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古代军事思想解析
2012-08-15吴志奇张振彪
吴志奇,张振彪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五大队21队,河北石家庄,050084)
《周易》中的古代军事思想解析
吴志奇,张振彪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五大队21队,河北石家庄,050084)
《周易》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总源头,蕴涵了丰富而灿烂的思想精华,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提炼其蕴涵的军事思想,包括对战争性质的探讨、战争规律的思考、战争实践的总结等,顺天应人的战争性质讨论,三极互动的天人一体整体研究、阴阳消息的对抗思考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周易;阴阳
《周易》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总源头,其以阴阳消息论述天之大道,强调万事万物“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感应规律,研究《周易》中所蕴含的军事思想,对于军事实践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一、倡导战争的正义性——顺天应人思想
《周易·系辞》:“汤武革命,顺天应人。”这是为中国古代的战争活动寻求的理论依据。顺天,则是顺应天道,代表了革命的正义性;应人,反映了革命代表了人民的意愿,代表了人心的相悖。顺天应人,突出强调了发动战争必须具有正义性,代表人民意愿。这一思想在我国历朝历代的战争活动当中,都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周武王在孟津会盟八百诸侯讨伐商纣王,在发起战斗前要发表讨伐的檄文:“古人有言曰:‘优鸡无晨;化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唯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通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侮暴虐于百姓,以奸究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痛陈商纣王暴虐百姓、惟妇言是用等罪行,还引证了“优鸡无晨;化鸡之晨”的现象,目的就是强调战争己方代表了天道代表了民意,并以此激励斗志,鼓舞士气。
《易传》突出了对于道的尊崇,君子大人要识天之道,“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因此,君子先天而行天会顺从他,后天而动也要顺遂天道的规律去行动,这样就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了。应用于战争活动,依然如此,战争活动本来是荼毒生灵的事情,但是,只要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到现在,依然如此。通过各种手段宣传己方进行战争的正义性,控制舆论导向,争取舆论支持,主导群众思想,鼓励将士参战,依然是战争进行中的必备手段。比如美军近些年发动的战争,战前都要争取北约各国的支持,或以利益争取,或以武力威胁,对开战国则或以人权为标榜,或以反恐为理由,或以应对安全威胁为接口,理由各式各样,但目的都是要引证自己发动战争的合理性,为自己寻求法理的依据;在战中,则控制传播媒体,控制话语权,控制舆论,引导人心相背,从而使战局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战争是主客观的统一——三极互动思想
在遥远的古代,古人把人放进整个大自然系统整体中进行研究,天人合一,天地规律与人的规律是相通的;但同时,又把人和天、地并列为三才,在六爻的定位上,有天地人三才之位,“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战略层次上阐述战争,所谓战事,要顺天道、应人心、取地利,才能得到天佑;但能否顺天应人,求取地利,还是依靠人的主动性,否则,也就不存在汤武革命的问题。从战术层面上看,就是要充分利用天候气象、地利之助、人的力量和智谋来取得战斗的胜利。但是,战术层次的天地因素是客观的,对于作战双方的利害关系是客观的,但是人的因素就是具有能动性的,承认人的积极作用。
这一思想在师卦中有所体现,即强调了将帅的重要性,师卦六五象辞中说,“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帅师之人对于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尤其在列“堂堂之阵”的战争年代,就显得尤为突出;离卦上九爻辞说,“王用出征,有嘉”,都显示了将兵之人的重要性。我国传统兵法的核心思想是虚实思想,在具体作战的表现上就是对虚实、阴阳、奇正的运用,“都是作战时使用兵力的方法,是同当面之敌情相对比,以及同本军别部、别路在执行任务时的差异相比较而的出来的战法,而且是敌对双方指挥员主动的措施,而非被动行为”。《孙子兵法》对于战争的“庙算”的所有主体都是主、将本身,这和马克思唯物主义对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倡导是一致的。
三、细节决定战争胜败——见微知著思想
军事行动的成败决定于对细节的把握。察情、判断、部署、调控等诸多环节都需要认真的分析梳理,而分析梳理的关键就是细节。我国兵法中对于战略战术的原则方法进行了翔实的论述,但在运用上都强调变,也就是周易所说的“不可为典故,惟变适从”,而变的道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可意会。
《周易·系辞下》中进行了直观的论述: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其辞寡,躁人其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通过对不同的人的语言表情的判断来揭示了事物细微的差别,对于战争细节的把握,《周易》中也有所体现,在周易64卦中都有涉及,如坤卦初六“坤之初六:履霜,坚冰至”,解卦之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复卦初九一阳初生而见“天地之心”,大过“籍用白茅”见其虔诚,诸此等等,都是通过一个局部的现象来解析全局可能的问题。
四、战争是渐进的过程——消息循环思想
《周易·系辞》说“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对于战争活动,其过程必然是复杂多变的,伴随着战场行动的攻守进退,时势的变化决定着战争行动。师卦六三爻辞“居左次,退无咎”,就明确提出了这个道理,退却的行动,是战场的正常行为,没有什么过错。从战场的总体形势看,十二消息卦的变化很好体现了这一思想。从纯阴卦开始,坤、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形成一个循环,周易以阴阳的消息变化反应天地之道,以十二消息卦对应四时12月24节气,同样辅以阴阳的消息循环;一部《周易》,就是以阴阳爻为基本模型,以阴阳的消息运动来模拟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以“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对于战争而言,以需卦为例,自初至上,需于郊、沙、泥、血、酒食到入于穴,从郊野到河滩再到泥沼,其实描写的就是为争夺需之饮食而进行的斗争,逐步接近,以致循环往复。《孙子兵法·九地》则依此顺序写了九地: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泛地,围地,死地,其实也是描述了古代战争两国出兵所处的位置的变化,体现了战争进程的渐进过程。军事活动的对抗性,反映在《周易》当中,也就是阴阳两种力量的对抗,此消彼长,不强即弱,阴阳的平衡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很难持久;在实际的军事实践当中,只有顺应这种阴阳消息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策略,也就是对于对抗双方主动权的把握,在力量的强弱转化当中寻求有利战机,达成斗争的胜利。因此这里强调的消息循环,不是一个过程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实践过程中的循环发展,与我们现在所讲的螺旋式上升的哲学观异曲同工。
五、战斗是居位得应的胜利——中正互应思想
位是《周易》中的重要概念,六爻各有其位,通常分为士位、大夫位、王公位、诸侯位、天子位和宗庙位,也就是六爻卦从初到上的划分,对于位而言,居中得正为吉。《系辞》中也说“君子之大宝曰位”,可见,古人对于位的重视。而应则是论述了六爻的对应关系,初对四、二对五、三对上,阴阳对应则为有应,否则,则没有应;内外卦爻之间有所呼应,则为吉。
对于战争而言,居中得正,则是对于君主将帅而言,无论是从战略层次还是战术层面,都是一致的。在《师卦》中这一思想体现的尤为明显,居于二位的九二(对应于主将),是全卦的主爻,位于五位的六五(对应于君主),居于中位,且上下正应,这样才是吉利的,才有“王三赐命”的荣耀,才有出师的胜利。《孙子兵法》将之引申为“令民与上同意也”,“将能而君不御”,其本质还是为了达到中正而互应的目的,以争取战斗的胜利。互应的思想,应用于实际的军事斗争当中,在我国古代兵法中则阐发为对于虚实、奇正的论述,通过对于正应与反应的区分,阐发为用兵谋略中的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实则实之、虚则虚之的变化,奇正虚实之间,因机施变,则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了。对于敌对的双方,则区分了主客关系,因此而论述了因机用兵、先机制敌、后发制人等思想,这在奇门遁甲数术中发展成为核心概念,是进行军事庙算的前提。
六、决策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结合——上下类比思想
类比取象是《周易》的“象”得以拓展的基本思想,而随后的以象制器、以象明理又进一步促进了“道”与“器”的结合,这也是古人所说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当然,古人这种类比取象的起点带有很多的或然性,如乾象征天,但凡具有刚健、始生性质的物类都可以归为乾的象,坎象征水,但凡具有坎陷、润下、柔性的物象都可以归为坎水的象,而且各种物象由于性质取类的多向性,可能可以从属于多种基本象,这也造成了不同的人对此具有不同的理解。
军事决策是军事活动中的关键活动,在研究军事决策的过程当中,古人已经注意到了具体决策与以往决策的类比,并辅助自己作出决策,当然,成功与否却不尽相同。对应在现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战例研究,通过对以往战例的分析,辅助自己的决策;而对于“形而上”的类比,则类似我们现在的理论借鉴了。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可以追溯到古人研究事物的方法当中,由于我国传统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天理、地理、人理、事理、物理等周天之内的所有事物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或起于一点,而无限发散,形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这种类比取象的结果是否成功,则在于个人的资质和对手之间的对比了。
总的来说,易道的核心思想就是变,《系辞传》也说“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周易》的思想精华,有的是从起文字内容直接反映出来,有的则是通过其哲学思想间接反映出来,有的需要我们从其论述当中加以发散阐发总结出来,这样的特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求新才能有更多的收获,也正是这样的特点,周易这部古典才有无限的活力赋予我们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
[1] 马恒君.周易正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 欧军.兵法奇门[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
[3] 金玉国.中国战术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
E092
A
吴志奇(1983-),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周易》与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