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2-08-15肖怡
○肖怡
(广东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0)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肖怡
(广东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0)
近几年,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国内高校发展十分迅猛,但由于起步较晚,无论是创业教育内容,还是创业教育方法均处在探索之中。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有几十年历史,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其创业教育的内容设计和培养模式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创业教育 创业能力 创业文化
一、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回溯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正式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之前一些著名高校如哈佛商学院曾经尝试引入企业家精神的课程教学,虽然这一内容始终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为后来的创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期,百森商学院的以蒂蒙斯教授为代表的一些远见卓识者敏锐地预感到美国正处在一场“静悄悄的大变革”中,即所谓的“创业革命”,从而率先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新思维。由此,当绝大多数高校都还致力于为大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时,百森商学院便独树一帜地开始尝试创业教育,在未来人才身上植入“创业遗传代码”,培养适应“创业革命”需要的创业型人才。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生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出现了高失业和高通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严重缩小了大学生就业选择的空间,在获得工资性就业岗位受阻的情况下,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创业。此时,包括美国、日本、法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创业教育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大学生的创业行为。为适应大学生创业的知识需求,一些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开设了创业学课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外信息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并催生了一大批基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中小企业,也造就了当今无数的卓越企业,如微软、戴尔等。这些企业在随后的20年间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超过95%的财富都是由大变革中新兴中小企业创造的,这一事实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中小企业的认识,动摇了高校过去一直以来奉行的为大型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的教育理念,高校开始积极思考创业型人才培养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众多大学生创业者利用风险投资创造了企业奇迹,如Intel的摩尔、葛鲁夫,Mierosoft的盖茨、艾伦,惠普的休利特、帕卡德,Netseape的安德森,Dell的戴尔,Yahoo的杨致远等。这些创业者掀起的“创业革命”推波助澜,极大地影响了国外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并在美国迅速掀起了一股大学生创业浪潮。这一创业浪潮也迅速带动了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教育逐步从边缘走向中心。
目前,美国几乎所有高等院校均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体系。美国大多数大学的商学院都将创业学课程设为工商管理硕士的主修或辅修专业,哈佛大学、宾州大学等大学的商学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培养创业学方向的工商管理博士。许多学校还成立了创业学系,将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纳入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此同时,美国的这股创业教育潮流很快传入其他国家,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等迅速在高校普及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在全球掀起了创业教育的热潮。
二、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特点
经过近50年的发展,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断走向成熟,新的创业课程和学习模式不断开发,创业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创业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了诸多鲜明的特点。
1、以提升创业能力和素质为导向的教育目标
创业教育目标是创业教育的宗旨所在,也是创业教育内容和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过去,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主要集中在创业知识的传授,今天,更多的大学将创业目标集中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例如,百森商学院将创业教育目标定义为:“理论联系实践,通过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把学生时刻浸泡在创业思想和创业行为中,培养能够塑造创业机会、评估财务可行性、有创业心态的学生。”剑桥大学贾奇管理学院定义培养目标:“培养能够识别并抓住创业机会,或者创造机会的潜在创业者,促使他们增强能力,为有创业兴趣的人提供良好的背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商学院定义培养目标:“促使学生完成主修课程如工程学、生命科学、城市景观、政治学后对创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培育一批有创业热情的企业家。”创业教育目标的这种转变直接带来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改变。
2、系统的教学计划和各具特色的课程设计
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是实施创业教育的总体规划和行动指南。国外大学的创业教育计划大多是综合性的教学计划,其教学内容系统地涵盖了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和一系列知识与能力拓展课程。例如,百森商学院的核心课程包括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创业成长五大内容,非核心选修课程涉及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分析六大领域,充分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一些大学由于培养方向的不同,特地开设了一些差异化创业课程,如麻省理工大学的创业教育注重高科技创业;印第安纳大学Bloomington分校注重新企业创立和创新;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Baton Rouge分校注重家族企业、连锁经营以及妇女创业;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注重生命科学应用、大型机构创新和创业。
3、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有机结合
教育方式是实施创业教育活动的具体行动方案。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有着系统而完整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而且在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注重多种资源的整合,包括合作开发网络化创业课程、创业课程与课外创业活动整合、创业课程与各种创业援助整合、创业课程与创业研究整合等。上述整合内容可以基本概括为正式教育方式与非正式教育方式的整合。正式教育主要指课程教育,不少课程教学手段灵活,教学内容模块化,旨在系统强化学生的创业知识。非正式教育主要指大学设立的各种创业实践项目,通常称之为创业竞赛。许多高校的创业竞赛活动直接孵化出一批新企业,这种非正式教育对参赛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将创业意识深深根植在参赛者心中,非常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自行创业。为激励大学生踊跃参加各种非正式教育的创业竞赛,一些大学还设立了丰厚的奖金计划。如曼彻斯特大学则分设两类创业项目:一是针对创业主意的“初级创业项目”,向获胜者提供150—1000英镑奖金;二是针对创立新企业的“深度创业项目”,向获胜者提供2.5万英镑的创业奖金。
4、全方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蓬勃兴起还有赖于全方位的大力支持。许多大学都成立了创业中心或创新中心。这些中心能有效整合学校师资、经费和课程供给,并能跨越传统的学术边界,成为高校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纽带。比如,美国康奈尔大学于1992年成立了“创业精神和个人创业项目”(简称EPE),支持全校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和个人创业技能的提升,9所学院的院长组成EPE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和指导全校的创业教育活动。拉夫堡大学的创新中心是创新知识或技术型新企业与成长企业的商业孵化器,向创业者开放图书馆等学校的主要资源,提供办公场所、实验室各类办公服务以及各类咨询服务。杜伦大学的蒙特桥科技园区内创业者除获得各类办公服务外,还可在学校帮助下向当地政府申请相关资助。英国科学创业中心和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实际上充当着连接大学与外界关系的桥梁,在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国外政府、企业、媒体、非盈利组织等也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各种支持和援助,已经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创业支撑网络。
三、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创业教育必须破除功利主义思想,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强调,科学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探究的结论,而且需要学生形成探究的思维,掌握探究的操作程序,即让学生像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那样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大学生创业教育也应该遵循此原则,要打破快餐速成式的创业知识传教方法,由创业知识传授转向创业素质培养转变,着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心态、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在创业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创业实务教育和创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进取意识、风险意识、机会意识,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
2、创业教育必须打破专业限制,扩展到其他学院各个专业
成功创业并不仅仅是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的目标,也是其他专业学生的共同目标,一个成功的创业组织往往是由多个专业人才组合起来的,这样更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附属于斯隆管理学院,他们通过招收具有技术背景的学生来进行创业教育,这种跨学科的方式使得该院毕业生创办的大部分公司,能够应对市场风险并生存下来。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要打破专业限制,将创业课程面向所有专业大学生开设,积极推动不同专业的学生相互交流。在研究生教育层次,更需要招收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实现商业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3、创业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融合
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育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融合多种教学组织方式。常见的教学方式有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此外还应该尝试加入一些其他教学方式,如计算机模拟教学、多媒体视听教学、角色扮演、专题讲座、商业规划、项目研究、创业竞赛、现场实习等。因此,创业教育不能局限在校园内,必须走出去,寻求与社会的结合点,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从课堂教育延伸到课外教育,走向社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
4、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首先,高校必须重视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整体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有计划、全方位地在全校推进创业教育内容;其次,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积极从事创业活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资源和平台,建立学校创业教育中心,指导学生的创业活动和制定创业教育计划,开展各种创业竞赛活动;再次,高校要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研究成果转化成商业产品,鼓励教师自己创办公司,并带动学生共同创业;最后,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既要多方面争取校外支持,又要积极向社会推广学生的创业成果,为学生创业寻求各种资源。
[1]王晶晶等:全球著名商学院创业教育比较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1(7).
[2]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因及特点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7).
[3]乔明哲、陈忠卫:英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6).
[4]黄兆信等:美国创业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责任编辑:张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