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协同性
2012-08-15河北省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审计科曲玉斌
河北省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审计科 曲玉斌
试论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协同性
河北省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审计科 曲玉斌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争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的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利益应履行的义务。与企业存在和运营密切相关的股东之外的利害关系人,即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等都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企业财务目标如果过分偏重于股东利益的实现,而忽视了为企业提供企业费财务要素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势必会导致企业整体发展的不平衡,并可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一、基于社会责任的财务管理目标评析
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在特定财务管理环境中,企业通过对各类资源进行配置以期能够达到的目标。企业现行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三种。而大多数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目标都是基于利润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来制定的,这两种目标设定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一方面,基于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设定会导致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导致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做出错误决策。另一方面,基于股东财务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虽可避免投资决策上的短视行为,但是其过分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势必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社会责任目标的实现相冲突。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通过对合理经营和采取有效的财务决策,充分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与和风险因素,能够在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其明显优于前两种方式,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仍忽略了除股东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无法满足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现实需要。
综上所述,现行的几类财务管理目标,都不同程度上与企业社会责任相矛盾和冲突,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社会普遍存在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情况,并影响了整体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从社会责任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现行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调整实现其与社会责任的协同。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积极作用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未充分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广大企业管理者未能认识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意义,而往往单纯从短期经济利益的实现上来考虑问题,从而导致其财务目标未能充分考虑企业相关者利益,并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下社会责任缺失的严重情况。导致上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企业目前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从短期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减少股东财富,而逃避社会责任或损害社会利益,反而会提高企业价值,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从长远来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
(一)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为其产品和服务做营销是其扩大销量提高盈利的必要手段,而相应的广告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企业以自身名义出资承担社会公益事业,如教育、慈善事业等,则可以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为自己做有效的宣传和营销。如:玉树地震中,摩托罗拉公司积极参与灾后通信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工作,为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往往能够为其获得消费者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在提高企业曝光率的同时为企业赢得良好口碑,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其财务目标的实现是一致的。
(二)符合相关法律要求,更好实现营利目标 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消费者权益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也明确规定了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也是契合的,企业只有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才能持续稳定的经营,才能有效达成其财务营利目标。
(三)提高企业持续营利能力 单纯通过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的方式来获取利益已渐渐无法适应高度竞争环境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单纯价格竞争无法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改进自身产品和服务,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企业更迫切的需要得到广大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逃避社会责任甚至损害公众利益的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虽可短期内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但最终会被市场淘汰,被公众唾弃。相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虽在短期内付出了相对较高的成本,但从远期来看,其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有利于其快速建立行业竞争优势,并凭借良好企业形象和产品口碑超越竞争对手,获得更为持久和稳固的营利能力。
三、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协同性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在于要求企业构建财务管理目标时须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财务管理的目标函数中,以便兼顾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多元化和协调性发展。
(一)社会责任视角下的财务管理目标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针对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而非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只有利益相关者最大化目标才能保障企业财务活动兼顾和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与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一方面,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能够有效兼顾各方利益。从目标所涉及的利益主体来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不仅要求企业满足为其投入财务资本的股东的利益,还应满足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从财务目标涉及的内容上来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要求企业在实现经济目标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能够有效引导企业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财务环境的构建是财务管理的起点,而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向,因此,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应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进行调整。因此,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偏低,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求不断提高的外部管理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从社会责任实现角度上做出相应调整。而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能够符合全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适应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实际需要,从根本上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意识。
(二)促进社会责任与财务目标协调的对策 主要包括: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而企业从战略角度上未认识履行社会责任重要性的前提下,往往出于成本效益方面的考虑,不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这是导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相关政府部门应根据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国际通用法则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以便刚性约束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特殊行业,如食品行业,相关部门应在现行法律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行业质量标准,以便有效控制企业漠视社会群体利益,为实现经济利益而做出损害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2)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未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存在误区,企业单纯地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负担,想方设法地逃避社会责任。即使部分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多为被动,缺乏积极性,其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更难以为企业获得实际效益。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承担社会责任行为的正面宣传,鼓励企业主动积极的承担其社会责任,并逐步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氛围,实现企业自身价值实现与社会责任履行的协同发展。
(3)建立社会责任评价认证体系。相比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严格的社会责任评价和认证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企业此类评价的公允性,损伤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为此,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快速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评价体系,将环境保护、促进社会进步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从而促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其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的协同性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在合理范畴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但不会损害其经济利益,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未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作用,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过程中努力实现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协同性,通过对各类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组合,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并通过利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良好口碑和企业形象促使企业财务价值的持续提升。
[1]王兴娟:《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中国商界》2010年第10期。
(编辑 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