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角下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探讨
2012-08-15刘键政
刘键政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这个形象的比喻充分说明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艺术的重要作用。当下,随着网络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得到高校教育者的重视。因此,根据网络新特点,与时俱进地改进和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以有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便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亟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艺术面临的挑战
(一)语言方式难以适应
当下随着以微博为最新代表的网络新媒体的强势发展,网络语言以其简洁生动的形式,得到大学生青睐。2010年网络语“给力”一词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2],足可见网络语言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语言新形式。但部分政工在网络思政教育中习惯于把传统的教育方式照搬到网络上,难以吸引学生共鸣互动,明显制约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介入时机难以把握
“速度快、范围广”是网络信息传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李刚门”事件中,最初的一篇描述校园车祸的网帖,不到18个小时就达到了140万的点击量,这说明对校园网络舆情及时介入的关键性。但一句“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事例又让教育者感慨有时介入时机过早,也易陷入被动。因此,把握合适的介入时机就成为网络思政教育的一个难点。
(三)教育切入点难以寻觅
虚拟性是互联网社区的又一大特征。大学生在网络中表达出的观点和意见,常常并非其内心真实的思想和诉求。这种虚拟与现实的不一致性,极易影响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心理进行正确的研判,并造成教育过程中的切入点选择不恰当,使其展开的思政教育工作如同“隔靴搔痒”,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教育主客体间“貌合神离”,其教育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
(四)教育量度难以拿捏
由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凸显,一些社会问题通过互联网涌入大学生的视线,并在某些因素的推波助澜下不断被扩散和放大,这些都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对此,不少教育者进退两难,进则担心学生难以接受而加深质疑,退则不甘辜负党的教育事业,于是艰难地徘徊在“说与不说”、“多说与少说”、“深入地说与浅显地说”之间,难以选择拿捏。
二、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和谐价值取向
和谐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和最高境界。在这个最优化的状态和境界中,各组成要素之间多样统一、协同互补,使事物发挥最佳的作用[3]。因此,和谐必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最佳的教育艺术,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的一种价值取向。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的要求,也是和谐理念的应有之意。因此,和谐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切实遵循“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和谐原则,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准确寻找教育切入点,运用“有情有理、情理融合”的教育艺术,引发学生内心世界对教育内容的强烈共鸣,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向社会共性需求转变,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和谐统一。
(二)要坚持“三贴近”的和谐要求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3]。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要按照“三贴近”的原则,通过准确拿捏教育深度的艺术,达到崇高的奋斗理想与大学生现实生活有机地和谐统一。教育者在与学生网络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要从学生具体的思想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既要坚持正面的理论传播引导,又要切实理解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营造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的和谐氛围,实现传播党的理想意志与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和谐统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教育的环境、载体和对象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在新时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没有太多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原有的一些教育方法艺术可能因为环境、载体、对象的变化而无法发挥原有强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们在充分学习和继承传统教育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新的改进和创新,形成“传统艺术发挥余热、新兴艺术崭露头角”的“以老带新、新旧结合”的和谐格局,既保持教育活动内容的严肃准确,有使学生感到生动易懂,实现教育者充分传播与大学生有效接受的和谐统一。
三、运用和谐理念,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一)坚持传统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和谐共生,改进教育的语言艺术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互动”。只有实现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消除戒备,在心灵的碰撞中接受教育的内容。而这种网络互动的达成,首先离不开教育者语言艺术的运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辨证统一地认识和理解传统语言与网络语言在网络教育艺术中的和谐共生关系,与时俱进地改进和创新适应网络新媒体的教育语言艺术。一是做到准确与通俗的和谐统一。教育者在网上引用或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原文时,一定要准确使用意义明确的语句和词语,避免模棱两可,产生歧义。但在具体地与大学生进行微博等网络互动交流时,则要本着贴近学生的原则,合理使用网络语言,深入浅出,力求通俗易懂,避免打官腔,说空话,说套话。二是做到严肃与生动的和谐统一。教育者在网上谈及党的理论等内容时,一定要措辞恰当,讲究分寸,自觉维护理论的严肃性,切不可为一味迎合流行而采用网络语言中那些具有调侃讥讽意味的词句。但在与大学生具体互动时,则要本着贴近生活的原则,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依靠极富感染力的词句和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彰显真理。
(二)坚持及时介入与适时引导的和谐共通,改进教育的时机艺术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时机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相关内容教育的最佳时间点。选择对这个最佳点,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将及时与适时、必然与偶然辨证统一地联系在一起,构建两者之间和谐共通的关系。一是做到及时与适时的和谐统一。所谓“及时”,即快速反应,以快制快,通过网络迅速深入、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和观点,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而“适时”则是在充分了解全局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疏通引导工作,力争成为网络“意见领袖”。所以,及时与适时是一对相互承接的统一关系。二是认识到必然与偶然的和谐统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定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规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其教育时机带有必然性。但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又极富多变性,加上社会转型期中社会、经济、网络环境具有的复杂性等因素相交叉,又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许多偶然的“时机”,即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既是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偶然中蕴含着必然,两者互相交融。
(三)坚持教育活动与内心世界的和谐共振,改进教育的切入艺术
师生间心灵的共鸣,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高境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佳的切入点,情理结合地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内心世界产生共鸣。一是网上与网下的和谐统一。教育者在选择网上教育切入点时,要结合大学生在网下现实学习生活中的实际,以学生共同关注的校内外焦点、热点问题,以及他们学业、心理、就业、家庭经济等敏感点为切入点,按照“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原则,实现网上引导和网下帮扶的有机结合,既关心引导学生的思想问题,又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使工作真正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和共鸣。二是情与理的和谐统一。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两者也是辩证统一的。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情理结合的和谐统一。首先要“动之以情”,即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准感情触点,以情感人,逐步消除他们对教育工作和教育者的排斥感和戒备心,此为“亲其师”。而后再“晓之以理”,即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以理服人,并激发学生能动地自主思考,自觉地从内心接受真理,真正心服口服,此为“信其道”。
(四)坚持崇高理想与实际现状的和谐共存,改进教育的适度艺术
所谓“适度”,就是在保持“质”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最佳量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坚持崇高理想与实际现状的和谐统一,在毫不动摇地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一是最高目的与最低目的的和谐统一。首先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建设者,这是教育的最低目的;进而再将其铸就成可靠接班人,这是最高目的。因此,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求要适度,既催人奋进,又切实可行;节奏要适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管理要适度,宽而不纵,严而不苛。二是肯定与批评的和谐统一。教育者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辩证和谐地对待学生的网络言论,尽量要多激励,少责问,客观、平等地与学生开展网络思想交流。同时乐于倾听学生的不同观点,真诚欢迎学生的批评意见,通过激励式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提高学生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积极性。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赵京安.江苏给力“文化强省”[N].人民日报,2010-11-10(1).
[3] 余新然.和谐视角下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8(8):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