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制度对第二专业的生存状况影响研究——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
2012-08-15蔡经汉
柯 璇,蔡经汉
(黎明职业大学 教务处,福建 泉州 362000)
一、问题的提出
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选择性学习的需求及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我国许多高校都推行了第二专业制度。它作为第一专业的有效补充,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满足一部分因为高考分数限制而无法选择自己喜欢专业的学生的需要,而且是培养学生复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途径,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尝试。
2005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扩大了高校依法办学自主权,其中最主要的体现之一是授权高校自主决定学生调整专业,国家对学生转专业不再作具体规定。在这种政策的促动下,从学生本位的原则出发,许多高校开始逐渐放宽对学生转专业的限制,如黎明职业大学在2010年就出台文件,决定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拟适当放宽条件,即取消原先对转专业学生有关成绩的限制,允许部分学生调整专业。在这种环境下,由于录取专业与志愿不一致、毕业后就业需要或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等原因而选择修读第二专业的学生,很可能因为转专业条件的放开,而放弃修读第二专业,直接选择转专业。也就是说,第二专业制度将面临很大的冲击,甚至面临生存的危机。
在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对转专业放开条件下第二专业生存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由于目前全国高校还鲜有放开转专业的,因此在这种冲击面前的第二专业研究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虽然调查范围只局限于黎明职业大学,但对高职高专乃至普通本科高校的第二专业发展都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并且,这一调查也将为黎明职业大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促进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人才培养工作服务,对该校教学制度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二、调查的实施和基本情况统计
(一)调查对象情况
本次调查于2010年12月底进行,调查对象为黎明职业大学2009级与2010级中报名修读第二专业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84份,收回有效问卷184份,回收率为100%。其中2009级学生72人(女54人,男18人),2010级学生112人(女79人,男 33人)。
在2010级首批报名修读第二专业的学生中,只有会计学、商务英语、建筑工程技术3个专业符合初步开班条件。其中会计学77人,商务英语18人,建筑工程技术17人。
而在本次调查之后不久,黎明职业大学正式执行转专业放开政策,对2010级学生进行宣传和动员。通过几轮摸底调查和最后统计,截至2011年3月4日,黎明职业大学转专业学生共166人,其中会计与审计(理财)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及工程造价专业分别转入52人、33人、33人。
在转专业制度的冲击下,第二专业的最后报名人数也随之发生变化。会计学专业最后只有45人确定报名,而商务英语及建筑工程技术两个专业分别只有12人和11人报名。
由此可见,研究转专业放开条件下二专生存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二)调查结果
根据第二专业的报名情况和对问卷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1.转专业制度对第二专业的影响
通过对第二专业两轮报名人数的统计可以发现,会计学报名人数从77人减少到45人,商务英语和建筑工程技术的报名人数也从原来的18人和17人减少为12人和11人。由此可见,转专业条件放开后,确实对第二专业的发展造成冲击。
2.选择第二专业的主要原因
(1)因就业问题和充实自己的需要而选择第二专业
调查结果显示,在2009级学生中,选择修读第二专业的原因及人数如下:毕业时可以多一个就业选择的有47人;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有33人;父母亲友的建议有19人;第一专业不是自己理想专业的有7人;随大流的没有。而2010级学生中,希望毕业时可以多一个就业选择而修读二专的有73人;为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有42人;第一专业不是自己理想专业的有19人;父母亲友的建议有4人;随大流的没有。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修读第二专业是为了增加自己就业的筹码,是自愿并且理智选择的结果。
(2)因兴趣而选择该特定的第二专业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在2009级学生中,有45位学生是因为兴趣爱好而选择该特定专业;而因该专业就业前景较好而选择的有21人;参考父母的意见选择的有11人;因该专业是黎明职业大学品牌专业才选择的有4人;随大流的有2人。在2010级学生中,也有67位学生是因为兴趣而选择该特定专业,其他因为就业前景、父母意见及品牌专业而选择的学生分别有31人、15人和3人。
3.影响学生选择第二专业的因素
(1)放弃修读第二专业的原因
对于“如果有机会转到想读的专业,是否还会继续修读第二专业”这一问题,2009级学生中有37人,2010级学生中有57人选择了否,两者均超过参与调查学生的一半。显然,转专业的限制一旦放开,将对第二专业造成严重的冲击。
但第二专业也还有希望。从调查结果来看,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修读第二专业的原因是出于充实和提高自己,或者希望在毕业时能多一个就业选择。对这些学生来说,即使能够转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就读,仍然会选择一个第二专业进行学习。从就业市场来看,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毕业时并不能顺利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更广的知识面、更多的职业技能,对于求职来说相当有用。许多学生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依旧在可以转专业的前提下,在保证了第一专业的学习成绩后,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修读二专。
(2)对录取专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第二专业的选择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参与本次调查的2010级学生中,有72个学生就读的专业是自己所填报的志愿专业,其他40人则是专业调剂。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很喜欢现在所修读的专业的学生有38人。而对录取专业评价一般的学生多达59人,不喜欢录取专业的学生有15人。
在转专业条件放开的前提下,喜欢现在所修读专业的学生中,仍会选择修读二专的学生有26人,不打算修读二专的仅有12人。而认为自己专业一般或不喜欢自己现在所修读专业的,一旦可以转专业,不会再继续修读二专的人数都大于会继续修读的人数,分别占了61%和60%。由此可见,不喜欢第一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转专业解决问题,而喜欢原专业的,更倾向于修读二专。
4.已修读第二专业的学生对第二专业的评价
已修读二专的2009级学生对二专的态度褒贬不一。其中有42人认为黎明职业大学第二专业很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24人认为一般,随便混个证书;也有6人认为不好,不想继续修读。以上数据表明,只有不到60%的学生对第二专业持相对肯定的意见。这说明第二专业制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许就是第二专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是逐渐衰退的关键。
三、结论和对策
(一)结论
通过对第二专业的报名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得出几点结论:
1.转专业条件放开对第二专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是因为在入学时无法修读自己满意的专业,所以才会选择修读第二专业。而在转专业条件放开以后,许多先前报名要修读第二专业的学生放弃了修读二专。报名人数的直线下降,直接导致几个本有望开班的第二专业无法成班,而勉强成班的专业规模较之以往也有减小趋势。由此可见,第二专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2.第二专业仍有生存的空间
虽然有一些学生是因为无法修读自己满意的专业才选择二专的,但也不乏学生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拓宽就业方向而选择二专。这些学生通常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在知识的吸收方面也比一般学生好。因为这些学生的存在,第二专业不仅有生存空间,而且还有可能越办越好。
3.第二专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从2009级修读二专的学生问卷中也可以发现,只有半数左右的学生表示第二专业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其他学生则给出一般甚至是不好的评价。在对我校第二专业的教学情况调查中显示,黎明职业大学学生对于第二专业任课教师的评价普遍不高。[1]可见,第二专业在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不管是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质量方面都有待提高。而有关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第二专业教学质量的监控。
(二)发展对策
在转专业开放政策的冲击下,第二专业制度的发展前景让人担忧。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专业制度只有更加完善,不断发展,才能在转专业制度的冲击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笔者认为第二专业可以有以下发展对策:
1.第二专业必须有合理的、全新的定位
第二专业不能只是作为学校可有可无的设置,只是为了吸引考生眼球的“特色制度”而存在,甚至不应只是第一专业的补充。它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制度,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而存在,是增加学生就业机会的筹码。它应该让学生踏实地在两年的短暂学习中觉得自己学有所成,而不是麻木地混一纸证书。这就要求第二专业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效果上,都应当力求达到第一专业甚至是超过第一专业的水平。只要教出口碑,学出口碑,第二专业就能在学生中产生更好更广泛的影响。而在这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二专,为自己将来走入社会赢得更多更有利的就业机会做准备。
2.第二专业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长期以来,因为第二专业的规模小,影响力不够,学校领导对第二专业的发展不够重视,而相关系部教师更是未曾将第二专业列入教学改革的议程中。有些第二专业从列入计划到现在都未曾开班授课,有些专业的教学计划从2004年制订至今都没有进行修改,更不用说对第二专业教学进行深层思考和改革。因此,现在第二专业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对第二专业的评价并不是太高。所以,笔者认为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应当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第二专业进行改革。如让每个系进行必要的调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选择师资条件最优、就业前景最好、学生评价最高的专业开设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二专,而不是简单地做几个形同虚设的教学计划来应付学校的要求。
同时,也应尽量拓展和开发第二专业的生存空间。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向上级机关申请,争取让黎明职业大学的第二专业证书具有更高的效力,为社会所承认,为学生所接受和推崇。有关部门也可以请毕业后从事二专工作的学生回校进行经验交流,言传身教,对新生修读二专做必要的宣传。甚至在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中也可以提出修读第二专业的种种好处。总之,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更加了解并接受二专,从而选择二专。
3.第二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必须加强,同时还要体现出二专自己的特点
宋鑫、卢晓东在分析了北京大学开展辅修的实践情况之后指出,加强质量监控才能促进辅修制度的科学化和合理化。[2]丁善耘则指出要建立第二专业教育质量监控体制,从而保证教学质量。[3]邢凤霞、翁海珊也认为应坚持对辅修专业的每一门课程进行教学效果测评[4]。由此可见,第二专业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第二专业的发展。如果第二专业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学有所得,走进社会又能让第二专业发挥实际作用,必然能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二专。因此,加强第二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势在必行。
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黎明职业大学教务处出台了一条新的第二专业管理制度——修读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对该专业教师进行评教,才能参与期末的选课。这条管理制度的执行,意味着该校教学管理部门已经逐步将第二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纳入全校教学管理体系之内。通过对评教结果的分析,不仅可以直接衡量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程度,而且可以从侧面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以外,各系也应该把第二专业的管理纳入常规的教学管理环节,而不是简单地安排好教师,就撒手不管,不闻不问。必要的教学检查和教学督导,可以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科任教师也应当端正态度,对第一专业教学和第二专业教学一视同仁,甚至还应该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力求将所有好学好问的二专学生都教好。
四、结语
随着高等院校对转专业条件的逐步放开,第二专业的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在这种冲击下,高等院校第二专业应当有新的合理的定位,进行相应的改革,努力拓展生存空间,并且体现出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教学质量和培养模式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柯璇.高等院校第二专业实施情况与对策分析[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1).
[2]宋鑫,卢晓东.北京大学辅修制度的现状与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6061.
[3]丁善耘.对我国高校第二专业现状的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62 164.
[4]邢凤霞,翁海珊.充分挖掘高校教学共同体的潜能办好辅修专业[J].中国冶金教育,2008,(2):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