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经济增速放缓期降低现代物流成本途径

2012-08-15孙凤山

当代经济 2012年9期
关键词:物流业物流成本

○ 孙凤山

(芜湖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分公司)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资料显示,从2003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高点是在2007年的第三季度,增长速度是14.4%,从第四季度起开始下降,到2011年第四季度,增长速度是8.9%。以中国的投资、消费、需求等数据作为例子判断,中国2012年的增长速度肯定低于8.9%。换言之,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比2011年低。与经济增速相对应的物流成本却一路上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8.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该费用与GDP的比率达到17.8%;2010年全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与日俱增、居高不下的高成本极大压缩了现代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在经济增速放缓期,现代物流企业降低成本比任何时期更为重要和迫切。

一、我国现代物流成本的现状

现代物流成本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囊括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上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具体包括订货费用、订货处理及信息费用、运输费用、包装费、搬运装卸费、进出库费用、储存费用、库存占用资金的利息、商品损耗、分拣、配货费用以及由于交货延误造成的缺货损失等。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的多少。因此,如何以最少的物流成本“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产品送到适当的地方”,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降低物流成本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至11月,全国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升28.4%。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8.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该费用与GDP的比率达到17.8%;2010年全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专家预测,2012年中国物流行业增速将进一步放缓,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将维持在18%左右。

近年来,伴随着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物流成本一直呈现上扬态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仅以土地使用税为例,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大型城市的土地使用税年税为1.5—30元/平方米,较2006年前的0.5—10元/平方米大幅提高。普遍来看,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增加了3倍,一些仓储为主的企业土地使用税一下增加了十几倍,经营倍感压力。此外,物流链上各个环节的收费乱象,也导致物流成本急剧加大。对于各项乱收费问题,一位业内人士估计,目前路桥费约占到整体物流成本的30%以上。甚至出现“从广东送货至北京,成本高于送至美国”的现象。物流业内人士表示,如过路费降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也将随之下降3-4个百分点。与我国的物流成本相比,美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二十世纪90年代保持在11.4%~11.7%范围内,进入二十世纪最后10年,这一比重有了显著下降,由11%以上降到10%左右,甚至达到9.9%。

目前,我国物流要素分割在各部门、各领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物流市场,“大而全”、“小而全”的情况十分突出。统计资料表明,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粗放型经营,经济运行质量较差,效率很低,货物自运车辆占全社会运输车辆达70%,空载率为37%,每年因装卸运输不当的损失达500亿,保管不善的损失达30亿,物流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达40%以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极大地压缩了物流企业利润空间,直接影响物流企业效益。在成本攀升的巨大压力下,物流业平均利润率水平已降至4.4%。另一方面,物流服务价格提升空间却非常有限。以2011年11月为例,大中型公路运输企业货运价格环比仅上升1.4%,同比上升4.2%,中小型企业货运价格低位波动。预计,2012年全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为11%和13%,低于2011年12%和14%的增速。但我国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来40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毋庸置疑,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关键在于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生产性服务业,根本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值得欣喜的是,全国各地发展现代物流风起云涌。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到2015年,基本建成合肥物流圈、皖江外向型现代物流产业带、沿淮物流产业带三大物流区域;构筑合肥物流枢纽、芜(湖)马(鞍山)物流枢纽、安庆物流枢纽、蚌埠物流枢纽、阜阳物流枢纽等五大物流枢纽。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水平大幅提高,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左右;物流整体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全省生产总值比率下降1个百分点,使现代物流业成为安徽省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二、降低现代物流成本的途径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降低现代物流企业成本不仅能够直接提高物流业利润率、降低与GDP的比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而且能够使现代物流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有以下途径。

1、取得政策支持

认真贯彻落实现有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进一步提请制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突出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兼并重组,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日前,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2012年物流业将迎来多项利好政策,其中包括物流业土地使用成本的降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透露,目前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调整方案已基本形成,降低使用成本的政策可望近期出台。

2、创新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大力创新物流管理体制,变传统物流为现代物流,变物流自理为物流代理,变企业物流为物流企业,优化物流供给,引导物流需求。加强资源整合,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企业的现代化。建立政企分开、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物流综合管理体系,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规范运输、货代等行业的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仓储企业经营体制,推进仓储设施和业务的社会化。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地区封锁,依法制止和查处滥用行政权力阻碍或限制跨地区、跨行业物流服务的行为,促进物流资源的规范、公平、有序和高效流动。

3、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煤炭、铁矿石、铜矿砂、水泥熟料等物流体系。围绕钢铁基地建设,建立钢材及深加工产品物流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促进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壮大。立足粮食、棉花生产优势,加快发展粮食、棉花现代物流,推广散粮运输和棉花大包运输。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村物流体系。物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投入。要加快发展民营物流企业,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对列入国家和地方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其通过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增资扩股、企业兼并、中外合资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对涉及全国性、区域性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中央和地方政府可根据项目情况和财力状况适当安排中央和地方预算内建设投资,以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或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支持,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

4、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自由贸易区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等平台,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相互进一步开放与物流相关的分销、运输、仓储、货代等领域,特别是加强与日韩、东盟和中亚国家的双边和区域物流合作,开展物流方面的政策协调和技术合作,推动物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国内物流企业同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提高物流业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程度。加强国际物流“软环境”建设,包括鼓励运用国际惯例、推动与国际贸易规则及货代物流规则接轨、统一单证、加强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体系建设等。建立产业安全保障机制,完善物流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继续促进外向型经济物流发展,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争取设立保税区。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推进大通关信息资源整合,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提高通关效率。

5、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鼓励工商企业分离外包业务,将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加强对现有运输、仓储、货代、批发、零售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以现有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规模和先进管理理念的物流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大型企业集团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充分发挥现代物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积极推动物流企业进行国家认证,培育一批符合国家物流标准的A级物流企业和若干家3A级以上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合资合作,吸引大型外资跨国物流、货代企业入驻,建立地区总部和采购中心,带动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6、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大吨位厢式货车和甩挂运输组织方式,推广网络化运输。完善并推广物品编码体系,广泛应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发展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加大对RFID和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应用的投入。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加强物流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

7、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

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尽快制订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国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加快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和有关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

8、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编写精品教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联合与合作。

9、强化内部管理

一是创新经营模式。物流运作可以在不同层面实现社会化。物流企业赚取的是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转移费用,至于设备只是创造价值的工具,完全可以社会化,让有能力的社会成员参与企业竞争。从服务管理方面看,差异化的服务模式可以留住不同需求的顾客,培养忠实的客户群。在港口服务同质化严重的当前,有特色的、定制化的服务可以建立港口的竞争优势。先进技术的发明和引进是港口不容忽视的工作。在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集装箱运输业,使用落后的技术和装备将使集装箱运输本身具有的标准化、程序化优势被抵消的荡然无存,同时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无法实现收入和利润。二是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物流的标准之一,港口可开展“一体化”物流服务:如腹地运输、拆装箱、报关、报验、包装、质量控制、库存管理、订货处理和开具发票等增值服务;提供金融、保险等方面的保障;提供货物在港口其他运输过程中的最佳物流解决方案。三是改善作业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作业工艺方案。四是提高集装箱有效空间利用率。集装箱有效空间是指扣除集装箱顶部角件或挂钩或横梁等不可用空间后可以用来装货的空间。应讲究货物的摆放方式和装载顺序,有效进行轻重搭配,准确测量产品外包装箱的尺寸,获取准确实际调用的集装箱尺寸,利用信息化技术得到科学的集装箱装箱方法,优化包装箱设计。

猜你喜欢

物流业物流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