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自觉

2012-08-15王英娜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王英娜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盘锦,124010)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穿越历史的积累传递,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自现代以来,西方文化的知识体系成为主流,然而其思想弊端日益凸显,人们发现新世纪所面临的矛盾和危机需要人类从中华文化中寻求解决的方法。费孝通先生说:“在19世纪到20世纪里,我们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太多了。应该回过头来,重新认识一下,有一个文化自觉。”[1]笔者以为,文化自觉要有民族文化的扎实基础,我们要通过建立对本有文化的认同,继承传统的积极因素,同时注重文化的多元交流,构建具有主体性的文化生命。对此,本文主要从先知者的传统文化自觉、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建构、传统文化自觉的价值三个方面,阐释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自觉问题。

一、先知者的传统文化自觉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华文明受到西方思想巨大冲击。一些学者将现代化的落后完全归结为传统文化的责任,这是不公正的,那些智慧的先知者对其给予批评和指正。同时,他们在新形势下,开始了文化自觉的历程。因为,“在中西之间已是包括从商战、兵战到学战的全面竞争之时,寻找全民族认同的象征便成为当时的急需”。[2]

在文化自觉中,先知者们指出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如: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根据传统经典《大学》中的新民思想提出了改变国民素质的“新民”论。他说:“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所其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3]从他的阐释中,我们可见其所弘扬的国学融入了新时代的思潮,同时,他首要强调了对本有文化的继承。“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表明了他对传统文化合理价值的认可。可以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现代化的追求不是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实现相互融合。章太炎先生面对日盛的欧化主义,大力提倡国学,要人爱惜我们汉族的历史。面对西方思想的泛化,警醒我们要有自己文化的自信。胡适先生曾明确主张“研究学问,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鲁迅先生也曾在杂文《拿来主义》中明确态度,在面对文化的问题上,尤其在面对中西文化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做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因为西方的文化并不是毫无瑕疵的,其特定的地域风俗及历史文明也未必均适合于东方社会。我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姿态和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是一句口号或者是一个观念的事情,我们要思考如何在实践中去完成。这些文化的智者在面对西方文化的涌入,均提出了在民族文化基础上中西融合的文化发展思路。中国文化需要有自己的独特性,它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返本开新。传统文化既是本国之学,也是既往之学。

二、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建构

在多元文化建构的新时代,我们要通过文化自觉建立对本有文化的认同,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建构具有主体性的文化生命。《左传·昭公元年》说:“国与天下,有与立焉。”国家的强盛需要民族精神的凝聚,而其感召力源自于中华文明之根。

文化自觉的重心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民族文化的基础是什么?毫无疑问,不是外来的西方思想,而是我们本土的古老文明。只有不丢掉自己的文化,才能够和西方文化进行公平对话,否则我们将失去话语权,将不会在精华与糟粕中取舍。对于文化的理解,用一个“悟”字可谓恰当,也就是说,每个人在面对同一文化的时候,理解的深度是不同的。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如何深度地理解它,关键是要具备能够深度理解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对本有精华文化的深度践行基础上实现的。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本有能力的文化塑造已经具有五千年的积淀,这种承传的优势不能放弃。金耀基先生曾说:“中国的现代化所意含的不是消极地对传统的巨大摧毁,而是积极地去发掘如何使传统成为获致当代中国目标的发酵剂,也即如何使传统发生正面的功能。”[4]我们要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中积极的助力,在自我认识的前提下开拓世界的眼光,吸纳西方文化精华,参与到世界文明的进程中。

人文精神建设是文化主体建构的核心内容。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华文化具有儒释道智慧的精华,其本质内涵是充满人文精神的“人学”,如仁民爱物、以人为本、慈悲济世、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人文理念是具有民族凝聚力量的精神因素;西方文化自希腊传统以来,追求的是纯粹的理性主义,主张物本思想,因此牟宗三先生曾评价说:“人文主义在西方始终抬不起头来。”可见人文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尤其“心性”之学与“物化”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人文精神是我们期待形成的能够侵润心灵的文化氛围,它包括具有民族认同的文化意识、体现民族文化价值的行为以及引导人们提升思想境界的精神方向。现实的中华文化建设需要具有民族气质和风格,同时,不同文化的客观存在也是其发展的重要补充,我们要立足国本,扎根传统,放眼世界,将我们的文化主体建设成为具有深厚人文意蕴的民族特色。因为,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才有中华思想的风韵;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才有世界性的价值。文化自觉是为了使新时期的文化能够吐故纳新,生生不息。正如李宗桂先生所说:“我们重建民族人文精神,绝不是回首过去‘寻找失落的世界’,也不是面向‘蔚蓝色’构筑乌托邦之梦,而是立足当代中国,吸取本土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为我所用,大胆创造转化,以为新人文精神的养料。”[5]98

文化建构要在文化自觉中正视传统文化与多元现代社会的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有中国传统文明作为文化根本,当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渗透并运用时,它可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某些弊端。如当市场经济在调动人们生存发展积极性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内心世界带来以个人为中心的过度膨胀,唯利是图、诚信危机、人情冷漠等精神垃圾,这些思想日益腐蚀人们的心灵,而传统文化则能在此方面进行疏导,帮助人们在矛盾与危机面前反思“现代性”,在物质与精神发展的不平衡中发挥调整的功用。它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仁爱、互助的大同力量,当个人自私自利的狭隘意识突破之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理想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历史证明它能够实现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例如,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以儒、道为基础的文化,当面对当时印度文化的精华时,它不是排斥而是积极地吸收营养,在盛唐时代,儒释道文化的融合达到了顶峰。印度文化作为中国文化非常有意义的补充,形成了具有中华本土文化特点的佛教文化。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智慧具有普世的价值,因此它一定能在新时代中构建新的文化生命。

三、传统文化自觉的价值

传统文化的自觉有助于实现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觉的传统,也正是在其不断地自觉中,我们的文化出现了很多富有时代精神的进步思潮。尤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西方文化的进入更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再一次激发了民族文化的自觉。面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建设,我们一定要唤醒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意识,兼顾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积极参与文化的全球化。“所谓文化全球化,就是世界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以信息全球化为依托,通过日益紧密而又频繁的交往,互相学习、互相影响,更新自身、发展自身的文化整合过程;同时,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通过良性互动,对于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逐渐形成某些共识的过程”。[5]175可见,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是多元文化中的必有因素,实现文化全球化必须具备民族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的自觉有助于消解西方文化的单边主义。在人类进入世界化的大背景下,随着西方经济发展的优势,其文化也在迅速渗透于世界各国。如西方的后现代思潮、网络文化、消费习惯、评判标准等外来信息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思想传统和生活方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引起了文化的认同危机,这实际上是西方文化霸权的表现。在这个同时具有机遇和挑战的年代,我们要通过文化自觉反思自己的文明,将本有的文化精华发掘出来,打破文化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文化的全球化不是世界性的趋“同”,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何兆武先生说,没有多样性而只有同一性,就谈不到统一。统一不是一致,而是多中有一,是融汇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见解。[7]可以说,每个民族的文明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因盲目尊崇西方文明而失去民族性,我们有责任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民族文化,以消解文化的单边主义,参与到全球文化的多元结构中,发挥其世界性的文化效用。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自觉既是历史的过程,也是新时期的要求,它是现代文化建设中构建民族文化主体性、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在本有主体文化深度践行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从而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建设。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自觉,中国文化才能真正地走向世界,使全球人民收获华夏文明的滋养。

[1]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383.

[2]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380.

[3] 李华兴,吴嘉兴.梁启超选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68.

[4] 金耀基.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M].时报出版公司,1984:8.

[5] 李宗桂.传统与现代之间[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 何兆武.文化漫谈:思想的近代化及其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8.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