互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7]。Tatzel(2002)认为金钱代表了权力、安全、成就,甚至是爱与邪恶[8]。邱宜箴(2003)则认为金钱有自我肯定及负面的意义,而且在生活中必不可少[9]。

可见,心理学研究中,金钱绝非中性的商品交换的尺度,人们对金钱意义的认识是多层面的,它会引起人们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各种反应。金钱既能引起人们正面的(自由、爱、安全、动力、舒适、自我肯定、能力、成就、捐赠等)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也能引起人们负面的(可耻、不信任、失败、道德罪恶感、犯罪等)认识、情感和行为。因此,金钱所代表的心理意义要远远超出其现实的经济意义。

2 金钱态度的内涵

不同研究者赋予金钱不尽相同的心理意义,因此人们对金钱的态度也就千差万别。尽管如此,心理学家们仍试图给金钱态度一个明晰的定义来界定它的概念内涵。金钱态度是指个人对金钱的价值观念、金钱的伦理、金钱所代表意义的认知等(Yamauchi& Temler,1982)[10]。 金钱态度包括对金钱的信念和金钱价值(Prince,1993)[11]。金钱态度是个人对金钱相关事物所持的一种相当持久且一致的行为倾向,包含对事物的评价、感觉、及反应(蔡瑞华,2000)[12]。金钱态度是个人对金钱相关事物所持有的一种一致性与持久性倾向(林芳如,2001)[13]。认为金钱态度指个人对金钱的价值观、伦理观等方面(钟志从&魏秀珍,2003)[14]。金钱态度是指人对金钱相关事物所抱持的一种肯定与否定的评鉴,包括对金钱的价值观念、对事物评价、感觉及反应和金钱所代表的意义(邱宜箴,2003)[15]。金钱态度是个体对金钱的持久价值观或信念(徐淑敏,2007)[16]。上述概念大多是针对金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具体、单一内容进行定义,缺乏从整体上界定金钱态度,未能揭示金钱态度的丰富内涵。

大陆的研究者多从态度的概念来演绎金钱态度的内涵。金钱态度是个体对金钱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包括对金钱的认知、对金钱的情绪体验和由此导致的金钱行为倾向三个基本维度。在认知维度上,主要测查大学生对金钱的重要性程度的认识和评价;在情感维度上主要测查大学生由金钱引起的情绪体验;在行为维度上主要考察大学生面对金钱时的行为策略及倾向(扶长青,2009)[17]。金钱态度指个人对金钱及其相关事物所拥有的一种持久且一致的信念、情感和行为倾向,包含对金钱的评价、情感体验及行为反应等(王馨竹,2011)[18]。

3 金钱态度的结构与测量

3.1 金钱语意差异量表(Money Semantic Differential,MSD)

wemimont& FitzPatrick(1972)使用语义分析法(在一个7点评估表上列出40对形容词)来了解不同的人对金钱含义的看法[19]。经因素分析得出七个维度:①可耻的、失败的(shameful/failure),认为金钱是难堪、堕落、降级的来源,金钱带来了负面的价值;②社会接受度(social acceptability),认为金钱是一个好的东西,就像童子军的人格特质表征一样;③轻视的态度(pooh-pooh attitude),认为钱是缺乏感情的、不重要的;④邪恶道德的因素(moral evil factor),以道德的标准来评估金钱,认为金钱是负性的;⑤舒适、安全的(comfortable/security),认为金钱表示公平、实际、经济;⑥不受社会欢迎的(social unacceptability),认为金钱代表着封闭、保守,为社会所排斥;⑦保守的商业价值 (conservative business values),将钱的特性视为一种高度的机密。

Wemimont和FitzPatrick是金钱态度实证研究的先驱。这一研究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兴趣,他们设计了系列衡量金钱态度的量表。

3.2 金钱态度量表(Money Attitude Scale,MAS)

Yamauchi&Templer(1982)编制了金钱态度量表(Money Attitude Scale,MAS)[20]。原始题目 62 题,共分 5 个维度:①权力-名望(power-prestige),将金钱用来作为影响他人及衡量成功的工具;②保留(retention-time),使用金钱谨慎、有计划,对未来作财务规划;③不信任(distrust),对金钱的使用抱持犹豫不决、怀疑的态度;④品质(quality),金钱可换取较佳的产品或服务;⑤焦虑(anxiety),将金钱视为焦虑的来源也视为避免焦虑的来源。经信度、效度分析后选择了29题,并删除了品质这个维度,其中权力一声望维度包含9个题项,保持力一时间维度包含7个题项,不信任维度包含7个题项,焦虑维度包含6个题项。

3.3 金钱信念与行为量表 (Money Beliefs and Behaviors Scale,MBBS)和金钱过去与未来量表(Money in the past and Future Scale,MPFS)

Furnham(1984)对英国各个阶层、不同背景的人做调查后,编制了金钱信念和行为量表(Money Beliefs and Behavior Scale)[21]。 原始量表有 60 个题目,经因素分析后筛选出因素负荷大于0.40的题目有53个,采用7点计分法(同意/不同意)。包含6个维度:①着迷(obsession),对有关金钱的事物感到困扰;②权力 /花费(power/spending),以花钱反映个人的身份地位并以此作为权力的象征;③保留(retention),处理金钱的谨慎程度;④安全/保守(security/conservative),传统而保守地使用金钱;⑤匮乏不足(inadequacy),知觉金钱的足够程度;⑥努力/能力(effort/ability),金钱的赚取反映个人的努力与能力。该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84。

Furnham在此研究中还发展出金钱过去与未来量表,主要分为金钱使用的过去习惯和未来习惯两大部分,试图通过人们对过去与未来货币知觉和金钱信念的差异,借以了解过去家庭金钱经验对未来金钱的期望和忧虑程度两个方面的影响。

3.4 金钱伦理量表 (Money Ethic Scale,MES)和金钱喜好量表(The love of money scale,LOMS)

Tang(1992)基于需要层次理论、金钱态度量表(MAS)以及金钱信念与行为量表(MBBS),编制了人们对金钱伦理意义认识的多维度量表,即金钱伦理量表(MES)[22]。该量表以美国 249位全职工作者为被试,主要目的是研究美国团体、工作相关环境中人们的金钱态度、工作相关变量以及工作满意度等金钱组织行为的关系。原始量表有50个题目,经因素分析后剩下27题,采用7点计分方法。量表分为6个维度:①善(good),金钱是好的、重要的、有价值的;②恶(evil),金钱是可耻的、拙劣的,是邪恶的根源;③成就(achievement),金钱代表着一个人的成就,是成功的象征;④尊敬或自尊(respect/self-esteem),金钱使人博得他人尊敬,让人感到很体面;⑤预算(budget),处理金钱谨慎小心,完善规划金钱的使用;⑥自由及权利(freedom/power),金钱给人独立、自主、自由,金钱意味着权力。其中认知成分包括成就、尊敬/自尊、自由/权力三个因素;情感成分包括善、恶两个因素;行动成分包括预算一个因素。

Tang(1995)修订了1992年编制的金钱伦理量表,从原来27题的量表中抽取出12题,并把原MES从6个维度改为3个维度,称为Short Money Ethic Scale,仍保留三种成分:成功(认知成分);预算(行为成分);恶(情感成分)[23]。Tang 和 Kim(1999)又将Short Money Ethic Scale修改为只剩下6题,维度和成分不变的简单量表。这种新MES更简单、更短且更容易测试金钱的信念及行为,特别是测试及控管人才的进、训、留、用[24]。

Tang(2001)在一项跨文化的研究中,又将 MES修正为以下 15个维度:①好的、重要的(good/important);②邪恶的(evil);③赚钱(make money);④预算(budget money);⑤存钱(save money);⑥慷慨的 (charitable giving);⑦公平 (equality); ⑧成功(success);⑨权力(power);⑩受敬重(respect);⑪快速、便捷的(express);⑫快乐(happiness);⑬非内在的激励(no intrinsic motivation);⑭富有的(rich);⑮激励因素(motivator)[25]。

Tang(2003)为了研究需要,在MES的基础上研制了金钱喜好量表(LOMS)[26],LOMS 实际上是 MES的分量表。它是包括9个题项的三因素模型(富有、动机、重要性)。LOMS还采用过17个项目的四因素模型(富有、动机、重要性及成就)。

3.5 Lim 和Teo的金钱态度量表

Lim 和 Teo(1997)参考 MBBS、MAS、MES 编制了一个66项目的7点新量表(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共分 8 个维度[27]:①迷惑(obsession),包括了个体认为金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标等认知;②权力(power),即金钱能给人自主和自由;③预算(budget),反映了个体的储蓄习惯和预算能力,同时对价格十分敏感;④成就(achievement),代表个体认为金钱与能力和成就的关系;⑤评价(evaluation),包括将金钱作为评价和与他人相比较的标准;⑥焦虑(anxiety),代表对自我财务状况的保守;⑦保留(retention),代表了花钱决策困难并且感到不应该:⑧不慷慨(non-generous),反映个体对捐赠、施舍及借钱给他人等行为的认知。

3.6 金钱重要性量表 (Money Importance Scale,MlS)

Mitchell等 (1999)编制了金钱重要性量表(Money Importance Scale,MlS)[28]。 这个量表要比其它量表测量范围要狭窄一些。研究者编制这一量表是为了反映出个体在金钱重要性上的一些观念和行为。MlS包括7个分量表:①金钱价值重要性(Value Importance of Money);②个人对金钱的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 with Money);③思考财务问题的时间(Time Spent Thinking about Financial Affairs); ④财务问题的知识(Knowledge of Financial Affairs);⑤处理财务危机的灵活度 (Comfort in Taking Financial Risks);⑥处理金钱的技能(Skills in Handing Money);⑦把金钱视为权力与地位来源的程度(Money as a Source of Power and Status)。这些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3.7 国内学者编制的测量工具

杜林致借鉴Tang教授的金钱心理“三维度四类型说”设计了金钱心理问卷[29]。问卷包含42个题目,回答方式采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五点计分法。共有10个因子:反映金钱心理情感成分的“好、坏”,反映金钱心理认知成分的“成功、动力、尊重、富裕、公平”,反映金钱心理行为成分的“预算、挣钱、捐款”。10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 62.34%,问卷总体一致性系数为0.8442。

扶长青(2009)编制的大学生金钱态度问卷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分问卷,认知分问卷包括象征性、关系性、发展性、动力性、生存性5个维度;情感分问卷包括喜好、厌恶、焦虑、冷漠4个维度;行为倾向分为占有倾向、获取手段、支配方式、支配方向、预算取向5个维度。三个分问卷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均在 0.820 以上,总问卷信度为 0.839[30]。

王馨竹(2011)编制的金钱态度问卷共包含需求量、卷入度、象征意义、喜爱、厌恶、焦虑、获取能力、预算保留和支配方式9个维度38个题目。问卷各维度的 a 系数在 0.641-0.824 之间[31]。

此外,台湾学者林丽琼(1993)编制的中学生零用钱消费调查问卷包含3个维度:①对金钱来源的看法:依来源好坏分为“钱代表成功”和“人无横财不富”两类。②金钱使用态度:依金钱使用行为不同,分为“节约型”、“实际型”和“慷慨型”。③对有钱人的看法:根据有钱人权力运用结果的好坏,分为有钱人是“富而好礼”和“富而骄”两类[32]。蔡瑞华(2000)将金钱态度分为权力名望、金钱预算、不信任、焦虑和品质 5 个维度[33]。

从以上关于金钱态度结构和测量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金钱态度无法独立于个人价值观而存在,且金钱态度也不是只有单一的维度。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测量工具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局限,但在某些方面是存在高度一致性的。如金钱认知主要包括权力、成就、能力、成功、动力、尊重等,金钱情感主要包括焦虑、善(好)、恶(坏)等,金钱行为主要包括保留、赚钱(挣钱)、预算、捐款等。

4 结语

金钱心理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其中编制科学有效的金钱心理测量工具一直是研究者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MAS、MBBS和MES是三种引用率较高的量表,尽管如此,但都有不可回避的问题。MAS进行效度检验时,过多关注了金钱态度与精神病理学的相关,而忽略了金钱态度与一般社会信念态度的联系,其推广性还有待进一步确定;MBBS结构不够稳定,经后人验证,60个题目的量表经主成分分析后,只有15个题目符合统计学要求。最后形成了可解释总变异量53.6%,包含10个题目、3个维度的量表;MES前后测试结果相反,内部稳定性让人质疑。并且这三个量表从编制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但金钱态度易受时代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有效性值得商榷。国内的测量工具又大多借鉴西方,理论依据来源不同,编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也有差异,所获得的金钱态度结构及维度更不相同。

心理学本土化已成为当前世界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新趋势,心理测量学的本土化问题更是引人注目。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金钱也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变量,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总结经验,从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词汇学的角度编制适合评估各类人群的一般金钱态度问卷,无疑是必需和有意义的。

[1][19]Wernimont P F,Fitzpatrick S.The meaning of mone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72,56(3):218~226.

[2]Goldberg H,Lewis R T.Money madness: The psychology of saving, spending, loving and hating money.London:Springwood Books,1978.

[3]Lindgren H.Greatexpectation:Thepsychologyofrnoney.CA:WilliamsKaufmannIne,1980.

[4]Belk R,Wallendorf M.The Sacred Meanings of Money.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1990,(11):35~67.

[5]Krueger D W.Money meanings and madness: a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Psychoanalytic Review,1991,78 (2):209~224.

[6]转引自王晓彦,郑涌.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述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6):700~702.

[7][12][33]蔡瑞华.台北市国中生的金钱态度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8]Tatzel M.“Money worlds”and well-being: An integration of money dispositions,materialism and price-related behavior.Journal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2,23:103~126.

[9][15]邱宜箴.国小学童金钱态度量表之编制及理论模式验证.国立台中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3.

[10][20]Yamauchi K,Temler D.The development of a money attitudes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82,46:522~528.

[11]Prince M.Self-concept money beliefs and values.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1993,14:161~773.

[13]林芳如.国小学童金钱态度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台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

[14]钟志从,魏秀珍,陈彦玲等.小学生的金钱概念、态度与消费技能研究.家政教育学报,2003,4(2):20~39.

[16]徐淑敏,林麗华.国小高年级学童的金钱态度与消费行为.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20(2):1~28.

[17][30]扶长青.大学生金钱态度问卷编制及发展特点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8][31]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1]Furnham A.Many sides of the coin: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usag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84,5(5):501~509.

[22]Tang T L P.The meaning of money revisited.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2,(13):197~202.

[23]Tang T L P.The development of a short money ethic scale:Attitudes toward money and pay satisfaction revisited.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5,19 (6):809~816.

[24]Tang T L P, Kim J K.The meaning of money among mental health workers:The endorsement of money ethic as relate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job satisfaction,and commitment.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1999,28(1):15~26.

[25]Tang T L P.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money ethic scale: A cross-cultural study.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2001,15(4):10~14.

[26]Tang T L P, Luna-Arocas R, Sutarso T, Tang D S H.Does the love of money moderate and mediate the incomepay satisfaction relationship?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2003,19(5):12~15.

[27]Lim V K G, Teo T S H.Sex, money and financial hardship:An empiricalstudy of attitudes towards money among undergraduates in Singapore.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1997,18(4):369~386.

[28]Mitchell T R, Mickel A E.The meaning of money: An individual-difference perspective.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3):20~26.

[29]杜林致.金钱心理与不道德工作行为:管理人员和大学生比较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5~102.

[32]林丽琼.台北市国中生金钱观之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3.

猜你喜欢

金钱态度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比金钱更值钱的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二则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光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