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联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2012-08-15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连贯性关联话语

李 琛

(六盘水师范学院外语系,贵州六盘水 553004)

基于关联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李 琛

(六盘水师范学院外语系,贵州六盘水 553004)

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运用关联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加以分析,破解我国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英文篇章时普遍存在的难题,并据此提出了通过构建学生认知语境及启发学生探索文章连贯性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新型教学方法。

关联理论;英语阅读;认知语境;连贯性

我国自2006年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对考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伴随着题型的复杂化,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凸显出其不足,亟需结合四级考试的变化探求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新模式。目前,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及应试辅导中普遍采取自下而上的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讲解的重点均放在单词与语法两方面。这种教学模式固然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并强化其语法知识,但其教学模式的后果却是学生对英文篇章的理解仅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很难从整体上理解篇章内容,他们通常仅对文章的个别表达方式具有较为深刻的语法理解而已。由此,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非但不利于培育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还会挫伤其阅读英文材料的积极性。针对目前国内阅读教学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新大学英语四级对阅读课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拟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1 基于关联理论的语用推理机制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该理论在认识到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不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交际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基于明示——推理模式的[1]。在这个模式之下,说话人明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即说话人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听话人根据自己原有语境中的百科信息、逻辑信息和词语信息的了解推理产生一系列新的语境假设。关联理论还认为人类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达到交际成功的目的,双方秉持关联性原则,即双方都要为交流信息提供尽可能多的关联,并且人类的理解总是趋向于最佳关联原则,即交际中的信息与语境关联越小,交际对象在理解语言时,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大。反之,交际对象付出的努力越小,话语和语境的关联性越强[2]。

听话人对说话人话语含义的理解其实就是新旧假设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听话人推理的过程。听话人作为认知主体将新信息结合自己大脑中旧的语境假设产生新的假设,然后根据认知推理机制在众多假设中选择和语境最相关的假设作为自己对说话人话语的理解。听话人选择语境假设是遵循了关联理论所提出的原则,即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3]。认知主体在理解说话人话语的过程中,总是会把和自己认知语境相结合产生最大认知效果的语境假设或需要最小认知努力的语境假设解释作为对说话人信息意图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推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境效果是在交际过程中动态产生的,而不是既定的,听话人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对同样的话语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因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语境,就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境假设,所以对同样话语的理解很难完全一致。在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新信息和旧信息基本一致,这个时候新信息的语境效果加强了旧假设;如果新信息和旧信息矛盾,那么新信息的语境效果否定了旧假设;如果新信息和旧信息相结合,那么认知主体产生了新的观点,或者接受了新的观点[4]。由于每个人的认知语境是不同的,那么人和人之间之所以可以交流主要原因是人脑中存在一种自动的演绎系统,这个系统会把演绎的规则应用于人脑中的旧假设和交际中的新假设交互的过程,从而双方可以取得交际成功,而这个演绎系统运作的模式就是语用推理。

在关联理论模式下的语用推理的过程是:首先交际双方相互明示信息意图,认知主体解码说话人的话语符号,即从语法的角度理解说话人的话语,然后,和交际主题相关的语言符号引起认知主体的注意,激发认知主体大脑对这些符号代表的语境假设的思考并在众多语境假设中寻找和自己交际目的最相关的假设,并且选定需要最小的认知努力就可以获得最大语境效果的假设作为自己对话语的理解。

2 语用推理机制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人类的交际不仅仅局限于言语交际,阅读也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是原文作者通过文章和读者之间的交际。阅读的过程是作者明示交际线索,而读者根据作者明示的语言表层信息推断作者深层意图的认知心理过程。因而,关联理论可以用来剖析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效果是在交际过程中动态产生的,而并非既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对篇章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对所有语言符号的精确辨认,更重要的是读者能否抓住作者明示的交际线索,并通过对这些线索的分析准确推断出语篇含义。阅读的过程是读者挖掘语篇含义寻找关联性的过程。读者把自己认知语境中的知识和文本中的语言符号关联起来,对文章进行预测、推理、判断。

2.1 构建认知语境

阅读理解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书面交流,每一句话甚至一个单词都是一个新的语境假设,新的语境假设和读者头脑中原有的语境假设相互碰撞,生成了新的语境效果。在新旧假设碰撞的过程中,读者很难关注所有的假设,通常他只会注重对自己有用的假设或者感兴趣的假设,并将这些假设与脑海中的背景知识关联起来[5]。两者的关联选取得越恰当就越容易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语境效果越好,对材料的理解、把握就越好。

关联理论认为作者必须对读者的认知语境做出假设之后才会选择句式风格,即作者在对自己文章读者的认知环境或者背景知识做出正确的假设之后,才会选择适合双方进行文字交流的句式来传达信息。中国学生对于英文的文章风格句式并不了解,并且大学英语四级所选取的阅读文章常常出自国外报刊读物上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或是说理性质的议论文,其目标读者群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而不是外国读者,那么这部分人的认知语境明显与我国学生的不同。因此,由于缺乏相关的认知语境,我国大学本科生在阅读四级文章的时候是很难寻找关联的。

基于这个原因,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构建学生的认知语境以便其能够更好地寻求关联,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正确的认知效果。构建学生认知语境的方法有:第一步,在讲解课文之前要求一组学生以汇报演讲的模式面向全班同学讲解和课文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等知识,并要求全班学生对演讲的内容向演讲人提问。第二步,学生演讲结束后,由教师点评并补充内容。第三步,提问学生课文是什么体裁,并讲解。例如:如果课文是说明文,那么讲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帮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充实认知语境,以便他们能够在阅读文章时主动寻求认知语境中的知识和文章之间的关联。第四步,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长难句,并由教师分析长难句的句型特点。第五步,由于英文单词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上下文来推理具体单词的含义,然后,由教师负责纠正并讲解。

2.2 探索文章的连贯性

由于英文单词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因而如何正确理解单词在具体文章中的含义是困扰学生的问题。而英文文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学生可以通过文章的特性来把单词放在具体语境中推断其含义。

2.2.1 连贯性中断

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建立的新假设和在此之前已被处理的旧假设相结合并产生语境效果,新假设加强旧信息,新信息排除旧信息,人脑理解新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连贯性的过程。随着读者对语篇理解的深入,新信息经处理之后会成为认知语境中的旧信息,这样认知语境不断的扩大或充实,为下一个新信息提供认知语境。那么,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理解某一句话,或者某一单词,或者理解错误某一句话的时候,那么连贯性中断,学生不能理解输入的新信息,因而也就无法扩大认知语境,自然也不能理解剩下的语篇。导致连贯性中断的原因有几个:第一,学生本身的词汇量较小,一篇文章有超过40%的单词不认识,无法构建连贯的认知模式。第二,学生词汇量较好,但是对篇章的把握较差,把单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无法推理出其语境意义,并因此构建错误的连贯性推理或者因连贯性中断无法理解文章的含义。

针对连贯性中断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构词法的角度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同时,还应该提高学生的猜词能力,因此连贯性中断在四级阅读中受影响的题型是词汇含义推断题和句子含义推断题。当然,如果学生在阅读时出现推理连贯性中断的话,会影响整篇文章的理解。在此,笔者谨就参与考试而言,认为连贯性中断的后果会集中体现在上述两种题型中。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一些表示递进的、表示因果关系的以及解释性的话语标记来帮助学生猜词。例如表示递进的单词“and”前后两个单词往往是近义词的关系,如果“and”前后出现生词的话,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其之前或之后的单词来判断词义。除此之外,解释性话语标记的词组如“in other words”等是对之前单词的解释,教师可启发学生根据解释性话语标记之后词组或句子的理解来推理其之前出现的生词的含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话语标记的敏感度,使他们养成通过话语标记猜词的习惯,增强学生对文章连贯性的理解,帮助他们改掉依赖字典含义的阅读方法,使其学会从上下文关联的角度判断单词的含义。

2.2.2 连贯性缺失

学生语法和单词的水平较高,基本可以看懂所有的句子,但是无法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这是因为在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每个句子都构成一个新的假设,学生会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刚刚阅读的新假设上,并把新假设的内容存储在短期记忆中,而当学生接着阅读继续出现的句子时,新假设会冲淡或者替换在短期记忆中的旧假设。这样的话,很多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会发现他们的确是读懂了每一句话,但是却无法说出段落大意。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学生虽然读懂了句子,但是无法把握文章的逻辑连贯性,即连贯缺失。

针对学生在阅读中推导连贯性缺失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四级考试题型的特点,有目的的训练学生对一些细节的理解和推理,可以首先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读全文。然后针对不同的题型分别讲解。首先,针对细节推断题,由于这类题型在题干上很难看出其具体要求学生推断出什么内容,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选项的内容,定位选项中的关键成分,然后回到原文中找出关键成分对应的句子做出判断。由于文章中充斥着细节,学生很可能分不清楚哪个细节是重要的,因而,教师应提醒学生在强烈转折词之后出现的句子和词组往往是重要信息,如果学生无法理解强烈转折类话语标记之前的句子或词组时,那么可以转而着重讲解这些话语标记之后的句子,并以此来启发学生猜想之前句子的含义。其次,针对主旨题,教师应有目的地启发学生主旨题在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位置,以及在文章中经常在什么样的句型中出现。这是因为学生面对一篇文章中的大量的新信息,很难找出表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当然,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找出表示文章大意的句子,那么对于他们推断文中的一些细节具有很大的作用。表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往往出现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这是由英文文体的特点决定的。除此之外,经常包含文章主旨的句型有“…is of real significance that…,in conclusion…,to sum up…”等等。教师在讲解阅读题目之前应要求学生试着寻找主题句,继而再启发学生主题句经常出现的位置以及经常包含主旨的句型。再次,针对作者态度考察题,这类题型相对较难,因为英文文章中作者的态度经常看上去飘忽不定,作者一般既描述自己肯定的观点,又描述否定的观点,并且还常常承认否定的观点也有其可取之处,这就给学生判断作者的态度增加难度。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文中找出形容词,因为四级考试的阅读材料几乎都是由议论文组成的,英文议论文的书写是具有非人性化特点的,这种文体特点决定了在议论文中很少出现形容词,作者经常以非常正式并且严谨的语言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即使是这样,在议论文中还是会出现有限的几个形容词,通过这些词,读者能很容易地判断作者对某个论点的态度。并且,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留意what I mean is that…,what I want to say is that...等等这些表达方式。这些词组之后有作者很强烈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句子。

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有目的地寻找文章中的关键点,这样就把学生从推理大量的新的语境假设这个困境中解脱出来,能使他们根据文中的关键点更好地理解新信息,并达到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取得最大认知效果的目的。

3 结语

提高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教师在选取阅读材料时可以选择与读者语言水平适宜的阅读材料,在讲解之前要求学生参与到对课文背景知识的练习中,通过学生演讲教师点评的方式构建学生对相关话题认知语境的构建,以便学生在随后的阅读中能够利用这些背景知识提供的语境线索进行推理。但是,仅仅构建认知语境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语法的掌握问题不大,但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较差,具体表现在阅读时连贯性中断或连贯性缺乏重点两个方面。因而教师在帮助学生熟悉文章背景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对语境推理的训练,使学生阅读英文材料时不再依赖字典查阅单词,不再漫无目的地猜想文章的含义。在学生的脑海里,一篇文章可以产生无数个新的语境假设,学生的问题就在于很难从如此庞大数量的假设中选择最重要并且最相关的信息和其头脑中的认知语境相关联。因此,教师要按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的特点向学生讲解如何根据英文文体固有的特点在文章中寻找话语标记,在这些话语标记的指引下将文中的新假设和大脑中的旧假设相关联,从而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达到最大的认知效果。

[1] 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22.

[2] 张亚非.关联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3):9-16.

[3] 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4):92-107.

[4] 韦建辉.从关联理论看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用推理能力的培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104-106.

[5] 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0.

Implication of Relevance Theory on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Mode

LI Che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Liupanshui Normal College,Liupanshui 553004,Guizhou,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relevance theory as a guide to study the mod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this area.It analyse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non-English majors when they read English materials.And accordingly it proposes to construct students’relevant cognitive environment and inspire them to explore the cohesion in article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reading proficiency.

relevance theory;English reading;cognitive environment;coherence

H319

A

1008-9446(2012)01-0070-04

六盘水师范学院教改项目(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求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LPSSYJG201108

2011-12-26

李琛(1984-),女,河南新乡人,六盘水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翻译理论的研究。

猜你喜欢

连贯性关联话语
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智趣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