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

2012-08-15刘文杰

对外经贸 2012年8期
关键词:实务国际贸易双语

李 爽 周 博 刘文杰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外贸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外贸人才既要具备国际经济、政治、法律、国际惯例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谈判和交流。这就需要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尤其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要实施双语教学的培养方式。

一、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Bilingually Teaching)是指使用母语和另外一种不同的语言同时讲授一门课程,在我国大多是指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是英语教学的最高层次。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的特殊性,目前很多院校都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同时授课。双语教学可使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通过英语学习直接掌握更多原版的一手专业知识,同时提高外语水平。所谓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本课程运用双语教材交替使用外语(本文主要指英语)和汉语对学生进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传授并兼以提高其外语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既包括语言层面上的交融和转化又包括汉语和外语与国际经贸专业知识的外溢和思维的碰撞。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现代教学的必然要求

目前教育部鼓励和要求各高校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大力开展双语教学,使用先进教材并进行多媒体授课,加快提高教学水平。目前,双语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领域,各高校纷纷开设双语课程。双语教学既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又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是高校教学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发展趋势。

(二)符合本课程、本专业特点的需要

国际贸易实务是经济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其主要框架是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中心,对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研究。该课程与英语存在紧密联系,其中合同条款的磋商与订立、信用证的审核、提单、汇票、商业发票与装箱单等出口单据的制作等必须直接用英文来表达,对英语水平有较高要求。

(三)世界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家对企业的进出口限制逐步放松,对精通国际贸易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企业迫切需要大批既精通国际贸易知识,又熟练掌握英语、能够直接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提升学生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四)跟踪世界国际贸易课程教材前沿水平的需要

国际贸易课程尤其是作为主干课程的国际贸易实务,其国际通用性较强,所选择的外文原版教材也通常为国际上较流行的教材,这些教材的作者也一般为国际知名学者,因此双语教学有利于我国国际贸易课程教材体系、教师素养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三、目前我国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材

一直以来适合于我国高校教学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很少,大部分学校采用外国原版教材或其影印版,但这些教材多数版本陈旧且费用较高,完全使用原版教材授课,对学生和教师均存在一定难度。即使近年来一些新版本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被相继推出,但仍缺乏既有原版教材风格又适宜我国学生学习的双语教材,依然是阻碍双语教学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二)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双语教学的实施同推广与学生的外语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给双语教学带来一定难度。由于多年来迫于升学压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依旧是应试教育,学生虽考试成绩很高,但受生活环境、文化、教学方式等方面差异的制约,学生缺乏相应的外语思维能力,很难在实际中工作有效应用。

(三)教学方法欠佳

很多教师由于受传统外语教学方式的束缚,在双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以译代讲”的特点,多数是对原版教材的翻译而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讲解,使双语授课无形中演变成英语翻译课程。个别学生由于无法理解专业知识或英语语言能力欠佳而失去学习兴趣,使课堂缺乏师生互动的积极氛围。

四、解决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路

(一)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教材

由于国外原版教材主要针对的是外国国情,在编写中很多内容与我国国情不符,从而造成我国学生的理解困难。同时,一些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翻译原版教材的生僻词汇和难以理解的逻辑中,从而造成学生重点偏移。

因此,各高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组织编写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或者由出版社组织专家,依照国外原版教材的内容,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加以适当改版。从而有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并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讲解专业内容为主,相应运用英语授课

教师可以按照英语程度对学生进行分班。对于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可加大英语授课的比重,直接用英语进行讲解,难点用中文讲解,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重要知识点用中文讲解后给出其英文解释,使学生掌握关键术语的英文表达即可。在教学中,不能使双语教学演变成为只是对原版教材的翻译课,而是做到让学生能理解教材即可,不必分析每一段的英文释义及语法。

(三)循序渐进进行双语教学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双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双语教学法,在不同阶段,中英文使用的比例应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以中文讲授为主、附以英文课件。授课之初,应采用中文讲授为主、英文课件为辅的方法,重点和难点用中文讲解,较为浅显的内容用英文讲解。用英语简单渗透专业术语,学生初次接触双语教学,心理与视听上需要一段适应过程,英语渗透不宜过多。所以第一阶段的讲解应以中文为主,对特有专业术语进行讲解,同时鼓励学生记忆专业术语并且翻阅专业外文词典,不断积累和学习基本专业术语的英文释义。课堂英语使用比例为10%~20%左右。

第二阶段:逐步提高英语讲课的比重。在这一阶段可以对多数内容用英文讲解,对于难点的内容用中文讲解。对学生不易掌握的复杂内容先用中文解释后,再用英文解释。同时,鼓励学生逐步用英文作课堂笔记,回答问题,做作业。课堂英语使用比例争取达到30%~40%。

第三阶段:英语教学为主。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当学生完全掌握整个进出口业务流程后,教师可以用全英文或者一半以上的比例进行重新解释和复习,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自由地分配中英文的比例,逐渐过渡到英语教学模式,同时加强师生英语交流互动。可以使用全英文的课件或者板书,并辅以中文的重点强调,或者全英文。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必须用英文记课堂笔记回答问题和做作业,养成英文思维的习惯,以利将来能够理解和掌握本门课程的核心重点内容,能够独立地运用英语开展国际贸易业务。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所涉单据、业务流程比较多,如进出口程序,信用证流程等,且进出口业务操作的环节多、内容复杂、贸易纠纷问题多,案例实例分析也多。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如果运用多媒体制作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课件或投影胶片并播放国际贸易的英文录像资料供学生观看,可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节省板书时间,使课程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增大课堂的信息量。

(五)实行小班上课,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机会

以小班的形式上课,更易于师生间、学生间进行交流,增强互动性,尤其是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小班上课可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讨论的机会。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来讲解,教师加以点评。小班上课可将启发教学与讲授教学相结合,与国际上通行的教学方式相结合。

(六)培养和引进英语水平过硬的双语教师

1.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培训

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国外语言专家进行师资口语训练,或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到外语学院进修,提高其英语水平和英语授课水平,并创造条件送教师到国外进行培训。

2.积极引进双语教学人才

学校可采取特殊政策吸引国外留学人员,或邀请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专家学者承担部分双语教学任务,通过双向交流,提高师资水平。

(七)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词义、消除歧义。因此,应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营造英语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如建立各种英语角、组织英语交流会、英语演讲比赛、增加外籍教师的讲课课时、播放英语原版的影视内容和集中加强英语培训。

[1]赵立华,徐争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118-120.

[2]高志杰.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2):14-15.

[3]赵绍全.当前部分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浅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80-83.

猜你喜欢

实务国际贸易双语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ODI实务
FDI实务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