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困境与思考

2012-08-15钱燕茹

关键词:学时理论课政治

钱燕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困境与思考

钱燕茹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教学理念迷糊不清、教学主体以偏概全、课时分配有形无实、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基地以实掩虚等情况,其原因主要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认识不足、教学经费保障不足等。必须从强化实践教学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保障实践教学经费等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困境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逐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许多高校做出了很多颇有成效的尝试,如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有效结合的活动等方式。然而,实践教学作为一项教学活动尚未形成较好的机制和模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

(一)实践教学理念模糊不清

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界定模糊,认识不清,造成实践教学参照高校专业课实践教学形式展开。如何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把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还未形成清晰的思路。理念含糊导致实践教学方向不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包含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其共性在于其根本原则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成为建构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有效桥梁和中介,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情感和素质。

(二)实践教学主体以偏概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应为全体学生。但是,许多高校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影响,往往缩小教学主体,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真正有亲自参与社会调研、社会实践的学生较少。实践主体数量的多少,关乎整体教学效果的优劣。

(三)实践教学学时分配有形无实

许多高校将课程学时的设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为改变传统的课堂灌输,侧重理论与实践现结合,把课程划分为 “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实践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1/4或1/3。但是真正投入实践教学的时间很少,与学时安排不成比例,组织和管理缺乏科学性。有些学校甚至“掩藏式填补”做法,实践教学学时常常为有无形实。

(四)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缺乏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的规范模式,往往局限于知识演讲、辩论竞赛、参观学习、问卷调查等,甚至把课堂讨论、观看电影纪录片等亦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把学校党委、团委开展的活动等同于实践教学,使实践活动实际游离于教学计划之外。

(五)实践教学基地以实掩虚

在少数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形同虚设。某些高校对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认识不深刻,其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等,而较少建立一些真正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实践基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基地则更少。此外,教学基地参观和学习因教师引导不够而流于旅游观光,收效甚微。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成因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培养当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发挥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实践教学作为其授课的一个基本的环节,其基础性引导性作用不言而喻。但实践教学的作用往往被忽视。有的学校对于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有的学校在师资物力未加足够支持和重视,有的学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导致开展该课程目的难以实现。目前,各高校对实践教学课程的认识认知程度参差不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对学生所起的指导的作用明显不足。

(二)管理机制流于形式

由于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没有明确和统一,各高校在开展该课程时标准不一,组织教学缺乏指导性准则模式。实践教学方案,任务、学时、大纲、教学主客体等方面都未形成明确思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充满困惑,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实现教学目的难以把握。实践教学如何公平公正客观评价学生实践效果则缺少深入的探索,往往停留在以调查报告、实践心得体会为判断的标准和依据,显然与教学目标不符。另外,高校普通课堂教学已形成成熟的监管机制,但在实践教学上并未形成规范化的监督和管理制度。

(三)实践教学经费不足

一些高校关注专业课教学投入,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投入,后勤保障也存在一些问题,审批程序和保障服务缺乏专门支持。经费严重不足,往往导致“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后勤服务脱节,实践教学经费紧缺往往使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陷入困惑。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进

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必须要从根本上寻求应对问题的方法,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构筑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的有益尝试。为保证实践教学有效落实,宏观上,要形成高校社会的双向机制。尽快出台课程实践教学具体方案和大纲。对于本科院校来说,除了《形势与政策》以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各有特点,也有共性。如何避免实践教学的重复性、如何建立符合课程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案值得思考。此外,要建立规范化的监督、管理、培训、后勤、奖励机制;社会及各单位应提供适当的帮助,为落实实践教学开方便之门。在微观上,对教学的主客体要有充分的认识,以生为本,培养学生政治信仰信念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性,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优异的给予适当的奖励。教师在岗前需要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培训,在活动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

(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整合、调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依托校党委、团委、学生自组织,利用校外教育基地,参与社会、社区服务、志愿服务,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思政新模式。高校党委、团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党员和团员的先进性,这实际上是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可加强与学校党委、团委、大学生社团的合作,把大学生入党、评优争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挂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亦是考察学生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可在社团活动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但必须避免专任教师不参与此种合作性质的活动,提高教师指导的自觉性和规范性亦是过中之意。另外,与国家、社会、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服务相结合,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保障实践教学经费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暂行)》中规定,“学校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正常的各项经费的同时,本科院校按在校学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按在校学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考察等,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专项经费安排使用明确,专款专用。”但是实际该如何使用这批资金,国家和相关的部门则没有指导,而将专项经费中设立一部分作为实践教学经费的学校则是更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过程中,真正监督落实还十分不够,该导向使经费使用不到位。学校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文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中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时的费用和建立教学基地所需费用。在学生活动方面,学校在活动用车、调停课等方面应尽可能地提供支持。

G641

A

1673-1999(2012)12-0174-02

钱燕茹(1983-),女,广东佛山人,硕士,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广东广州511363)教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2-03-22

猜你喜欢

学时理论课政治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