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2-08-15孙宏娟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规范监督制度

孙宏娟

(长春万盛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财务部,吉林 长春 130062)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在其兴衰成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内部控制又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促进企业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资产安全,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等。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商业信用和会计诚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近几年,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内控规范,旨在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长久的企业价值。本文根据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现状,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求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制定背景

财政部从2001年开始连续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包括《基本规范(试行)》(2001)和涉及货币资金(2001)、采购与付款(2002)、销售与收款(2002)、工程项目(2003)、担保(2004)、对外投资(2004)的六个具体控制规范,同时印发了固定资产、存货、筹资、成本费用、预算等控制规范的征求意见稿。2008年6月28日,五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并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许多企业尚未认识到内控对于企业经营的重大意义,难以接受和适应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立起来的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机制,甚至对内部控制存在误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还不十分清楚,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工作透明度不高,一人办事、一人了结的情况相当普遍,沿袭“推着走”的老办法,由领导“直接控制,直接评价”,使许多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包括企业内部环境控制系统、企业风险控制系统、企业活动控制系统、企业信息与沟通控制系统和监督控制系统。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在内部环境控制系统方面,大多数企业不能设置相对独立的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规章制度缺乏,[1]有的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但缺乏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内控机构形同虚设。

在风险控制系统方面,企业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制定应对策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者风险意识淡薄,不能识别企业面临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在应对风险时因个人偏好及控制措施不当经常给企业经营带来损失。

在信息与沟通控制系统方面出现问题也较多。在信息质量真实有效、沟通制度建立、信息系统安全反舞弊机制设置上存在缺陷.

(三)内部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在我国企业中,由于长期受中国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不能从根本上落到实处,内控制度仅停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运用到管理当中,比如不相容职务不能分离控制,“出纳会计一肩挑”,授权审批无程序,大事小事一人说了算,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员工总是服从领导的指令,对企业社会责任重视不够,在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环境保护、员工权益保护等方面出现事故,使企业蒙受损失,给社会带来危害。

(四)企业内部监督不力

在内部监督方面,企业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没有建立定期的评估机制,日常监督没有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影响企业的健康运转。有的企业虽设立有审计监察部门,但内部审计局限于传统的“财务监督”与偏重纪检监察角色,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检查和提出管理建议方面依赖中介机构的管理建议书,[2]使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应采取的对策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内部控制是由单位治理层及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不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都应该对内部控制有足够的重视,树立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下开展经营活动的理念,使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非可控性。

(二)遵循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企业应当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原则,制定适于自己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当对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建立内部控制时,注意各个控制环节和组织结构的联系性,发挥各个组成部分的协同效应,同时要求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监控经营活动过程,预防和发现风险并及时纠正;通过对各个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找到关键控制点,即业务流程和企业经营活动中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内部控制设计应注意:控制活动与控制目标的一致性;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形成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

(三)重视和着力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

1.提高制度的透明度

一要探索更容易被员工理解、更加透明的制度表现形式,尤其是善于使用流程图和控制表的表达方式。二是要借助网络等平台,增加制度在制定和宣传上的透明度。三是做好制度的讲解辅导工作,使员工能够理解制度和制度执行的重要性。

2.强化制度执行力的考核

企业应将制度执行力纳入企业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8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依据全面性、重要性和客观性的原则制定内控评价考核指标,将内部控制制度真正运用到管理当中,发挥内部控制管理应有的作用。

3.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9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法律法规、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明确贯彻实施本规范的具体要求,对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要加大执行力度,对企业因加强内部控制,遵守法律法规,提高经营效益的应予以表彰奖励;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因内控执行不力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应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

4.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促进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10条规定:“接受企业委托从事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和相关执业准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的从业人员应当对发表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负责。”[3]审计部门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还应该帮助组织进行“软控制”环境的营造,成为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使成员能自觉把办事准确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同时要进一步大力发展执业会计师事业,充分发挥其独立工作的优势,履行社会公证和监督职能。另外也可以发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会计监督,鼓励与支持新闻媒体对企业违法违纪行为曝光,以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

(四)完善内部审计系统,加强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15条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内部审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范围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检查。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评价、控制和服务四种职能,其作用主要是防护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防护性作用是通过内部审计的检查和评价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发现那些不利于本企业目标实现的环节和方面,防止给企业造成不良后果。建设性作用是通过对审查活动的检查和评价,针对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方案,从而协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好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而日渐成熟,[4]加强对公有制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有义务也有责任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发挥内部控制管理应有的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取得更好的效益。

[1]戴文涛.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2010,(2).

[2]喻素君.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J].经营管理,2011,(24).

[3]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

[4]邵彦敏.公有制观念的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比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8).

猜你喜欢

规范监督制度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