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2012-08-15河北农业大学孙婕李彤师俊巧
河北农业大学 孙婕 李彤 师俊巧
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河北农业大学 孙婕 李彤 师俊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财政收支的规模不断上升,但财政收支平衡程度却持续下降,财政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只重视财政资金的分配,而忽略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导致财政支出管理效率低下。设置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也是保证财政支出预算科学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基本条件。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分析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合理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和措施。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依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兼顾的原则,根据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评价的内在原则,对财政支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即财政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它体现的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即判断能否以低成本的方式办更多的有效率的事,并通过评价找出决策和执行中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是衡量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的尺度。
农业财政支出就是全部财政支出项目中对农业支出资金的综合和汇总。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农业财政支出资金与其效果之间的关系,具体效果包括农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的增加,粮食产量或者其他农产品产量增长率,农业财政支出的覆盖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改进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财政支出绩效总体效果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揭示财政支出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是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是按照特定的分类标准,对财政支出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实用可行的分类而形成的指标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是保证财政支出科学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基本条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两大类。定量指标就是项目评价的绩效可以量化为数额的时候,采用相应的数额的绩效评价方法;定性指标就是项目绩效评价不可以量化时,采用专家评议、调查问卷等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通过建立合理的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系统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对农业财政支出进行客观的分析,真实地反映财政支出的综合效益,能够对农业财政支出进行科学性、合理性的分析。现阶段,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不断完善,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指标。
其一,经济效益指标。具体为:一是支持农村建设指标。主要包括:农业结构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性,每公顷耕地面积农业总产值,农业机械化率,产品商品率增长幅度,农产品出口额/农业总产值,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优质农产品比率增长率,农户对项目实施结果满意率,农业财政支出投入的覆盖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率。二是支持与促进农业发展指标。主要包括:农业科研费用占农业财政支出比率,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粮食产量增长率,劳动生产提高率,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土地治理面积提高率,贫困人口减少率,单位面积纯收入增加额,农产品品质和质量提高率,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新增灌溉面积,新打井机及配套设施数,植树与植草面积及成活率,养殖和种植小区面积,农副产品产值与GDP比值,本年新增固定资产,农产品外贸出口额。三是农业产业化指标。主要包括:支柱农业规模扩大率,支持农业企业产值提高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率,农业总产值,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新增产量农业科研推广,农业产业化计划完成的程度,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农产品培育技术改良投入,科研人员数量,支柱产业农产品培育投入,税收收入增速/财政支出增速,农业科技实力提高率,农产品良种繁育能力增长率,获ISO9001系列资格认证的农副产品数量。
其二,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括:扶贫效益指标、农业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率,促进农民就业效益指标,促进国家粮食安全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量,提高农业竞争能力效益,教育普及率,农产品加工产品社会增长率,环保能源利用率,农村信息化建设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
其三,生态效益指标。主要包括:水资源平衡和农田土壤养分平衡,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生产能力指标即耕地生产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有无项目抗逆力比率、生态功能综合生产效率,土地侵蚀面积变化率、水环境质量指数,土壤退化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减量,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土地治理面积提高率,退耕还林、荒漠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量比率。
三、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缺乏可行性,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呈现出单一性,缺少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国的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没能形成从指标体系构建、指标设计到评价结果的实证研究一体的评价系统,现阶段的评价指标体系操作性较差,不能从不同层面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缺乏体制机制保障。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必须法制化制度化,相应的绩效评价政策和法规加以规范和保障。
第三,缺少大量可靠的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数据支持。我国现阶段没有建立在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上的数据库系统,为了促进绩效改革的快速进行,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初具规模的数据库系统已成为必须。
四、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措施
第一,严格根据农业财政支出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国家标准、历史标准和理论标准,制定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并使之简单适用,又易于操作,更好地反映农业财政支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规范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农业财政支出的范围与规模,保证财政支出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把农业财政支出进行系统化分析,从整体上准确评价财政支出效益。这样才能使评价结果具有可行性。
第二,逐步完善财政支出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可行、合理全面的制度体系,将农业资金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强化科学化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的效率得到提高。
第三,按照科学、公允的标准建立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数据库系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数据库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各种对象进行公正、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根据不同类型划分并形成数据群集成的总和。在进行绩效评价标准取值时,从数据库中选取与评价项目指标体系向对应的指标数据库,同时根据实际绩效评价的需要,对数据库进行调整增设和补充,形成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数据体系。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收集信息网络系统,有效开展财政支出数据信息的采集,并建立相应的数据收集和定期发布机制。
按照十七大报告的精神,财政部在公共财政体系框架内,先后出台了《财政部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组织、开展的部门和领域的财政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实践活动。总之,随着我国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一系列政策办法的出台,规范农业财政资金的管理,提有利于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绩效。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农业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1]林岐、吴堃、窦志刚:《河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与改革思路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第9期。
(编辑 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