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研究
2012-08-15彭建宏
○彭建宏
(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四台矿审计科 山西 大同 03701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引入逐步加大,呈现多元化和多渠道态势,致使财经领域的违法违纪现象不断出现。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财务控制不规范,传统的以“查错防弊”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无法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内部审计面临转型,必须转变审计理念,需要一种定位在监督、服务于经营管理、注重资产运行质量和经济管理质量评价的现代内部审计。实践证明,内部审计应实现下列转型:在审计定位上,应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应致力于维护财经法纪、服务于执行力建设、服务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和战略的实施;在审计职能上,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上,使内部审计由“检查系统”向“控制系统”转变,由检查纠错向评价、纠错、治理转变,由单纯监督专项监督与服务并重;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报表事项审计向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审计转变;在审计方法上,由事后审计专项事前、事中的全过程控制,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替代纯手工操作,强化审计方法,提高审计的科学性。要做好内部审计的转型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传统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与理念
内部审计是一项立足于企业,服务于企业,具有很强内项性的监督工作。内部审计由于受托责任的需要而产生,必然会随着受托责任的扩大而有所转型和发展。近年来,企业为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满足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内部审计应紧随时代的变化,顺应审计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寻求转型之路。因此搞好内审工作,作为企业及其管理人员来讲必须转变观念,认真履行监督和服务职能,着眼于预防控制,努力实现向管理效益审计转变,在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健全自我约束机制、防范经营风险、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内部审计只有转变观念,将审计工作重点转移到对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的关注上,组织开展业绩考核审计和风险型审计,才能提高效益,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内部审计必须由关注历史向关注现状转变,由关注结果向关注流程转变,由事后审计为主向全过程审计转变,才能实现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工作就是要通过转型,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经营者为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一项系统的经济监督活动,内审人员要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二、增强人员全面素质,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内部审计人员只有从学习、工作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打好内部审计的基础,做好审计工作。首先要明确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牢固地树立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服务、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认真落实内部审计工作的政策。其次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切实掌握经营活动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努力提高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审计工作转型的基本内涵、原则要求和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并要认清形势、关注热点、提高应变能力,将企业经济管理、控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等实施中的问题及时反映给企业行政负责人及上级主管部门,当好领导的参谋,真正地做好企业的内审工作,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积极提出改进意见,以求维护企业经济秩序、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和廉政建设、促使企业经济健康发展。
三、明确审计重点内容,拓展审计范围
在国外先进内部审计思想的推动下,我国内部审计理论已逐渐涉及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但实践中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仍更多的局限于财务报表项目的开展。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明显狭窄,内部审计工作仍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工作,监测重点主要限制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上不能给管理层提供有建设性的改善建议。因此,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由查错防弊向绩效型、风险型审计转变,要求内部审计更多地参与到管理中,提供更多的咨询服务。实现内部审计在实际工作中的转型应扩大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即以加强过程控制、防范风险和提高企业效益为目标,将内部审计工作渗透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各方面,从传统的财务收支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的扩展有助于让内部审计人员能更主动积极评价企业资源里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以及防范经营风险等,协助管理层改善管理。同时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应从以财务审计为主,转为兼顾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向内部控制评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等领域拓展,以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和效益服务。内部审计只有实现审计重点的转变,才能适应现阶段企业管理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规避经营风险的积极作用。
四、转变传统工作职能,提高审计质量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应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同时提高审计质量,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加强审计质量的控制:审计部门自我检查审计工作记录和审计报告等,审计人员之间相互评议,从格式规范、内容水平和细节管理上加强审计质量的控制;完善内部审计复核、质量监督检查和过错追究制度,开展审计质量考评工作,防范审计风险,从制度体系上促进审计质量的整体提升;充分利用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完善内部审计制度,降低审计风险。二是跟踪审计,定期对上季度审计问题进行查处和纠正,同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对存在的审计问题逐项督促落实整改,限期整改,提高被审计部门对审计结果改进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审、帮、促”的作用,提高审计质量。
五、改进审计手段,合理运用信息系统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会计电算化日益普及,审计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快,计算机审计已逐渐成为主流。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企业对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应用仍不太普及,使得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同时,由于当前煤炭企业大多是跨地区、跨行业经营,部分煤炭企业甚至将业务拓展到电力和房地产等领域,这些都对煤炭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形势,我国煤炭企业应合理运用信息系统,改进审计手段,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审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运用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能有效监控与评价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会计工作等的有效性,同时对企业资金流进行密切跟踪,帮助企业风险的评估,促进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创新审计方式,实现数字化审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加快,要求审计人员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以会计核算软件数据库为基础,以规范、准确、效率为目标,以流程为主线,重点解决好远程审计、在线审计和实时审计等问题,合理利用数字化审计,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为实现全面审计提供了可能性。跟随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快数字化审计,是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加快内部审计转型的趋势。
六、注重后续审计,巩固审计成果
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重要体现,要提升审计报告的应用价值,不仅要注重审计检查更应注重审计分析,不仅要注重问题发现更应注重原因分析。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将其在审计过程中得到的信息随意进行披露,保证以客观、公正态度参与审计项目,赢得被审计者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形象,要注重在审计中做到: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对重点问题查深查透,找出深层次的原因,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处理处罚行为。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缺少完善的后续审计工作,不能真正体现内部审计的目的和价值,内部审计结果不能发挥真正的效用,有损内部审计的可信度和威信。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将自身的职责充分体现在审计报告中,加强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披露和纠正,强化自身在审计报告建议中的作用,使内部审计报告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和内涵,维护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形象。同时注重后续审计工作,根据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和帮助被审单位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后续审计或审计回访的方式,以巩固审计成果,促进审计成果的运用,切实解决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
七、培养集体意识,发挥团队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要重视调动每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让每位审计人员轮流当主审,不停地变换角色,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同事间的凝聚力,更能激发大家的热情,发挥团队的积极作用。
近几年,国家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把推进内部审计转型发展,作为内审工作改革发展的主线,取得较大的进展。伴随着我国煤炭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煤炭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化管理的推行,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煤炭企业内部审计为适应新形势下大发展要求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在积极拓展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传统审计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内部审计的战略转型与发展,已取得不少的进步。因此,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审计工作面临的工作环境不断变化,社会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工作更需要通过转型不断创新发展,强化审计免疫系统建设,用新的理念指导和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
[1]王颖怡:浅议内部审计的转型[J].新会计,2009(2).
[2]魏晶晶、万经花:内部审计转型措施浅探[J].财会通讯,2010(1).
[3]闵代军:试论煤炭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