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保障安徽企业用工的长效机制
2012-08-15胡功杰
○胡功杰 闪 辉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加快构建保障安徽企业用工的长效机制
○胡功杰 闪 辉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随着“用工荒”从东部向中西部蔓延,作为劳动力大省的安徽也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在分析当前安徽企业用工特点和劳动力供需趋势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企业缺工将趋向常态化,并从稳定供给、控制需求以及实现供需有效对接的角度,提出保障安徽企业用工的对策措施。
农民工 用工荒 长效机制
近年来,随着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安徽正在从传统劳务输出大省转变为用工大省,企业用工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中长期看,“十二五”时期,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由“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剩余”,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预计“十三五”期间,劳动力总量失衡矛盾开始显现,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基于企业缺工将趋向常态化,必须加快构建和谐稳定的企业用工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劳动力有效供给,推动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一、当前安徽企业用工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徽劳动力供需矛盾凸现,用工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用工形势日益严峻。
1、需求增长迅速
近年来,随着皖江示范区获批,各地因势利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企业用工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对一线生产操作工数量大幅增加。以郎溪为例,“十二五”期间,全县工业企业新增用工需求15万人,而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仅为17.2万人。
2、结构失衡严重
企业普工缺,技校招生难,据调查,全省60%的中小企业存在普工缺口;而合肥27所技工学院有九成招生遭遇“吃不饱”。就业培训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缺少专业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农民工没有吸引力。据调查,安徽省农民工中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的高达48%。同时,大城市本科生“就业难”与小城镇“人才荒”问题并存。
3、人员流动频繁
调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头脑灵活,精力旺盛,却不能脚踏实地工作,既不能干技术活,又不愿干建筑、流水线等艰苦、枯燥的基础性工作,走马灯式跳槽并不鲜见。据2011年底开展的中小企业用工问卷调查,劳动者流动性过大成为当前招工难的首要原因。
4、市民保障缺失
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虽然在城镇非农产业就业,却面临子女就学、住房、社保等体制性障碍,不能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造成“半城市化”现象。农民工融入城市困难,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无序、频繁流动,既导致了企业“用工荒”,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5、剩余潜力待挖
安徽省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与非农产业生产率差距高达1∶3.9,远超过欧美等国1∶2的水平;产业化水平落后,安徽省农民人均粮食产量排全国第15位,但农民人均一产增加值排全国第23位,仅相当于全国的77%,农业生产不发达导致农村人口难转出。
6、出省比重过高
据安徽省人社厅统计,2011年全省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370万人,其中出省转移就业920万人,占全省农民工总数的67.2%。
二、未来安徽省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徽省劳动力供需在“十二五”时期面临重大转折,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上升将逐步成为常态。
“十二五”时期,全省劳动力供需基本平衡,农村适龄劳动力供需同步减少。据测算,到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6047万人,其中适龄劳动人口4414万人;而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地区生产总值10%的增长目标,到2015年需劳动力4317万人,总体看,“十二五”期间全省劳动力供需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从农村劳动力供需情况看,到2015年,农村常住人口逐步下降到3023万人,适龄劳动人口2207万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用工需求稳步减少,农村需劳动力1491万人,农村可转移劳动力从2010年的850万人减少为716万人。
“十三五”时期,全省劳动力供需将由结构失衡转向总量失衡,农村可转移劳动力大幅减少。2015年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全省劳动力供给增速逐步放缓,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6138万人,其中适龄劳动人口4395万人;而劳动力需求为4492万人,供需缺口达到97万人,劳动力总量不足矛盾凸显。从农村劳动力供需情况看,到2020年全省农村适龄劳动人口1978万人,而农业用工需1432万人,可转移劳动力546万人,与2010年相比减少304万人。
三、应对“用工荒”的政策措施
为应对系统性的“用工荒”,必须提早准备,因势利导,切实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确保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
1、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产业工人的能力和素质,是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治本之策。“十二五”期间,各地应把职业技能培训与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以产业用工需求为导向,构建政府主导、校企联合、社会参与的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根据全省产业布局,建设合肥—芜湖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马鞍山—铜陵金属材料、安庆—池州化工和纺织服装、淮南—蚌埠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皖北矿山机械和现代农业、皖南—大别山文化旅游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等若干特色职业教育和实训基地,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多种途径加强职业教育。一是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建议整合政府培训资源,调整城市教育费附加使用范围,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职工教育经费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积极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和引导民间投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二是探索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引导校企联合编制教材、联合开展实训。三是以城乡未升学毕业生、城市外来流动青年为重点,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
2、营造宜居宜业社会环境,健全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的体制机制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稳定产业工人供给的制度保障。目前,安徽省农业生产率仍然偏低,农业劳动力可转移的空间较大。据测算,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将能够释放约150余万剩余劳动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改善物质装备条件,更多地释放农业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农村集中式、互助式养老和托幼模式,充分挖掘农村剩余劳动潜力。同时,建议按常住人口配置城市公共资源,增加面向农民工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供给,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益,让农民工在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方面享受与市民完全平等的待遇,使农民工能够在城市生活下来,真正转变为产业工人。
3、把握技术管理创新趋势,建立高效合理的企业用工机制
加快技术进步,改善企业管理,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人力资源高效利用的根本途径。2011年,安徽省用工紧张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四个行业用工需求人数占总需求的74.3%;用工紧张岗位主要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因此,需要顺应资本、技术和先进管理逐步替代劳动投入的产业发展规律,支持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企业,加大设备、技术投入,加快资本技术替代进程;鼓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优化作业流程,减少过度用工需求;引导传统服务业企业降低性别、年龄、学历等招工门槛,努力减少人力资源高消费,积极探索临时工、季节工、承包工、小时工、派遣工等用工新方式,建立高效灵活的企业用工机制。
4、坚持以人为本企业理念,形成互利和谐的新型劳资关系
以利益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促进员工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紧密结合,是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顺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新趋势,稳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工资与通胀、企业效益联动的正常收入增长机制;改变企业的产权结构,探索让中层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持有企业股份;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改善工作环境;依据岗位特点与要求,尽可能探索工种轮换机制,尽量减少员工工作枯燥感;营造企业文化,组织开展工业旅游、带薪休假,提高员工幸福指数。政府部门和工会应在平衡“资强劳弱”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三方协商机制,加强劳动合同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5、加强正确舆论宣传引导,树立有利于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价值观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宣传引导,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是改善企业长期用工环境的社会基础。目前,受传统价值观影响,大部分学生片面追求“上大学”、“做白领”,不愿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实用技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素质偏低,跳槽现象较为普遍;不少求职者不肯接受“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等灵活就业方式。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文艺作品、出版物、网络等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广泛宣传“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勤劳致富、按劳取酬的财富观和与时俱进、理性务实的就业观,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农民工创业园和大学生孵化基地建设,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1]辜胜阻、李华:以“用工荒”为契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J].中国人口科学,2011(4).
[2]郑秉文:如何从经济学角度看待“用工荒”[J].经济学动态,2010(3).
[3]蔡昉:“民工荒”现象:成因及政策涵义分析[J].开放导报,2010(2).
[4]李洁:转型期“用工荒”现象不断升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理论月刊,2012(2).
[5]金三林:农民工现状特点及意愿诉求——基于对7省市农民工的调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