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影像与背景理论对李商隐《无题》的分析

2012-08-15李春林李浩杰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蓬山图景无题

李春林,李浩杰

(西南政法大学 外语学院,重庆 401120)

1 影像与背景理论

诗歌是要追求诗歌图景的。它是人们对内心生活进行艺术概括的特殊形式。由于思维的跃动性、突发性,诗人所构造的图景常常不呈现线性的连贯,诗歌常常在结构和含义上给人一种断裂的感觉;但是,诗歌建构的每一个组块又都是统一的,为表达同一个思想服务的。在断裂和统一之间,诗人为自己的思想表述找到了一个可以广阔伸展的张力场,为诗歌成分建造了一个互操作机制,为诗歌含义艺术性的审美构成开拓了一条途径。诗歌图景是诗歌的特色所在。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其认知活动的制约,话语活动也不例外。世界不再是纯粹客观的,而是与主观相结合在大脑的反映。因此,诗歌图景的构建需要读者完成从input space到target space的融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像和背景理论可以帮助构建诗歌图景。影像和背景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图形实验中形成的。比如一个图形,如果你以花瓶为注意的中心,两个面对面的人的半边图形就是背景;如果以人面为注意的中心,那么花瓶就是背景。Stockwell认为,阅读是影像和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是不断产生令人震撼的形象和回声的过程,文学的语篇特征,含义和联想意义正是建立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之上[1]。诗歌之所以感人,与诗歌本身提供的影像和背景的建立和形成有一定的联系。反映在文本的阅读上,影像和背景通过不同的设计突显于作品之中。读者通过阅读文本感受影像和背景之间的对立,丰富了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Jonna Cavin[2]随后丰富了 Stockwell的影像和背景理论,指出:除文体之外,作品的含义和联想意义都是一个动态的理解过程。他提出了超现实的影像(sureal figure),把作品中的意象欣赏和欣赏油画等同起来,从而加深了读者对于影像和背景理论的理解。Talmy[3]指出,影像是中心、是移动的,而背景是参照物,它依照影像而存在。这也说明了两者的依存关系。匡芳涛、文旭[4]认为,从认知的角度讲,焦点的变换就是认知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变换和转换。下面就以唐朝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为例,说明影像和背景理论的应用。

2 《无题》的诗歌分析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歌要表达主体主要是采用“告诉”或者“显示”的方式。《无题》第一句中的“难”直接道出了作者的感受。“难”由于重复的手法,成为了读者注意的中心,占据了影像的地位。同时“相见”和“分别”是一组反义词,都被“难”所包含,从意义上凸显了难的张力。类似的表达无论在中国文学还是西方文学中都有,比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或者“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这些创作方式都采用了反义被吸收的表达,起到了影像的作用。随后,诗歌所展示的画面都是在说明作者“难”的感受:无力的东风、衰残的百花,表达了回春乏力之难;不停吐丝的春蚕、不断流泪的蜡烛,表现了行为终止之难。这些画面依照他们在诗歌中的先后顺序完成了影像和背景的转变。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由于诗行的位移而成为了影像,也同样适用了对偶的表达方法。其中早晨到黑夜的延伸,说明了作者度日的状态。“云鬓改”和“月光寒”这时候虽然是影像,但是仍然由成为背景的“难”限制。换言之,这里所有的形象也是表现“难”的感受的:由于很难才白天照镜的时候发现愁白的头发,夜里读诗的时候觉得月光清冷。诗歌的视角从第五句开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而在文体上构建了新的影像。一开始,叙述者表达相见和分别都是困难的,借助东风、百花、春蚕和蜡烛等形象来表现“难”。“难”的出现自然而不可抗拒,具有了普遍的意义。难的张力是广阔的,不仅“相见时难别亦难”,普天之下的万事万物中随便挑选几个都可以找到“难”的存在。而到了第五句,“难”本身没有变而感觉主体却发生了变化,“难”限定成了诗歌主人公的特殊感受,而白发和月光则是表现主人公感受的画面。诗歌的视角从广阔的时空缩小到了世界的一个小角落,定格在了一个人的身上。“难”在第一句里是明显告诉的,在第五句中则是被显示的。也正是由于改变视角的人物的出现,使得前面的四句完全背景化,读者的注意聚焦于诗歌主人公的形象上,读者明白他是为难所苦。

最后两句则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由于相见太难,所以内心才萌发了一种心愿。青鸟在这里是一个隐喻,暗指一个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作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这样又照应了诗歌的开头,一切仍然在“难”中继续。

3 结论

通过影像和背景的转换,可以把握作者的创作安排:先是叹聚散之难,然后写“难”赋予自己外在的变化,最后说出了内心的愿望。而最后的愿望又和开始的感受息息相关。读者的脑海里不停地呈现着影像和背景的转换。影像和背景理论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它为我们理解诗歌提供了新的维度,给诗歌画面的转换提供了科学的依据。Ungerer&Schmid[5]认为,认知是关于人类经验的学科,它概念化地表述了外部世界,因此,每个人体验的不同,所形成的影像和背景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一理论伴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会得到更加详尽的解释。

[1]刘立华,刘世生.语言·认知·诗学:《认知诗学实践》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73 -77.

[2]Gavins J,Steen G.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M].London:Routledge,2003:163.

[3]Talmy 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C]∥Greenberg J H.Universals in Human Language:4.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627 - 649.

[4]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24-31.

[5]Ungerer 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36.

猜你喜欢

蓬山图景无题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一卷山书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鷓鴣天
青岛新图景
蓬山路遥,灵犀可通
无题
无题
蓬山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